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9 22: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唐朝建立
隋炀帝暴政
农民起义
天下大乱
李渊太原起兵反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今西安)
唐高祖李渊
(566-635年)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大权。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弑兄逼父”
好皇帝?
2.“贞观之治”
如何治理国家、成为明君呢?
③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①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②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2.“贞观之治”
①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1: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
材料2:“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吸取隋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君舟民水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a.吸取了隋亡速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贞观之治”
①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旧唐书》之《魏征传》
敢于直言纳谏
筹谋帷幄
定社稷之功
德宣内外
声溢庙堂
李世民
魏征
什么是明君?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重视人才,勇于纠正弊政。
①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2.“贞观之治”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南园十三首》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2.“贞观之治”
②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政治上)
隋:确立三省六部制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思考:为什么是“完善”三省六部制?

2.“贞观之治”
皇 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①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②相互牵制,分割相权,强化君权
②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2.“贞观之治”
②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唐律体现了唐太宗宽仁、慎行的宗旨……把斩刑减为流刑的有92条,把流刑减为徒刑的有71条,还废除了鞭背等酷刑以及断趾等肉刑。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政治上)
2.“贞观之治”
②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
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教育上)
2.“贞观之治”
②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太宗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
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d.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政治上)
e.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经济上)
2.“贞观之治”
②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f.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军事上)
2.“贞观之治”
③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材料1:国家由精力充沛又聪明谨慎的皇帝治理,谦虚耐心地听取精英的意见。这样一种施政作风之所以被推崇,不仅由于它的世纪城就,还由于它接近的儒家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君臣融合互补的理想关系。
——《剑桥隋唐史》
材料3: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
——《唐摭言》
材料2: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文教昌盛,国力增强
措 施
政治
经济
军事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巩固和开拓边疆
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影响: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结合课本第九页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无字碑
李隆基,又称唐明皇,是武则天的孙子。
“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
(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表明唐玄宗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从小仰慕其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重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霓裳羽衣曲
1.唐玄宗——李隆基:
姚崇
宋璟
①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剪冗员。
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相关史事: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资治通鉴》记载:
姚崇善于应变,办理各种事务;
宋璟善于守法,主持公正立场。
两人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的贤明宰相,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其他人都不能同他们比。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3.影响: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思考探究:总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①国家统一;
②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发展生产,虚心纳谏,重用人才,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课堂小结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发展
继续发展
鼎盛
1.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认识,来自于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
A.春秋诸侯争霸 B.隋朝暴政而亡
C.魏晋北民南迁 D.汉末军阀割据
B
2.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小试牛刀
3.唐朝的全盛时期是( )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4.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5.下列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
A.虚心纳谏 B.勤于政事
C.广纳贤才 D.开凿大运河
A
D
小试牛刀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