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宁乡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9 21:40:25

文档简介

2024·高三第一轮复习总结性芳试
化学试卷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2
4
6

9
10
12
13
14
答案
C
C
C
B
3
D
D
D
D
1.【答案】C
【详解】A.制造指南针的磁性物质是FO4,A错误:B.考古利用4C可以测定文物年代,B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合成淀粉,可以将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并转化为有机物,因此人工合成淀粉不仅有利于解
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C正确:D.硅属于半导体材料,芯片的主要成分为晶体
Si,D错误;故答案选C。
2.【答案】C
CH:
【解析】A.CHC中C1周围应有8个电子,其电子式应为H:C:C:,A错误;B.四氟乙烯分子结构既
:CH
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为非极性分子,B错误:C.CHCF2中四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F,C正确:
D.选项中为基态Sb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而不是轨道表示式,其轨道表示式为
闪个个t,D错误:故答案选C。
5s
5p
3.【答案】B
【解析】A.要考虑NH:*的水解,A错误:B.标况下22.4LN2的物质的量为1ol,而1个氮气分子中
18g
含2个π键,则1mol氨气中含2N个π键,B正确:C.18g水的物质的量为n18gmo-1mol,从反应
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电子数目1.5NA,C错误:D,将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的过程
为氮的固定,生物酶将NO2转化为N2的过程不是氮的固定,D错误;故答案选B。
4.【答案】C
【解析】A.容量瓶不宜用于溶解固体,A错误;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溶液呈酸性,酸性
条件下硝酸钡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一氧化氯和水,则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
不是亚硫酸钡,B错误;C.通过传感器测定O2含量减少,即可证明铁钉发生了吸氧腐蚀,C正确:
D,碳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能生成碳酸银和碳酸钡的白色沉淀,则待测液中加入
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A,反应过程存在甲酸电离出氢离子,然后氢离子再生成氢气的过程,H浓度先增大,后减
第1页(共9页)
小,A错误;B.根据分析,过渡态Ⅱ的活化能大,由V→步骤为反应的决速步骤,最大能垒为43.5
kJ/mol-(42.6kJ/mol)=86.1 kJ/mol,B正确:C.[L-Fe-H为反应的催化剂,H为中间产物,C错
误;D.由能垒图可以看出,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错误:故答案
选B。
6.【答案】C
【解析】由氮气与足量氢气反应生成1ol氨气放出热量为46.2kJ可知,合成氨反应的反应热△H=-
46.2kJ×2
=-92.4km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g)一2NH3(g)△H=-92.4kJ/mol,A错
1mol
误:催化剂作用下氨气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
4NH+502
NO+6H,O,B错误;由题意可知,电解尿素溶液制备氮气的阳极反应为碱性条件下
尿素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
CO(NH2),-6 +8OH=N2个+CO号+6H,O,C正确;甲醛的结构中含有两个醛基,所以离子方程式应
为:HCHO+4[Ag(NH)2]+4OH△→CO+2NH+4Ag↓+6NH,+2H,O,D错误;故答案选C。
7.【答案】A
【解析】A.根据题意和有机盐LiTFSI的结构图,可推断出元素A、B、C、D、E分别为C、N、O、F、
S。氮元素的杂化方式为sp,含有两个孤电子对,A正确: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F>N>O>C,B错误:
C.Na2SO4溶液呈中性,NazS溶液、NaHS溶液、Na2SO,溶液均呈碱性,但NaHSO3溶液、NaHSO4溶液
均呈酸性,C错误:D.H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HS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沸点:HS答案选A。
8.【答案】B
【解析】A.苯环上所有原子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OH的H原子可能与苯环共平面,所以该分子中所
有原子可能共平面,A正确;B.Y具有酮、酚和苯的性质,酮羰基和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能发
生氧化反应,但该物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C.Z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分子如图
HO、
CH
HO
OCH,OCH,有4个手性碳原子,C正确:D.Y转化为Z时只有一个酚羟基发生反应,要控
制氯甲基甲醚的用量,防止另一个酚羟基也被反应,D正确:故答案选B。
9.【答案】B
【解析】A.由图中In/In,Ox电极上CO2→HCOO可知,C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阴极反应为
CO2+2e+H,O=HCOO+OH,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有2 mol OH移向阳极,则阴极区溶液的碱性减
弱,pH减小,A正确:B.in/In2O:x电极为阴极,Ni,P电极为阳极,A为电源负极,B为正极,Ni,P电
极电势高于nIn,Ox,B错误;C.Ni,P电极为阳极,阳极反应为
第2页(共9页)2024·高三第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F-19Na-23Mg-24C-35.5
Ca-40V-51Ni-59Cu-64Zn-65Se-7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科学与技术在宇宙探索、改进生活、改善环境与促进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
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制造指南针的磁性物质是F O
B.城头山文化遗址是世界最早的水稻发源地,被判定为“中国最早城市”,考古利用C
可以测定文物年代
C.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利用CO2和H20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淀粉,这不仅有利于解决
人类的温饱问题,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北斗导航专用ASC硬件结合国产处理器打造出的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其主
要成分为SiO2
2.聚四氟乙烯被称为“塑料王”,其合成路线如图(已知Sb为第五周期第VA族元素)。
CHC,→CHCIF2→CF-CF2M,千CP2CF2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
A.CHCI3的电子式为Cl:C:CI
B.四氟乙烯分子是极性分子
Cl
C.CHCIF2中四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F
D.基态Sb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5s25p3
3,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能将海洋中的NO2转化为N2,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NaNO,+NH,C=N,个+2H,O+NaCI。设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5molL1NH4CI溶液中含NH4的数目为1.5Na
B.标准状况下,22.4LN2中含π键的数目为2WA
C.生成18gH20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D.生物酶将NO2转化为N2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
化学试卷第1页(共8页)
4.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C
D
AgNO.BaCl
溶液
溶液
SO,
处理

实验
浓盐酸
氧气传感器
装置
测定0,浓度
某待
Ba(NO溶液
铁钉
测液
FeCl(s)
(有白色沉淀产生)
浸食盐水
的棉团
(均有白色沉淀)
实验
配制FeCl溶液
证明SO2可以与钡盐
证明待测液中含
目的
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
生成BaSO3白色沉淀
有C1和SO
5.铁的配合物离子(用[L-F -H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
如图所示:
HCOOH
45.3
H
过渡态1
43.5
过渡态2
H2
HCOO-
0.0
[L一Fe-H
-22,6
31.8
I
/过渡态2
-42.6
.46.2
IV
OH
L-Fe-H
-+03+H+
H
过渡态1
OO3H
H
L-Fe-H
II
反应进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过程中H浓度不变
B.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IV→I步骤决定,最大能垒为86.1kJ·mol1
C.[L-Fe-H与H均在该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D.甲酸在L-Fe-H作用下的分解反应吸收热量
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己知氮气与足量氢气反应生成1mol氨气放出热量为46.2kJ,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
程式:N2(g)+3H(g)=2NH(g)△H=-46.2 kJ.mol-
催化剂
B.NH催化氧化的反应:4NH+7O2
4NO,+6H,O
C.用惰性电极电解CO(NH2),制N2的阳极反应:
C0(NH2)2-6e+8OH=N2个+C0+6H,0
D.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HCH0+2[Ag(NH,2]+20H△→HCO0+NH+2Ag↓+3NH,+H,0
化学试卷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