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导学案(无答案):世界的地形(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导学案(无答案):世界的地形(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8-19 10:40:02

文档简介

《世界的地形》合作探究导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海底地形结构;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激情投入,自信人生。
【预习新知】―――我自信,我能行
任务一.阅读课本36页,完成1~3题。
1. 结合海底地形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和海底的其它地形。
2.填一填:海底地形由 、 、 、 、大洋中脊组成。坡度最低缓的是 ,最深的地方是 ,经常有火山活动,且成为大洋新海底的地方是 。
3. 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任务二:阅读课本37、38页及图2-45--2-49,完成1~3题。
1.查阅资料,理解等高线或等深线的概念和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 ;(2)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的等高距 。
(3)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例外)。
2.在不同的等高线或等深线之间涂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 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底的 。
3.根据下图,能不能判断出等高线上的地形类型,(试试自己的能力,孩子们加油!)《世界的地形》合作探究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了解世界陆地两大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3. 联系当地地形特征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重点难点】
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世界两大山脉带。
【导学达标】-------我参与,我快乐
活动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1. 根据P33页活动,学生交流总结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注意:它们都是指垂直距离)在地图中标注的高度应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为什么?
2.结合图2-38,学生准确说出图中A、B ( http: / / www.21cnjy.com )、C、D、E五点的海拔各是多少米?你会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吗?(海拔和相对高度是描述某地高度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3.小组交流,教师小结。
活动二:地球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
1.合作探究: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教师精讲点拨】 (1)教师出示平原与高原的自然景观图片,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平原与高原的相同与不同。
(2) 教师出示山地和丘陵的自然景观图片,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山地和丘陵的相同和不同。
(3 ) 教师画简单的示意图来表示山地和丘陵的区别。
(4)教师出示盆地的自然景观图片,学生在感性上认识盆地的形态,学生总结。
2.学生结合景观图判读陆地地形的五种类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填表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思考我们家乡的地形是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说说家乡的人们是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的?
地形类型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平原
高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3. 完成36页活动题1题。
4.根据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查找世界上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尤其是世界之最,让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它们,看看它们分别位于哪个大洲?
【当堂检测】――我参与,我快乐
一.选择题 (共10分)
1.关于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形起伏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B .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C .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D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获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
2.世界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东北平原 B.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巴西高原
3.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B.按一定的走向有规律的分布
C.海拔高,相对高度低 D.有起伏,但坡度和缓
4.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5.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 )
A.10380米 B.1532米 C. 7320米 D.83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