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 课件(共38张PPT,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 课件(共38张PPT,2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1 23: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10 纸的发明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请大家跟随着校园广播电台“华夏文明传承人”栏目,制作一期以古代科技成就为主题的手抄报吧,让我们一起追寻纸的足迹,向全校同学展示纸的“前世今生”吧!
第一课时
任务一 检查预习情况,扫清字词障碍,
正确朗读课文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经验 原料
满足 朝鲜 半岛 日本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任务一:检查预习情况,扫清字词障碍,正确朗读课文。
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伟 录 保 存 约 验 捞 阿 欧 洲 社
读一读,读给同桌听。

不要写成“水”

记录:
指把所见所闻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
聚焦易错字,指导书写

“区”的笔顺为横、撇、点、竖折。
聚焦易错字,指导书写

“州”的第一笔是点,第二笔为竖撇,竖撇和后面的两竖间距要均等。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
读一读: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张老师说,工作一天虽然很劳累,但是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他觉得很值得。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léi
lěi
(累赘)
(积累)
lèi
(劳累)
多音字。
.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
.
读一读:我们切忌为了迅速完成任务而选择一刀切的方式。
.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qiē
(切开)
qiè
(迫切)
多音字。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
读一读:这个便民超市里的东西都很便宜。
.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便
biàn
(方便)
pián
(便宜)
多音字。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
.
读一读:红玫瑰屡见不鲜,黑玫瑰却鲜为人知。
.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xiǎn
(鲜为人知)
xiān
(新鲜)
多音字。
相信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对本课的一些词语有了自己的理解,分享一下你识记和理解词语的方法吧!
创造:可以借助查字典了解其意思。“创”,开始(做);(初次)做。“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本课指祖先创造了文字。
积累:根据多音字辨析,了解到“累”是积累的意思。本课指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造纸术。
传承:可以采用先解释单个字的意思,再由此推论“传承”就是传授和继承。
挑战读文:
1.读正确:不添字漏字,不错字。
2.读通顺:长句子能正确断句。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任务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自由读文,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造纸术的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造纸术
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没有纸,记录很不方便。
用麻造纸,粗糙,不便书写。
蔡伦改进造纸术,降低纸的价格,人们传承下来。
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说说纸的发明过程:
在没有纸之前,人们使用的文字载体,比如龟甲、兽骨、竹简等,记录很不方便。后来,人们用麻造纸,这种纸很粗糙,不方便书写。东汉时期,蔡伦吸取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降低了纸的价格,这种技术也被传承下来。
任务三 拓展阅读丛书中的《蔡伦与造纸术》,了解“蔡侯纸”
1.默读《蔡伦与造纸术》,了解什么是“蔡侯纸”。
2.再读文章,说说人们对蔡伦的敬仰。
1.蔡伦的家乡,到唐代还保留着他的故居。
2.唐代皇帝将蔡伦造纸时所用的石臼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3.蔡伦的家乡至今还有供奉他的庙宇。
4.早期日本造纸工人也供奉蔡伦为祖师。
课堂总结
造纸术只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有着伟大贡献。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求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为我们的古代科技成就手抄报积累素材。
任务四 品读课文,深入探究蔡伦造纸术的改进过程及伟大意义
(1)默读思考:蔡伦为什么要改进造纸的方法呢?蔡伦是如何改进造纸术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感悟,理清要点。
(3)4分钟后汇报交流。
早在几千年,……要记录一件事,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笨重,
不方便
哈哈,一般人可看不起书哦!
少数人能用
不能普及。
价钱太贵
我会说。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少,产量不足
粗糙,不便书写
我会说。
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要记录一件事,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2.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3.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体会下面句子把意思说清楚的方法。
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把意思说清楚。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期,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流程:
剪碎或切断 浸 捣 捞 晒干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方法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哎,养了一年蚕,就十张纸。太少了!
蔡伦改进的方法为什么能传承下来?
少,产量不足
粗糙,不便书写
这可怎么办呀?
——不适合
想一想,篾席上残留的薄片和麻纸适合人们写字吗?
因为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大量制造,便宜轻便,满足需要,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蔡伦有善于观察和探索的精神。
思考:为什么要用这些原料?
想一想,我们平时剪纸,捏泥人、做面塑或拼装玩具时,是不是也会有一系列的动作?结合评价表,口头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做这些事情的。
迁移运用,引导表达。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我能得( )颗星
分布介绍,步骤清楚。 ★★ 使用动词,用词准确。 ★★ 介绍有序,语言连贯。 ★★
捏泥人的步骤:
和泥 捏 压 粘 上色
迁移运用,引导表达。
示例欣赏。
每周一节的面塑课开始了,我迫不及待地来到面塑工坊,坐在案前。开始做面塑了,我先选好面,再把水倒入面中搅拌,接着加入蜂蜜反复揉面,让面有韧性,然后用手把面捏出自己想要的造型。捏好以后,把面塑放到阴凉处阴干。最后,用水粉给面塑上色。可爱的面塑就做好了。
任务五 拓展丛书中的《书籍的变迁》,运用学法
自学提示:
阅读丛书中的《书籍的变迁》一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书籍的变迁”这个问题说清楚的?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阐明书籍的变迁:
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商朝/甲骨(石鼓)文书
战国至魏晋/简(帛)书→西汉至东汉/线装书
近代/石印书→现代/铅印(电子)书
拓展阅读,我会表达。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集体结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纸张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传承造纸术的精神,办一期以古代科技成就为主题的手抄报。
总结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