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演练测评(二)
(离子反应)
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A.CH3CH2OH B.H2SO4
C.CH3COOH D.NaCl
B
2.下列物质可以导电的是( )
A.甲苯 B.NaCl 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酒精
C
3.常温下溶液pH大于7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醋酸溶液 D.纯碱溶液
D
4.下列离子在含有0.1 mol·L-1 SO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Al3+ B.Cu2+
C.Fe3+ D.Ba2+
D
5.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下列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灯泡最亮的是( )
A.5%蔗糖溶液
B.75%乙醇溶液
C.20%葡萄糖溶液
D.1 mol·L-1 NaCl溶液
D
6.下列物质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CH3CH2OH B.H2SO4
C.NaCl D.CO2
B
7.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 )
A.氯化钠熔融导电
B.液态汞导电
C.H2SO4溶液导电
D.熔融状态的KOH导电
B
8.(2023年1月·广东学考)一种“金相”腐蚀剂含有浓度较高的Fe3+和H+,其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A.OH- B.CO
C.Na+ D.Cl-
D
9.(2022年7月·广东学考)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Mg2+、Al3+、OH- B.Fe2+、Fe3+、SO
C.Ba2+、NH、CO D.Ag+、Ca2+、Cl-
B
10.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但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 )
A.液态溴化氢 B.蔗糖
C.铝 D.醋酸
A
11.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Ca2+、CO、Cl-
B.Na+、OH-、HCO、Mg2+
C.Cl-、NO、K+、Cu2+
D.OH-、K+、H+、SO
C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NO3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OH-+H++SO===BaSO4↓+H2O
D.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O+2H+===H2O+CO2↑
A
1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 )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空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蒸馏水 铁 碳酸钙
D 水银 澄清石灰水 氯化铜 碳酸钠
B
1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稀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H++OH-===H2O
B.铜粉与稀硝酸的反应:Cu+2H+===Cu2++H2↑
C.氯气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Cl2+I-===Cl-+I2
D.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CO+2H+===CO2↑+H2O
D
15.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H++OH-===H2O
B.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2OH-===Cu(OH)2↓
D.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D
16.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的反应:OH-+H+===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C.铁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Fe+Ag+===Fe2++Ag
D.碳酸钡溶于稀盐酸中:CO+2H+===H2O+CO2↑
A
17.下列指定溶液之间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SO+Ba2+===BaSO4↓表示的是( )
A.Na2SO4与Ba(OH)2
B.MgSO4与BaCl2
C.H2SO4与Ba(OH)2
D.H2SO4与Ba(NO3)2
C
18.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OH-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滴加Ba(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Mg(NO3)2溶液 ④滴加AgNO3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C
19.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的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和碱性均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 B.Cu2+和Cl-
C.K+和SO D.Ag+和NO
A
20.(多选)氯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往KBr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Br-+Cl2===Br2+2Cl-
B.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Fe2++Cl2===Fe3++2Cl-
C.用烧碱和Cl2反应制漂白液:2OH-+Cl2===HClO+Cl-+H2O
D.用软锰矿与浓盐酸加热制Cl2:MnO2+4H++4Cl-Mn2++2Cl-+2H2O
BCD合格演练测评(四)
(钠及其化合物)
1.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紫色火焰
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Na 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D
2.下列有关钠与水反应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小刀切割钠块 B.钠沉入水中
C.钠熔化成小球 D.发出“嘶嘶”的响声
B
3.佳佳同学炒菜时不小心把少许食盐洒在炉火上,可看到( )
A.黄色火焰 B.绿色火焰
C.紫色火焰 D.洋红色火焰
A
4.(2022年1月·广东学考)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关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NaHCO3受热易分解 用于泡沫灭火器
B NaClO溶液有碱性 用作漂白液
C Na2O2可与CO2反应 用于呼吸面具
D 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 生产聚乙烯
C
5.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2021年6月17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迎来了首批入驻人员。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利用太阳能实现舱内O2再生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含硅物质为二氧化硅晶体
B.O2的再生是利用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C.过氧化钠可实现核心舱中O2再生
D.利用蒸发、过滤可实现核心舱中水的再生
C
6.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 )
A.钠 B.铁
C.铜 D.金
A
7.下列有关钠的存在、保存及取用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少量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B.钠需要密封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C.实验室中可直接用药匙取用钠
D.实验室中取用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D
8.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Na2O2+2H2O===2Na++2OH-+H2↑
B.2O+4H+===4OH-+O2↑
C.Na2O2+2H2O===2Na++2OH-+O2↑
D.2Na2O2+2H2O===4Na++4OH-+O2↑
D
9.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少量Na2O2粉末,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仍是紫色
B.溶液最终变成蓝色
C.最终溶液褪色,无其他现象
D.有气泡产生,溶液最终变无色
D
10.为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而保持舱内氧气的适当比例,可以在返回舱内放入( )
A.过氧化钠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氧气瓶
A
11.把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物质中不是该反应生成物的是( )
A.Cu B.Cu(OH)2
C.H2 D.Na2SO4
A
12.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C
13.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HCl B.K2SO4
C.NaOH D.CuSO4
D
14.做焰色试验时,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呈现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该物质中一定含钠离子
B
15.对于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e-
D.氧气是还原产物
B
16.下列灭火剂能够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A.干冰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沙土
D
17.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与Na2O2颜色相同
B.均可与CO2、H2O反应产生氧气
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
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D
18.鉴别下列各物质,只能采用焰色试验的是( )
A.K2CO3和NaCl
B.KCl和Na2CO3
C.NaCl和MgCl2
D.NaCl和KCl
D
19.如图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
20.(多选)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析出金属铝 B.产生白色沉淀
C.产生红褐色沉淀 D.产生无色气体
BD
21.(多选)食盐是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为NaCl,NaCl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电解质 D.盐
CD合格演练测评(五)
(氯及其化合物)
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Cl2
B.氯水
C.NaClO溶液
D.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
A
2.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色再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 ⑤盐酸 ⑥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⑥ D.③④⑥
C
3.(2022年7月·广东学考)化学应用广泛,世界因其而多彩。下列用途没有运用相应化学知识的是( )
选项 用途 化学知识
A 用Cl2制造盐酸 Cl2与强碱反应
B 金属氧化物用于制造彩色玻璃 不同金属氧化物呈不同颜色
C 制作面包时常以NaHCO3为膨松剂 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
D 用FeCl3溶液腐蚀镀铜电路板 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可发生反应
A
4.将Cl2通入自来水中杀菌消毒,主要是利用了Cl2和H2O生成的HClO的( )
A.氧化性 B.酸性
C.还原性 D.稳定性
A
5.(2022年7月·广东学考)某工厂废水中含有大量H+、Na+、Mg2+和Fe2+,其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A.SO B.Cl-
C.NO D.OH-
B
6.(2021年1月·广东学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对操作或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解释
A 做饭的油锅起火时盖上锅盖灭火 盖上锅盖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B 晨目羲穿过林中薄雾形成缕缕光束 薄雾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 燃气热水器装在浴室外 防止燃气燃烧生成CO2
D 漂白液与含盐酸的洁厕剂不能混合使用 两者混合产生沉淀,影响使用效果
B
7.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三处明显错误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Cl2逸出
B
8.(2018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醋酸除去水垢
B.用KClO3制备O2
C.用漂白粉漂白衣物
D.用酒精清洁电子产品的油污
D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2OH-+Cl2===Cl-+ClO-+H2O
C.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AgCl↓+H+
D.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
10.为了防止Cl2中毒,可用浸透某种物质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该物质在下列物质中的最佳选择是( )
A.NH3 B.SO2
C.NaOH D.Na2CO3
D
11.市场上常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请你选择以下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酚酞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钠
C
12.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氯水密封于无色试剂瓶中
B.氢氟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
C.碘单质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棕色广口玻璃瓶中
D.液溴易挥发,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并应加水液封
C
13.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COCl2(光气)和氯化氢,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检验试剂是( )
A.水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KI溶液
B
14.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来漂白的是( )
①活性炭 ②过氧化钠 ③氯水 ④漂白粉
⑤臭氧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B
15.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粒子减少的是( )
①Cl2 ②H2O ③Cl- ④HClO ⑤H+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16.(多选)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 )
A.氧气 B.盐酸
C.烧碱 D.纯碱
BCD
17.(多选)下列溶液滴加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显蓝色的是( )
A.新制氯水 B.溴水
C.碘水 D.氢氧化钠溶液
ABC合格演练测评(三)
(氧化还原反应)
1.(2023年1月·广东学考)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AlFe(OH)nCl6-n]m属于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可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处理。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6
B
2.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是非金属单质的是( )
A.C+H2OCO+H2
B.2HClO2HCl+O2↑
C.Cl2+2KBr===2KCl+Br2
D.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
3.下列各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只可作为氧化剂使用的是( )
A.SO2 B.H2SO4
C.Cl2 D.FeCl2
B
4.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A.KNO3 B.S
C.C D.N2
C
5.下列气体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SO2 B.CO2
C.NO2 D.NH3
C
6.下列物质溶于水,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O2 B.Cl2
C.Na D.HCl
D
7.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硫黄、火硝和木炭粉均匀混合而成,点燃后可能发生的反应:S+2KNO3+3C===N2↑+3CO2↑+X(已配平),则物质X是( )
A.K2S B.SO2
C.H2S D.SO3
A
8.磷单质在反应4P+3KOH+3H2O===3KH2PO2+PH3中的变化是( )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C
9.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CO和NO等向大气的排放。在催化转化器中,CO和NO发生反应:2CO+2NO2CO2+N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A.CO B.NO
C.CO2 D.N2
B
10.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11.歌曲《青花瓷》唱道:“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中铜是氧化剂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只有两种元素
D
12.下列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常用作还原剂的一组是( )
A.HNO3、Cl2、FeCl3、KMnO4
B.Al、CO、O2、H2
C.Zn、C、H2、CO
D.KClO3、MnO2、C、Fe
C
13.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氮气,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是还原剂
B.N2只是氧化产物
C.NH4Cl中的氮元素被氧化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14.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CO2 B.CO2→CO
C.CuO→Cu D.H2SO4→BaSO4
A
15.(2018年6月·广东学考)ClO2是高效消毒灭菌剂,制备反应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该反应中( )
A.Cl元素被氧化 B.H2SO4是氧化剂
C.SO2是还原剂 D.NaClO3是还原剂
C
16.教学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国很多古诗词中蕴藏着化学知识,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17.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二氧化硫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溴发生了还原反应
B.二氧化硫在反应中被还原
C.溴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D.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A
18.下列反应是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氧化剂和还原剂质量之比是( )
A.1∶1 B.87∶73
C.1∶3 D.1∶4
B
19.(多选)C还原氧化亚铁:C+2FeO2Fe+CO2↑,在该反应中( )
A.C作氧化剂
B.FeO作氧化剂
C.铁元素化合价降低
D.铁元素化合价升高
BC
20.(多选)下列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S制备H2SO4
B.用CaCO3、Na2CO3、SiO2生产玻璃
C.将海水中的MgSO4转变为金属Mg
D.用NO2生产HNO3
ACD合格演练测评(一)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2022年1月·广东学考)清晨漫步在树林里,看到缕缕光束穿过薄雾铺洒在地面上。这种美丽的光束主要源于( )
A.光的反射 B.尘埃聚集
C.水蒸气流动 D.丁达尔效应
D
2.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钠、NaNO3、酸
B.氧化铁、Fe2O3、氧化物
C.纯碱、Na2CO3、盐
D.醋酸、CH3COOH、有机物
A
3.(2022年7月·广东学考)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辛勤劳动的成果。与四大发明相关的应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指南针——海上导航
B.火药——鞭炮鸣放
C.活字印刷术——书籍出版
D.造纸术——文字书写
B
4.下列物质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的是( )
A.葡萄糖 B.油脂
C.乙醇 D.纤维素
A
5.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净水
B.侯氏制碱
C.蒸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A
6.“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领域。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将纳米材料分散到空气中形成胶体,该胶体属于( )
A.固溶胶 B.液溶胶
C.气溶胶 D.悬浊液
C
7.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D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硬铝 B.黄铜
C.二氧化硅 D.钢化玻璃
C
9.下列各组物质,若不加指示剂则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的一组是 ( )
A.锌粒和盐酸
B.锈铁钉和稀硫酸
C.二氧化碳气体和石灰水
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
10.“当晨曦投向街头的雾霾,一道道光束清晰可见”,这句现代诗中描述的“雾霾”应属于胶体,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B.胶体粒子的大小应介于 1~100 nm之间
C.有些胶体能发生电泳现象,但所有胶体均不带电
D.河流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与胶体的聚沉现象有关
A
11.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钢铁生锈 B.木柴燃烧
C.冰雪融化 D.食品腐败
C
12.能够将溶液和胶体区分开的方法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 B.闻气味
C.过滤 D.观察颜色、状态
A
13.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荷
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微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
D.胶体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
C
14.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错误的是( )
选项 X Y Z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溶液 分散系 混合物
C 强电解质 电解质 化合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D
15.《天工开物·杀青》中关于竹纸和皮纸的记载中有以下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煮徨足火 B.舂臼取泥
C.荡料入帘 D.覆帘压纸
A
16.合成新物质是研究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关于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1个O4分子由两个O2分子构成
C.O4和O2互为同素异形体
D.O4和O2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转化
C
17.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3O4FeFeCl3
B.H2O2H2H2O
C.CaCl2溶液CaCO3CO2
D.CuSO4溶液CuCuO
D
18.工业上利用矿物资源的流程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产物中FeO为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制备玻璃过程中,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类,纯碱属于碱类,二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C.在制备纯硅过程SiCl4+2H2Si+4HCl为复分解反应
D.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与O2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
19.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物质
甲 乙 丙
A CuO CO2 H2O
B C CO CO2
C CaCO3 CaO Ca(OH)2
D H2SO4 H2O H2
C
20.(多选)与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无关的是( )
A.胶粒直径小于1 nm
B.胶粒做布朗运动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ABD
2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D.含有羟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醇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