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欲”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清明》。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 日情景,了解节日的习俗。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清明》。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为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学校广播电台特推出“华夏文明传承人”栏目,本栏目将分五期播出,分别是“古诗里的节日”“一张寰宇共享的纸”“一座世界闻名的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和“过传统节日,品美食文化”,请同学们根据主题按时收听,并踊跃投稿参加。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传统节日和古诗都是传统文化的经典,那么,古诗中又呈现给我们怎样的传统节日氛围和习俗呢?让我们走进校园广播电台“华夏文明传承人”栏目之“古诗里的节日”,一起探寻古代人过节的情景和习俗吧。
任务一:学习《元日》,感受春节之习俗。
1.读题释题,了解背景。
元日: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即春节。古人过年要燃爆竹、饮屠苏、换新桃符。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给后人留下了千余篇诗歌、散文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之时所写的。
2.读通读顺,读出韵味。
(1)自读古诗,读通读顺。
①自读,同桌相互听读。②指名读,相机集体正音,指导书写。
预设:
——“爆”在本诗中的组词是“爆竹”,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鞭炮”。“爆”字是“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用加一加的方式,记起来很容易。
——“苏”是平舌音,“屠苏”读起来要准确,请放到诗句里再读一读。
——“符”可以组词“符号”,本课中是“旧符”。“符”字是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窄下宽。“付”的左下竖稍短些,横画写在横中线上,点画写在竖中线上。
(2)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①自由练读。②指名学生读。③教师范读。④男女生比赛读。⑤打着节拍读。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3.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①读古诗,看注释,解诗意。
②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预设:我仿佛看到春节除旧迎新、热闹欢乐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年,人们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2)检测词义,理解诗句。
抓重点字词,集体交流理解。
①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②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农历正月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③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④新桃、旧符:指新桃符、旧桃符。古代新年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春联的前身。
全班交流,大致理解诗意。
《元日》: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旧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3)抓诗眼交流,情景朗读,品悟诗人情怀。
①《元日》一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从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暖。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暖”?让学生圈画出来。
预设: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的快乐。
②紧扣“暖”字,创设情境朗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和诗中所描述的人们过春节的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景象。
这是节日团圆的“暖”,请男生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互送祝福的“暖”,请女生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诗人内心充满温暖的“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暖”,这是几千年文明的传承,这是我们的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读者内心的“暖”,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请大家一起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千门万户的“暖”,这是如阳光普照般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请大家一起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反复朗读,背诵古诗。
请大家一起背——(以填空的形式逐句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学法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学习《元日》的方法:读题释题,了解背景——读通古诗,读出韵味——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反复朗读,背诵古诗。
任务二:拓展阅读《上元竹枝词》《端午即事》,继续感受节日习俗。
1.请同学们打开丛书,阅读《上元竹枝词》,结合注释和译文了解古诗大意,想想古人过元宵节的场景。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集体交流。
①指名读诗。
②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③说一说元宵节过节的情景。
预设:
——《上元竹枝词》反映了以前古人就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元宵著称的字号。
2.自主阅读丛书中的《端午即事》,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读到的节日习俗,并记录下来。
(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对比阅读三首古诗,想想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几个节日,分别有哪些习俗。
古诗 节日 习俗
《元日》
《上元竹枝词》
《端午即事》
示例:
古诗 节日 习俗
《元日》 春节 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
《上元竹枝词》 元宵节 猜灯谜吃元宵
《端午即事》 端午 插菖蒲、艾草
任务三:引导积累,布置作业,为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做准备。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背一背,说一说诗中的节日还有哪些习俗。
2.继续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
课堂总结:中华传统节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欢乐热闹,是“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的风趣香甜,是“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的美好祝愿,是诗人藏在诗句里的智慧,是世人刻在心间的传承!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各地的风俗习惯,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历代文人雅士、诗人墨客都喜欢借助节日浓浓的文化氛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这节课让我们了解清明、重阳两个节日,一起去感受文化的魅力。
任务四:回顾《元日》的学习方法,为本节课学习做准备。
——读题释题,了解背景——读通古诗,读出韵味——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反复朗读,背诵古诗。
任务五:运用学法,学习《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读题释题,了解背景。
(1)出示资料,了解清明节和重阳节习俗。
①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②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避灾。
(2)认识诗人,了解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清明》是杜牧在清明时节春雨中的所见。
王维,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其作品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离开家乡和亲人之后,在异乡恰逢重阳节而作的。
2.小组合作读古诗,做到读通读顺,读出韵味。
(1)自读,同桌相互听读。
(2)指名读,小组内正音。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指导难读难懂的字词。
示例:“牧”的偏旁是“牜”,“牧童”就是放牛放羊的孩子。书写时,注意左右等宽,“牜”的最后一笔提要有力,“攵”的最后一笔捺要稍长、舒展。
“魂”,可以组词“灵魂、魂魄”,通过组词法理解字义。书写时,“云”要写得靠上一些,“鬼”的长撇要舒展,穿插到“云”的下面。
“借、何、佳”为同偏旁的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酒”的右边是“酉”。
(4)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出示古诗,根据停顿符号,读出节奏和韵味。
3.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测词义,理解诗句。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出示重点字词,检查小组自学情况,指导理解诗意。
预设一:
清 明
①行人:指行旅在外的人。
②欲:几乎要,简直要。
③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④借问:请问。
⑤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指名学生说说诗意。
《清明》:清明节这一天,细雨纷纷,赶路的人心里更加增添了一份愁苦,简直要失魂落魄。向牧童询问附近哪儿有酒馆,牧童伸手指了指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品悟诗情。
《清明》一诗中的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感受?
——“欲断魂”。
紧扣“欲断魂”,展开情境朗读:
①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人们或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而诗人却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难受,偏偏又淋雨,衣衫被打湿。这真是:清明时节——(学生接)雨纷纷,路上行人——(学生接)欲断魂。
②此刻诗人自然想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祛祛寒;二来也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所以,借问——(学生接)酒家何处有?
图文对照,尝试背诵。
出示画面,根据画面诵读古诗,教师说诗句描绘的场景,学生对答诗句,尝试背诵。
①清明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而此时诗人却是——(学生接、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诗人孤身一人,在他乡赶路,偏又淋雨,衣衫被打湿,此时诗人是——(学生接、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此刻诗人自然想在附近找个酒家,歇歇脚,避避雨,饮点酒,祛祛寒,也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所以——(学生接、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预设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①忆:想念,思念。
②兄弟:指家乡的亲人。
③异乡:他乡,别人的家乡。
④异客:作客他乡。
结合重点字词的意思,说说全诗大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自远离他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品悟诗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哪个字给你的感受最深?
——“独”。
一个“独”字,我们读到了作者是独自一人。看到别人成群结队的时候,看看自己是独自一人,想想以前和好友一起登高望远时的欢欣雀跃,可是现在自己却是孤身一人……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情景朗读,体会、想象诗人内心的感伤和孤独。
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他却——(学生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他却——(学生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师说诗句描绘的场景,学生对答诗句。
①我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学生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我知道家乡的亲人都登高远眺,到处插着茱萸,只少了我一人。——(学生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诵读本课三首古诗,找相同之处。
(1)齐读本课三首古诗。
(2)师生共同寻找,教师总结。
①内容都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
②都是七言绝句;
③都借传统节日表达了诗人的某种情感。
5.再读三首古诗,找不同之处。
(1)默读古诗,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自己试着概括一下。(小提示:可以从作者、写作背景、诗中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等方面找不同。)
(2)教师小结。
①作者不同、朝代不同;
②写的节日不同,习俗也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③写习俗的方法不同,第一首直接写过年时放爆竹、喝屠苏酒、挂桃符等习俗,第二首通过路上行人的表现来暗示清明习俗,第三首通过想象兄弟的活动来写家乡插茱萸登高的重阳节习俗。
任务六:阅读丛书中的《寒食》,感受寒食节的习俗。
中国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请按照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丛书中的《寒食》,了解寒食节的习俗,感受诗人孟云卿贫寒的处境。
1.学生自读自悟后,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相机点拨。
本诗紧扣“寒”,先写二月江南的“花满枝”(或美景),再写“他乡远堪悲”(或哀情),表达了诗人贫寒、心酸的处境。本诗写到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等习俗。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任务七:引导积累,制作节日习俗表,为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做准备。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背一背,说一说诗中的节日还有哪些习俗。
2.继续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根据表格的提示,完成传统节日习俗表。
温馨提示:读一读,背一背,梳理我们学习的古诗中的节日;想一想,填一填每个节日的习俗。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想想还了解到哪些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
古诗 节日 习俗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寒食》
《端午即事》
《上元竹枝词》
……
预设:
古诗 节日 习俗
《元日》 春节 放爆竹 喝屠苏酒 贴春联
《清明》 清明节 扫墓 祭祖 踏青 放风筝 插柳 吃青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 登高 赏菊 喝菊花酒 吃重阳糕 插茱萸
《寒食》 寒食节 禁烟火 吃冷食
《端午即事》 端午节 插菖蒲、艾草
《上元竹枝词》 元宵节 猜灯谜吃元宵
…… …… ……
课堂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首首古诗如闪烁的明星,装点着华夏历史的天空。让我们诵读中华古诗词,了解节日习俗,传承中华文化,提振民族自信,争做华夏文明传承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