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玲珑、安详、皎洁、活泼”等词语。
2. 读懂这首诗,抓住“白”“洁”的特点,勾画出生动的画面。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与文本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深刻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白桦吗?为什么?(白桦通体皆白,给人一种纯洁的美感。)
2.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笔下的白桦之美吧!(板书课题)
3. 简介作者:(出示叶赛宁图片及简介)叶赛宁,苏联著名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他的著名诗篇有《莫斯科酒馆之音》《给母亲的信》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 (出示白桦图片)多美的白桦啊!如此美的白桦树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学生接读)《白桦》。
2. 对了,这就是《白桦》,这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的一首十分优美的诗。这首诗很有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了白桦的哪些方面呢?(出示课件)谁来说说看?(生答:白桦的外形图、白桦的内在气质)
3. 原来白桦有这么多特点呢!那么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让我们到诗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课,(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你不理解的词句,可以标注在旁边;再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读)
4.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分段朗读)一人读一段。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准不准,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5.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有滋有味,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中来(教师范读),在叶赛宁的笔下,白桦是那样美丽、娴静、高洁。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一边读一边想: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白桦?找到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学生自读勾画)
6.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看你们找到了哪些句子?(指名说)(出示有关的四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7. 你们觉得这一棵白桦怎样?(板书:美)美在哪儿?你能抓住重点词说说看吗?(“婆娑的舞姿”、“光华”等词是写白桦的柔美;“白雪皑皑”等词是写白桦的纯洁。)你们说的可真好。让我们来读出白桦的美吧!(齐读这四句话)
8. 是呀,白桦那么美那么优雅,可她不是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而是穿着衣服呢!穿着怎样的衣服呢?(板书:穿着衣服)找找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指名答)(出示相关句子)(“银霜满身的银”、“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等词句写出了白桦的美丽。)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白桦的清高气质)从这些词语中我们体会到作者用词巧妙)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读这几句。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再来齐读这几句。真是美得无法形容啊!
9. 这白桦美得如诗如画,似梦似幻。这是大自然赋予她的一种美丽的气质。还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她的美?(她婷婷玉立于林中)你还有别的句子吗?(“玉立”写出了挺拔的样子,“根深扎地下”写出了根基很牢固,“寒风何能摇撼”写出了白杨坚强不屈。)多么坚强不屈的白桦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10. 白桦在舞动中展现出一种勃发的生机和活力,(板书:充满活力)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学生答后出示句子。(“绿意盎然”、“迎风摇曳”、“舞动腰肢”、“亭亭玉立”、“欢快的歌声和流动的白色旋律,唤起寂寥和空虚的惆怅”)指导读出活力。
11. 同学们,白桦在风中不仅仅在欢快地舞动,她在低吟着,你能听到吗?(指名答)(出示“轻柔的絮语”、“倾诉着”)她在倾诉什么呢?让我们走近白桦,听一听她的心声吧。
三、品读课文,深化理解
1. 同学们,听了白桦的倾诉,你有什么疑问吗?(白桦为什么“朦胧”、“含蓄”?)
2. 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懂,“诗中的白桦究竟是不是树?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美?”(这是一种化静为动、以影写形的手法。白桦被拟人化了,像人一样有动作、有语言、有思想感情。她所表现出来的美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美,而是我们人类共同追求的那种深层次的美。)
3. 同学们,白桦在叶赛宁的笔下是如此有灵性,充满活力。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桦呢?(结合作者的身世理解)(作者当时很孤独,白桦在作者眼中就是一种美好的品格。)
4. (出示课件)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走近白桦,感受白桦的美。(配乐齐读)
四、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 白桦是美的,作者用饱蘸着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写下了这首诗。读到这首诗,我们自然会想到我们学过的很多描写植物的诗歌:《竹石》、《梅花》、《石灰吟》等。它们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此时此刻,你想借白桦倾诉些什么呢?拿出笔试着写一写。
2. 学生写完后交流。
3.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领略了白桦的美丽和气质,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和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让我们睁大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欣赏美吧!
五、作业
背诵这首诗并抄写自己喜欢的诗句。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白桦的美丽和气质,也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阅读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自然和人文环境,发现更多的美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