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七年级上语文(北师大版)导学案(无答案):李寄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七年级上语文(北师大版)导学案(无答案):李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19 11:10:38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科 目 语 文 课 题 《李寄》
主备人 审核人 学案类型 比较探究 学案编号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主要实词及文言虚词“以”“之”的多种用法。2、理解对比、反衬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与《童区寄传》比较人物异同。【预习案】 一、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2、学生试读。注意生字词。隰( ) 婢( ) 啮( ) 缇( ) 诣( ) 餈( )麨( ) 斫( ) 髑( ) 髅( ) 咤( ) 愍( )3、走进作者《李寄》的作者是 , 朝的文学家、史学家,本文节选自《 》,是一部志怪小说,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它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二、整体感知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生试着翻译,教师指导,注意重点词句的意思。2、重点词语解释:隰: 土俗: 下谕: 啖: 气厉不息: 啮: 尔时: 济: 潜行: 告请: 咋: 诣: 怀剑: 创: 咤:3、翻译句子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探究案】1、找出文中描写蛇的句子,概括蛇的特点。2、文中写蛇不仅正面描写,还用了侧面衬托的方法,请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作用。3、读全文思考:李寄是采用了“用智”和“用物”为民除害的,句子是哪些?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4、李寄与区寄比,有哪些共同点?各自又有哪些特点?5、区寄和李寄都是靠机智勇敢取得胜利的,但他们战胜邪恶的过程有何不同?从哪些句子可看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