(共15张PPT)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1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计算下列各题。(除不尽的用余数表示)
12÷6=
2
8÷3=
2……2
20÷10=
2
9÷5=
1.8
26÷8=
3.25
21÷21=
1
30÷6=
5
63÷9=
7
19÷7=
2……5
观察这些算式,帮它们分分类。
二、探究新知
第一类: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12÷6=
2
8÷3=
2……2
20÷10=
2
9÷5=
1.8
26÷8=
3.25
21÷21=
1
30÷6=
5
63÷9=
7
19÷7=
2……5
第二类:商不是整数或有余数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而没有余数。这样的算式,可以说
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
在12÷6=2中,12是6和2的倍数;
6和2是12的因数。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而没有余数。这样的算式,可以说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第一类: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12÷6=
2
20÷10=
2
21÷21=
1
30÷6=
5
63÷9=
7
在30÷6=5中,30是6和5的倍数;
6和5是30的因数。
二、探究新知
一个数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
0.6
3
1.8
×
=
因数
因数
积
×
=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相对于“积”而言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
二、探究新知
一个数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
一个数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它只能是整数。
30÷5=6,
那么30是5和6的倍数,
5和6是30的因数。
想一想:
今天学的“倍数”与以前的“倍数”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探究新知
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①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不包含0的自然
数;
②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
谁的倍数。
三、知识运用
1、下面的四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和24
26和13
75和25
81和9
24÷4=6,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所以4是24的因数,24是4的倍数。
26÷13=2,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所以13是26的因数,26是13的倍数。
三、知识运用
2、判断:
①4.8是0.6的倍数,0.6是4.8的因数。( )
②因为72÷8=9,所以72是倍数,9是因数。( )
×
×
3、在0、3、4、7、15、16、77、3.1、6.2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三、知识运用
4、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108为,
下面出现的数中不是108的因数的是( )
A、天罡星36位
B、寨主2位
C、女性3位
D、男性105位
D
三、知识运用
5、把下面各数填在合适的框里:
2 3 4 6 9 12 14 15
2的倍数
3的倍数
2、
4、
6、
12、
14
3、
6、
9、
12、
15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1、在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的式子中,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
被除数的因数;
2、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包含0的自
然数;
3、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五、作业
1、在课本上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