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1 21:4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导入新课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
包含了阿兹特克文化遗址(图中前景)、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图中前景正对)和现代化的建筑(图中左后)。
广场上的碑文在记述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历史时作了这样的评述:“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选必三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近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1.通过多种史料了解殖民扩张影响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理解美洲族群变化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利用大事年表梳理英国殖民大洋洲的过程,概括大洋洲殖民化的特点,解释19世纪以来大洋洲族群快速变化的原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了解华工出洋的历史背景,通过多种史料体会华工对美洲、大洋洲开发的贡献。(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时空坐标
新知导学:阅读P38第一目,概括近代美洲族群变化原因、表现及影响。
知识点一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变化原因、表现与影响:
变化①:
原因—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从欧洲传来的传染病的传播。
表现—_________ 大量死亡数量锐减。
影响—造成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
印第安人
变化②:非洲黑人数量激增
原因—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表现—大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影响—深刻改变了非洲的__________,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
人口结构
变化③: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原因—欧洲人远涉重洋,来到美洲。
表现—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答案提示:
(1)原因:印第安人因殖民入侵数量锐减;殖民地采矿业、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印第安人富有反抗精神不能满足殖民需要。
(2)影响:使美洲出现了新的族群,新出现的混血后代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之一,黑人在西印度群岛国家成为多数人口。
问题思考: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的原因是什么?
对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影响(总述):
(1)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__________,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2)各个族群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__________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3)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①北美:______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②西印度群岛:______人口占多数。
③拉丁美洲:__________成为最大族群,少数国家印第安人较多。
混血后代
欧洲文化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欧洲侵略者的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的影响。
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时候,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美]斯基德莫尔、史密斯、格林著,张森根等译《现代拉丁美洲》
参考答案: 
(1)促进了欧洲宗主国的文化传播;
(2)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文化得以保存;
(3)美洲出现了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4)使美洲地区多元文化并存。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欧洲侵略者的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的影响。
知识点二 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殖民活动: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英国将__________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
(2)19世纪:随着__________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
(3)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澳大利亚
工业革命
新知导学:阅读P39第二目,整理英国在大洋洲的主要殖民活动及特点。
2.人口结构变动:
(1)原住民: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__________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
(2)白人:19世纪中叶,______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澳大利亚
白人
知识小结与拓展:英国在大洋洲的主要殖民活动及呈现特点。
流放罪犯
建立牧场
开采金矿
答案提示:
持续时间长;规模不断扩大;原住民人口锐减;
经济掠夺;移植本国生产方式;文化移民。
1.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A
达标检测
2. (2023·福建三明四地四校高二期中)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 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C )
C
A. 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
B. 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
C. 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
D.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3. 如图是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图。这说明奴隶贸易( D )
A. 造成了亚非拉美经济的落后
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
D. 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D
4. 如图为美国纽约市的市徽。市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站立的人,一个是印第安人,另一个是荷兰人。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D )
A. 印第安人和荷兰人对纽约的开发
B. 早期天主教的传播
C. 殖民者与殖民地人民融洽相处
D. 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D
5. 1788年1月26日,首批英国罪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这一天后来被称为“澳大利亚日”,至今仍作为澳大利亚国庆日被加以庆祝,但是对澳洲土著人来说,这一天意味着悲惨命运的开始。这主要是由于( B )
A. 澳大利亚被迫加入英联邦
B. 澳大利亚遭到殖民者掠夺
C. 工业革命冲击其经济秩序
D. 澳大利亚被迫融入全球化
B
6. (2023·江苏如皋高二期末)在澳大利亚,英国人到来之前原住民人口达75万人,1901年只剩下9万多人。在新西兰,18世纪原住民有25万人,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多人。这一变化客观上导致大洋洲( D )
A. 难民救助问题尤为突出
B. 华工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C. 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
D. 主流文化出现替代性变化
D
选必三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第2课时)
新知导学:阅读P40第三目,了解华工对美洲、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及影响。
知识点三 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开发美洲:
(1)背景:19世纪初,英美等国陆续颁布禁止__________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2)过程:
①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__________________ 。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__________。
奴隶贸易
苦力贸易
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掠夺劳动力实现合法化
过程:
②殖民者迫使华工签署契约,以未来若干年的工资支付运输费用,获取巨额利润。
③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因生活所迫,或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④在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结果:
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华工人数已有十几万。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1)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__________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
(2)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________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
2.开发大洋洲:
澳大利亚
种植园
3.华工与唐人街:
形成:留下来的华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往往愿意居住在一起,在各地
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
影响: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1)下南洋:促进了南洋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
(2)赴美华工:促进美国西部开发、太平洋铁路交通发展。
(3)促进了大洋洲的开发。
(4)华工为东南亚经济作物的开发、种植作出很大贡献。
(5)近代华人在南非金矿开发,甚至一些国家的独立战争中作出较大贡献。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华工为英法两国在西线战场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知识总结:近代华工对世界的影响
(1)全球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兴起,殖民者对美洲当地居民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导致当地土著居民锐减,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需要大量劳动力,殖民者通过黑奴贸易将大量黑奴贩卖到美洲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
(2)工业化时代,工厂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这带动了劳动力的迁移。
(3)西方列强侵华时期,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获取华工输出的特权。
(4)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为国际人口迁移提供了便利条件。
知识总结:近代人口迁移的原因。
特点:(1)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发,资本主义的兴起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人口迁移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并使全球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
(2)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近代人口的迁移主要由人口较密集的欧亚地区向人口较稀疏的美洲、大洋洲输入。
(3)由发达国家主导。近代的人口迁移主要是随着欧洲发达国家的殖民扩张进行的。
(4)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自愿移民主要是指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者、探险者;强迫移民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奴隶贸易。
知识总结:近代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
影响:
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
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
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融。
知识总结:近代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
1. 加利福尼亚州的某地记录了千百万中国劳工的痕迹:他们沿着峭壁往下降,来到离河面400多米的地方工作,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材料表述的是( A )
A. 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贡献巨大
B. 美利坚国家的建立得益于华工
C. 美利坚人民牢记华工的贡献
D. 华工推动了美国工程技术发展
A
达标检测(第2课时)
2. (2023·江苏南通启东高二期末)鸦片战争后,厦门和汕头先后成为早期贩卖“猪仔”的中心和据点。据史料所载,1843年厦门辟为通商口岸。仅1845—1853年,由此出国的华工已达12261人,其中,以去古巴的最多,有5205人,其次为澳洲,有3585人。这主要是由于( A )
A. 西方侵略者打开了中国大门
B. 中国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C. 政府制定了文化输出的政策
D. 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嬗变
A
3. (2023·河南天一高二阶段性测试)1515年,西班牙国王下令,不管是白人还是印第安人,都可以自由地与他们中意的人结婚。1542年,西班牙王室颁布的《新法律》规定“印第安人是自由人,是西班牙国王的臣民”,有权拥有他们自己的土地,保留他们的村社。西班牙的这些规定( C )
C
A. 推动了印第安文明的正常发展
B. 促进了拉美自由平等社会发展
C. 有助于拉美混合文明结构形成
D. 受到了欧洲早期启蒙思想影响
4. (2023·江苏淮安高二期末)“有迹象令人担忧地表明印第安人表面上热情地接受了新的信仰,但仍然秘密地崇拜他们的老偶像。在那些地方,传教士企图灌输与久已确立的行为典范相冲突的基督教道德方面的教义,也碰到顽强的反抗。”由此可知,当时在拉丁美洲( D )
A. 不同文化相互交融
B. 文化差异逐步消失
C. 本土文化已被取代
D. 文化侵略遭遇抵制
D
5. 15—19世纪时,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之间曾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既有主动迁徙,也有被迫迁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C )
序 号 迁徙方向 方 式 原 因
① 北美洲迁往欧洲 主动移民 工业革命
② 南美洲迁往非洲 被动移民 殖民征服
③ 欧洲迁往北美洲 主动移民 殖民扩张
④ 非洲迁往欧洲 被动移民 黑奴贸易
C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超过20万人。 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斯地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变换统治方式。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 A )
A. 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
B. 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
C. 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
D. 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
A
7.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 C )
A.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B. 注重维护天朝尊严
C. 产生近代维权意识
D. 大力提倡华工出国
C
8. (2023·山东淄博高二联考)中国人去南洋区域(东南亚地区)活动(官事、经商、打工、迁徙),历史上称之为“下南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下南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以华人劳工为主体的海外移民潮。这一时期的“下南洋”( D )
A. 开启了中华文明对南洋的影响
B. 开始改变东南亚的人口结构
C. 根源在于国内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
D. 顺应了世界市场发展的历史潮流
D
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