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塞腰鼓》同步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安塞腰鼓》同步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1 21:1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安塞腰鼓
基础通关
一、课内建构
1.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2)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zào(  )热 tián(  )静
亢(  )奋 战栗(    )
(2)叹为观止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到针孔中的两只大熊猫,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B.南京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现象戛然而止。
C.能打破思维束缚,实现个性化学习,是学校“三创”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D.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是令人感到震撼。
3.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A.“强健”是形容词,“捶起来”是补充短语。
B.“瞳仁”是名词,“蹦跳的脚步”是偏正短语。
C.“的”是助词,“是”是动词,“十个”是数量词。
D.画线句的主语是“黄土高原”,谓语是“爆出”。
4.下列对《安塞腰鼓》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课文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课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D.课文前面写“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是为下文写安塞腰鼓热烈磅礴的气势作铺垫。
二、课外提升
5.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我们的“研学行”活动兼顾“五育融合”,选择范围可大了。可以去______隐居的智者贤士,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及豁达的人生态度;可以去______神奇的自然现象,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积淀丰富的科学知识;可以邀约爱好者们去______未知或已知的动物、植物,在舒爽身体、一饱眼福的同时, ______大自然的奥秘……
A.探访 探险 探究 探幽
B.探访 探秘 探寻 探索
C.探望 探秘 探究 探索
D.探望 探险 探寻 探幽
6.民俗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了解地方民俗,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一个途径。
(1)下面的对联是用来赞美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请结合链接材料补充下联。
【链接材料】河北省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梆子、井陉拉花、河北鼓吹乐、太极拳、武强木版年画、蔚县剪纸、吴桥杂技、耿村民间故事、衡水内画、石家庄丝弦。
上联:安塞腰鼓刚健雄浑享誉内外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下面的文段归纳河北鼓吹乐的特点。
河北鼓吹乐,流行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抚宁区等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河北鼓吹乐起源于隋末,明中叶后日渐成熟繁盛。河北鼓吹乐一曲多变,器乐组合独特,节奏强烈,曲牌曲目丰富,演奏风格粗犷热烈、欢快活泼,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年节喜庆和民间舞蹈的伴奏。它以家传、干亲拜把子和拜师收徒三种方式传承,历代人才云集,名家辈出,许多乐手都有“少年学艺家乡中,成年卖艺下关东,晚年传艺回故里,关内关外传美名”的从艺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突破
一、课内建构
阅读《安塞腰鼓》选文,回答7—10题。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7.第②段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
8.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1)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选文结尾的“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鼓  神
王 雁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儿山货,倒点儿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年关还不敢做归乡的打算。
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这里也在操练鼓锣做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响。
敲打鼓锣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凄惶、悲伤、孤独。我准备悄悄地离开。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睛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涩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
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我等着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布满皱纹和胡(楂)儿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剧痛的快感。
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声!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选自《首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1.从“不敢做归乡的打算”到“该回家过年了”,“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此文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结合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达标
14.《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试选择文中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100字左右。(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燥 恬 kàng zhàn lì
(2)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B
3.D
4.B
5.B
6.(1)井陉拉花深沉内敛名冠中华
(2)①历史悠久;②一曲多变,器乐组合独特,节奏强烈,曲目丰富;③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④传承方式多样。
7.有力 急速 大起大落 生命的活力
8.将黄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感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
9.(1)说明后生们生命的存在、活跃、强盛,表达了作者的热烈赞美之情。
(2)作者把江南的柔媚和黄土高原的粗犷厚重作对比,说明只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安塞腰鼓,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10.“好一个安塞腰鼓!”多次出现,形成反复咏叹,层层都有变化,把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步步推向高峰;同时加强了散文的诗意美,使通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11.“我”事业无成,境况甚是“凄惶可怜”,自以为无脸回家见父老乡亲。但看了鼓神的精彩表演,“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感悟到“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因此决定回家过年。
12.运用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13.①“神”在技艺:鼓神貌不惊人,却身怀绝技,双槌挥舞,出神入化,惊天动地,极具艺术感染力。②“神”在精神:鼓神身上蕴藏着黄土高原的豪气,这豪气随鼓声而迸发,展示着人类进取的力量和立地顶天的精神,震人心魄,使人受到极大的鼓舞。
14.示例:乐声轰然响起!“哗”的一声,百十把折扇瞬间绽放开来,在澎湃的音乐中,击打出了动人的旋律;在铿锵的舞步中,舞出了明媚的春天;在深邃的目光中,映出了全新的姿态。不断交错更替的手脚,忽而快如闪电,伴随着流星划过长空;忽而缓似流水,跟随着鱼儿遨游水中。狂风牵引着舞裙径直飞向天空,却又始终挣脱不了那强劲的舞姿。飞跃,坠落!飞跃,坠落!反反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