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回延安》 同步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2《回延安》 同步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1 19:4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回延安
基础通关
一、课内建构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kuànɡ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眼kuànɡ(  ) 油馍(  ) 脑畔(  )
(2)选段与原文相比,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立刻)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3.《回延安》一诗,以“回延安”为线索安排结构,请按原诗顺序调整下列各句的顺序。
A.忆延安 B.欢聚延安 C.颂延安的贡献
D.回延安 E.赞延安的新貌
按原诗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B.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C.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D.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C.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
“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二、课外提升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柏坡岭下,这一带村庄______(紧密/稠密),相距多在三四华里,且沿滹沱河分布。这里依山傍水,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______(保障/保险)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西柏坡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坐落在一片向阳的形状如马蹄的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比较隐蔽,此处西扼太行群山,东临冀中平原,交通便利,易守难攻。西柏坡(甲)适宜危急时刻向深山转移,(乙)便于顺利时向城市进军。西柏坡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贡献。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才…… B.既……就……
C.因为……所以…… D.既……又……
(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区。西柏坡也是红色教育革命圣地,“两个务必”在这里诞生,“进京赶考”从这里动身,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你所在的班级决定组织一次关于西柏坡之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老师决定组织一次关于西柏坡的“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请你为此次“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结束后,小张同学深有感触,他在留言板上写下了一段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最后一句话不小心被蹭掉了。请你帮其补全。
聆听讲解,观看文献实物、革命影像,让我真切领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深情追忆了那段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突破
一、课内建构
阅读《回延安》第二、三部分,回答8—10题。
8.第二部分开头两句“……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诗的第三部分主要写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见的内容,从字里行间你看出延安人的哪些可贵品质?作者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信天游长于抒情,感情浓烈。试从抒情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提升
阅读《山川秀美的延安》,回答问题。(13分)
①今年4月间,我来到延安。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看来一路想,边看边想,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延安的热爱和崇敬油然而生。徜徉在延水之滨,环视身边颇有些局促的延安城,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延安,你虽然没有海滨城市的秀丽景色而只有浅浅的延河,虽然没有枢纽都市的磅礴气势而只有长长的沟壑,虽然没有繁华特区的五彩斑斓而只有厚重的底色,但是,你真的是一个无比伟大而传奇的城市。在我的眼里,延安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延安是庄严的,也是鲜活的;延安是沉稳的,也是昂扬的;延安是华美的,也是朴实的。在我泱泱文明古国五千年浩瀚宏大的历史和地理坐标系中,延安注定有着自己璀璨夺目的位置。
②地质学家曾考证,今天苍凉雄浑的黄土高原,在一亿多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随着地质运动、地壳抬升,经过数千万年的演变,终于成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梁塬逶迤的辽阔高原。远古时期,这里也曾雨水充沛、湖泊密布、草木繁茂。只是到后来,单调苍凉的黄色成为这片土地的主色,闭塞的交通、落后的生产,特别是频繁的战乱……千百年间,除了边关战事、连绵烽火,这片曾经被叫作西河、上郡、延州、肤施的土地,只剩下荒凉和贫瘠。
③延安是红色的。从1935年10月,一支长途跋涉、衣衫褴褛却高举红旗、精神抖擞的队伍到达吴起后,红色就成了延安的主色调。火热的激情、火红的党旗、火红的延安、火红的年代……这是红色延安给世界的印象。在那个时期,它被称作“中国的红都”。无数的作家、诗人、音乐家赞美过延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著名诗人贺敬之离开延安十年后抒写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回延安》中,体味“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深情眷念;仍然能够从当年风靡一时的歌曲《回延安》的壮美旋律中,感受到“曾记得延水河边饮战马,宝塔山下把兵练;曾记得军号阵阵上征途,东渡黄河把敌歼”的壮怀激烈……红色的延安是令人热血沸腾的延安,是给民族以希望的延安,是团结胜利的延安。
④而今天,延安呈现出一种漫山遍野的绿色,一种迸发着勃勃生机和活力的绿色,一种把黄土深深地掩埋在身躯下的绿色,一种让宝塔山更显峻伟、让延河水更显妩媚的绿色。
⑤4月初的陕北,山河初绿。从机场一出来,我们就能看到远山已经被绿色点染,近处的街道两侧,挺拔的白杨和婀娜的杨柳已经生机盎然。更让我惊奇的是,那座雄立的宝塔四周早已被蓬勃的绿色拥抱环绕,葱绿的植被一直延伸到塔后的峰顶……我看过这座“名山”的历史照片,更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记者登上过此山,那时,用“荒山秃岭”来形容它,应该是恰如其分的。而如今,仅仅二十几年,为何就发生了如此巨变?我当然知道,从自然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总体规律来看,这不会是大自然的恩赐,只能是勤劳而又有智慧的延安人民的杰作。
⑥延安人民是智慧的,又是坚忍的。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时间内,绿色地毯铺就延安大地,使黄河水质由浊变清,天下闻名的壶口瀑布每年竟有两个月出现“清流飞瀑”的奇观。
⑦黄色是沙漠、戈壁的颜色,隐喻着荒凉和凋敝;红色代表着旗帜,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染红的;而绿色则是生命与和平的象征,是春天的秧苗、夏日的莲池和郁郁葱葱的原野的基色。七十多年前的延安,是红旗漫卷的延安;而今日延安,是绿波荡漾、山川秀美的延安。
11. 作者在第②段交代黄土高原的历史的目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从修辞的角度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为了突出延安的“山川秀美”,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说“延安是红色的”,又说“而今天,延安呈现出一种漫山遍野的绿色”。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达标
15.近期,你所在的社区正在举办“民间山歌节”活动。有人在网络平台上留言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山歌早就过时了,搞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如果你看到了这条留言,你打算如何反驳?(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回延安》中诗人贺敬之用比兴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延安真挚的深情。请你运用比兴的手法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句富有内涵的佳句。(5分)
鱼备有两鳍,有了江河海洋,才能使其游得欢畅;鸟生有双翅,有了辽阔天空,才能任其自由翱翔。精彩的生活,其实就是你准备好了的“纸鸢”,只等东风起,放飞到山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眶 mó pàn
(2)满窖里 满窑里
(3)比喻 夸张
2.B
3.DABEC
4.D
5.D
6.(1)稠密 保障
(2)D
(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坳”比喻成“马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柏坡所处的地形易守难攻的特点。
7.(1)示例一:走进革命圣地,传承红色精神。
示例二:传承红色圣火,唱响时代旋律。
(2)深切缅怀了那些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
8.这是过渡句,既追溯了当年的相送,描写了今日的相迎,又引出下文对当年延安生活的回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9.看出延安人热情好客、淳朴真挚的品质。第三部分前四句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了延安人的热情好客,随后通过对老爷爷的语言描写,写出了延安人的淳朴真挚。
10.这两句间接抒情,通过描写回延安时乡亲们热情的招待、激动的神情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与乡亲们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延安这片土地的深切怀念。
11.表明延安历史悠久,将延安曾经的荒凉贫瘠与日后发生的巨变进行对比;同时也表明历史悠久的延安曾经也是绿色的,雨水充沛、湖泊密布、草木繁茂,为后文写改革开放后二十年内延安铺满绿色作铺垫。
1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延安既“古老”又“现代”、既“庄严”又“鲜活”、既“沉稳”又“昂扬”、既“华美”又“朴实”的特点,节奏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13.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上延安“单调苍凉的黄色”与现在延安“漫山遍野的绿色”进行对比,突出了延安变化之大,讴歌了延安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延安及延安人民的赞美之情。
14.说“延安是红色的”,是因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火热的激情、火红的党旗、火红的延安、火红的年代……这是红色延安给世界的印象。”说延安是绿色的,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时间内,机智、坚忍的延安人民用自己的勤劳,让绿色地毯铺满了延安大地。
15.示例:你好,其实喜欢当代流行歌曲和听传统山歌并不矛盾,有些流行歌曲中也含有传统文化的因素。山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富有民族特色,不论是唱腔还是歌词,都是很有韵味的。正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山歌,我们才更应该举办这样的活动来弘扬它。
16.示例:马备有四蹄,有了沙场草原,才能使其自由驰骋;虎生有尖牙,有了茂密森林,才能任其称王称霸。美好的生活,其实就是你准备好了的“许愿灯”,只等火一点,放飞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