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美术五年级下册1.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美术五年级下册1.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3-01 17:0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人民

美术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艺术家
目录
01 1.齐白石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艺术家?
引入问题
02 美术鉴赏,描述作品
齐白石的代表作品
03 分析齐白石的作品形式
美术鉴赏的方法
04 深入探究,对比分析
学习感悟
01
导入齐白石人物视频
“正由于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美丽富饶的山河,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事物,因而花费了我毕生的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
中国书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为璜,号白石,湖南湘潭人。
1953年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1956年获得“国际和平奖金”。
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
齐白石在“国际和平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中说:
一、这幅画描绘的哪些物象?
二、 画中的文字或者印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分析作品形式
1.这幅作品中包含着哪些艺术形式?
2.构图上具有什么特点?
中国画的特点:诗、书、画、印。
整体呈现三角形的构图,画面疏密有序,流畅优美,上疏下密。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虾上的毛须最为灵动,让虾仿佛活了起来。
绘画构图分为哪几种呢?
问题探究:赏析齐先生花鸟画的方法
齐先生运用了丰富的构图形式来表现《虾》这一主题。
问:这句话如何理解呢?
问题探究:赏析齐先生花鸟画的方法
(二)分析作品形式
6.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则欺世。
和平鸽
(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
问题探究:赏析齐先生花鸟画的方法
(二)分析作品形式
6.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则欺世。
问题探究:赏析齐先生花鸟画的方法
(二)分析作品形式
比较分析,下列几幅作品与《群虾》有哪些不同之处
螃蟹图(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
祖国万岁
(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
问题探究:深入探究《蛙声十里出山泉》
1.作品的创作背景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现代画家齐白石于1951年为老舍画的水墨画;后来收入《齐白石全集》中,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副命题画,按古代诗家的名句意思而成的画。它是文学家和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 的艺术理论共同的探讨。
问题探究:深入探究《蛙声十里出山泉》
1.《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一个印象?
2.作品表现的题材是什么?
画面中没有明确的青蛙身影,但却引人无限的遐想,青蛙仿佛就在某处并发出连绵不断的蛙声,在远山的映衬下,蝌蚪们顺水流而下。蝌蚪们在急流间活泼地戏水玩耍 ,画面左下角的题跋为:“蛙声十里出山泉 查初白句 老舍仁兄教画”。
花鸟画,纸本水墨
问题探究:深入探究《蛙声十里出山泉》
1.《蛙声十里出山泉》表现方法和特点
作品意趣
画面中没有青蛙,而是淡墨渲染的远山,近处的山涧乱石则用浓墨晕染,使观者的视觉注意力一下子跳跃到了近前。
用笔凝炼
那几个蝌蚪,看似由几个随意的墨点染成,但是就是这几个墨点,仿佛是山之“精”,水之“魂”,激昂勇进,欢快愉悦之情跃然纸上
无声胜有声
从而给观者一个较大的想象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画面的主体内容,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于是能够感觉到山林间,水气环绕的湿润气息
问题探究:深入探究《蛙声十里出山泉》
1.作品评价。
白石晚年与文学家老舍先生的一次唱和最能体现出老人深沉的乡土情结。一次,老舍先生以“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句为题请齐白石作画。面对这个以无声笔墨来表现有声诗情的“难题”,老人没能当场交“卷”。据说为此老人足足思索了两天,最后在“泉”上找到了突破口,他一反常态地在四尺立轴上没有画一只蛙,而是在峡谷间的流泉中点缀了几只活泼的小蝌蚪,用蝌蚪离开水的源头使人联想到蛙和蛙的叫声,绝妙的构思营造出蛙声随着水声由远而近的意境,使《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件作品成为他晚年的杰作。这种诗情的意会和灵感的迸现既体现了文人画追寻的至高境界,又是艺术家童心的率真流露。
对比分析
根据所学美术鉴赏方法,小组讨论,进行对比分析特点差异。
荷花蜻蜓
(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
牧牛图
(中国画)现代 齐白石
作品名称 内容描述 形式分析 画家意图 作品评价
《蛙声十里处山泉》 1.物象 2.题款 3.印章 1.布局章法: 诗、书、画、印 2.笔墨技法: 大写意 3.造型: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4.色彩: 黑白水墨 文学与绘画,诗句成画的艺术碰撞。 1.真情实感
2.社会功能
3.艺术价值
参照表格中的项目,欣赏齐白石先生的花鸟画作品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原 创作 品
总结计划/商业计划书/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