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1 09:2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课前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成立
:筹备
:时间
:地点
:意义
政协会议
1949.10.1
北 京
新纪元
《共同纲领》
巩固
对外:
对内
抗美援朝
目的 性质 英雄 著名战役
保家卫国
正义反侵略
邱少云、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大陆统一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20世纪50年代 ★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经济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
1.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一)背景
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
抗战期间部分省份财产损失情况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年表
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材料研读: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且门类不全,重工业比重低。
比较 内容 中国1952 年产量 印度1950 年产量 美国1950
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4.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政策。
美苏“冷战”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5.受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影响。
(二)概况
1.目的:
2.起止时间:
3.基本任务: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3年—1957年底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培养建设人才
“一五计划”期间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分配图(%)
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5.主要成就:
(1)工业:四厂
鞍山钢铁公司
三大工程
鞍山大型轧钢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长春第一汽
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一汽红旗
(2)交通运输业:一桥、两铁、三公
武汉
长江
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6.结果: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三)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思考:“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周恩来和米高扬在苏联援助
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一角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
②苏联的援助
③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
二、政治民主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时间:
2.会议内容:
1954年9月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内容:
宪法地位:
宪法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同纲领》临时
宪法作用结束
政协会议暂代全国人大职权结束
(2)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国家主席·
毛泽东
国家副主席·
朱德
第一届全国人大
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刘少奇
人民代表步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场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场
(二)地位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
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
组成
国家权力
直接
直接
属于
间接
国家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三)意义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区别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职能
确立
制度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行使国家立法权,
决定国家大事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成立于1954年
成立于1949年,
(新中国成立时代行
全国人大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