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活板
基础通关
一、课内建构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贮(zhù) 胶(jiāo)泥 薄(báo)如钱唇
B.炀(yáng) 瞬(shùn)息 字平如砥(dǐ)
C.镕(róng) 燔(pán)土 用讫(qǐ)
D.昇(shēng) 疏(shū)密 群从(cóng)
2.请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含义。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薄如钱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字平如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板已自布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则第二板已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瞬息可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奇字素无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木理有疏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若燔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殊不沾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至今宝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不符合《活板》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版四大工序。
B.《活板》从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C.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
D.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词类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B.则以纸帖之(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记)
C.再火令药镕(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D.木格贮之(名词作动词,用木格)
6.下列句子中“为”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B.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C.皆为板本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7.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沈括在《活板》中为我们记载了平民出身的创造发明家毕昇,我们应该对毕昇这类民间革新家、发明家保持崇高的敬意,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
B.《活板》一文抓住活板的特点,说明了它的工艺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C.《活板》用词准确,通俗易懂,整篇文章只用三百多字,便将印刷书籍的历史,活字版的创造、发明、用法、功效以及胶泥活字的优点解释得清楚明白。
D.《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二、课外提升
8.阅读链接材料,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
【链接材料】20世纪80年代,王选教授领导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减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铅字的存储空间,排版时间大为缩短,印刷工效大大提高,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从雕版印刷到毕昇的活版印刷,从铅字印刷到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每一次汉字印刷的革命都是一次进步,相比以往,新技术都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9.央视播出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发热议。学校准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请你参与。
(1)看完央视节目《大国工匠》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大国工匠”养成需要具有什么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突破
一、课内建构
阅读《活板》,回答10—12题。
10.请用文中的词句回答下列问题。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字印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板”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板”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着重说明了活字版的制作、印刷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刻制活字模—排版、制版—印刷—拆版。
B.文中综合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准确地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
C.文中说明活字版时按活字版本身的程序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是逻辑顺序的一种表现形式。
D.文章用词准确。如“烧”“炀”“镕”“燔”这些词用得都很准确贴切:使胶泥字印坚硬成型,用“烧”;使药物稍稍融化,用“炀”;为了便于拆版,用高温使药物融化,用“镕”。“燔”和“烧”是同义词,但用“燔”,避免用词重复。
二、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16题。(15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梦溪笔谈·权智》,有删节)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同“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参考译文】
(乙文)濠州定远县有一个弓兵,善于使用长矛,远近同行都畏服他的技能。有一个小偷也善于击刺,常常蔑视官军,认为只与这位弓兵技艺不相上下,他说:“与弓兵相见一定要进行生死决斗。”一天,弓兵因公事来到码头,恰逢小偷在市肆喝酒,来势迅猛,不可躲避,就拖矛来斗,围观的人很多。许久,两人都僵持不进。弓兵忽然对小偷说:“县尉来了。我和你都是好汉,你敢和我在县尉马前决一生死吗?”小偷说:“好。”弓兵话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把小偷刺杀,大概是乘其分神不备而取胜。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
(1)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持就火炀之 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用矛 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适值偷在市饮酒 适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则以纸帖之。
A.久之,各未能进。
B.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D.弓手应声刺之。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1)甲文介绍活版印刷的过程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加以说明的,还补充说明了活版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一字多印、奇字旋刻、_________等。
(2)乙文中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达标
17.按要求进行写作。(10分)
20世纪80年代,王选院士主持开发的激光照排技术,使印刷术彻底“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研究团队率先开展了纳米材料与印刷技术的创新融合,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发展了包括纳米绿色版材、纳米绿色制版以及绿色环保油墨在内的系统的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进一步提出“纳米绿色印刷制造”的概念,拓展了纳米印刷技术在印刷电子、3D打印、印染和建材等众多重要领域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众多产业变革。
阅读完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想?(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1)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2)铜钱的边缘 (3)覆盖
(4)磨刀石 (5)另自,另外 (6)准备(好了)
(7)完成 (8)生僻字 (9)木头的纹理 (10)烧
(11)根本 (12)珍藏 (13)模子
3.D
4.(1)每个字制成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2)药灰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压字面,于是(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就平得跟磨刀石一样。
(3)字印不用的时候,就(把活字分类)用纸条标记它,每韵归为一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4)字印所以不用木料来刻,是因为木料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物粘在一起,拆版时不易拿下。
5.D
6.B
7.D
8.节约成本 贮存方便 简易神速
9.(1)示例:叔叔、阿姨,我觉得李文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若他真的可以沉下心来苦练技术,一定可以用汗水和智慧练就一身绝技,走出一条属于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进阶之路。(2)①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②要有爱国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③要具有创新意识。(三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10.(1)薄如钱唇 (2)字平如砥
(3)极为神速 (4)活
11.①“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②“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③“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④“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⑤“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奇字做法是活的。⑥“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版是活的。
12.C
13.(1)完毕 (2)烘烤 (3)善于、擅长 (4)恰逢、正赶上
14.D
15.(1)先设置好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的东西覆盖好。
(2)弓兵话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把小偷杀死了,大概是乘其分神不备取胜的。
16.(1)工作程序(或时间顺序) 分类贮存
(2)找到突破口,抓住机会
17.示例:中国科学家坚持自主创新,使我国在印刷产业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中学生要努力学习,打好基本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