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库仑定律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9.2库仑定律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1 10:09:47

文档简介

编号: 主备人: 研讨时间: 核人:
9.2库仑定律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定性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量的多少以及电荷之间距离大小的关系。
2.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
3.知道库仑定律的文字表述及公式表达,了解库仑扭秤实验。
【重点难点】理解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
一、基础部分(课内组内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点评2分钟)
1.静电力(库仑力):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 得多, 以致带电体的 、 及电荷分布状况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做一个 。
3.点电荷意义:点电荷与质点一样,是一种 模型, 实际上并不 。
4.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 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 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
5.库仑定律公式:F= ,其中k= ,叫静电力常量。
6适用条件:① ;② 。
二、要点部分(程序:组内对学、群学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探究3分钟—展示、点评12分钟)
【课堂探究】
【导入】如图:实验方法:【 】
①小球带电荷量一定时,距离带电物体越远,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怎么变化?
②小球处于同一位置时,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越大,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怎么变化?
实验结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 ,随着距离的增大而 。
(一)库仑扭秤
1.当电荷量q一定时,F ∝ ?
2.当距离r一定时,F∝ ?
3.综合得出F∝
(二)库仑定律
1.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是什么?
2.什么是点电荷?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是什么?
3.写出K的大小和单位,单位是如何确定的?
(三)库仑定律的应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带电量分别为-q和3q,相互接触后回到原位置,两球的带电量变成了多少?两球间的库仑力变成了原来的多少倍?
2.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31kg,氢核(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19C。求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与万有引力的比值。N.m2/kg2
3.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50cm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2×10-6C,求它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
(四)课堂测评
1.对点电荷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可以是带电荷量很大的带电体
B.点电荷的带电荷量可能是2.56×10-20C
C.只要是均匀的球形带电体,不管球的大小,都能被看做点电荷
D.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就能看做点电荷
2.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
B.根据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
C.若点电荷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则q1对q2的静电力大于q2对q1的静电力
D.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相似,都满足平方反比定律
三、拓展部分(程序:课内独立完成拓展部分5分钟——小组交流4分钟——展示、点评、总结6分钟)
1.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分别放置QA=+3×10-9C、QB=-4×10-9C、QC=+3×10-9C的A、B、C点电荷,试求作用在点电荷A上的静电力.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自主探究时,静心思考;小组交流时,声音轻,避免影响其他组;大组展示时,声音宏大,面向大家。编号: 主备人: 研讨时间: 核人:
9.2库仑定律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定性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量的多少以及电荷之间距离大小的关系。
2.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
3.知道库仑定律的文字表述及公式表达,了解库仑扭秤实验。
【重点难点】理解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
一、基础部分(课内组内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点评2分钟)
1.静电力(库仑力):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 大 得多, 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做一个 带电的点 。
3.点电荷意义:点电荷与质点一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实际上并不存在。
4.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5.库仑定律公式:F=Kq1q2/r2 ,其中k=9.0×109N·m2/C2,叫静电力常量。
6适用条件:①真空中;②点电荷。
二、要点部分(程序:组内对学、群学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探究3分钟—展示、点评12分钟)
【课堂探究】
【导入】如图: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小球带电荷量一定时,距离带电物体越远,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怎么变化?
②小球处于同一位置时,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越大,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怎么变化?
实验结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一)库仑扭秤
1.当电荷量q一定时,F ∝ 1/r2 ?
2.当距离r一定时,F∝ q1q2 ?
3.综合得出F∝ q1q2/r2
(二)库仑定律
1.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是什么?
2.什么是点电荷?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是什么?
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对作用力影响可以忽略时。
写出K的大小和单位,单位是如何确定的?
k=9.0×109N·m2/C2
(三)库仑定律的应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带电量分别为-q和3q,相互接触后回到原位置,两球的带电量变成了多少?两球间的库仑力变成了原来的多少倍?
Q 1/3
2.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31kg,氢核(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19C。求氢原子中氢核与电子之间的库仑力与万有引力的比值。N.m2/kg2
=8.2×10-8 N F引=G m1 m2/r2=3.6×10-47 N
F/F引=2.3×1039
3.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50cm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2×10-6C,求它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
0.25N
(四)课堂测评
1.对点电荷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D )
A.点电荷可以是带电荷量很大的带电体
B.点电荷的带电荷量可能是2.56×10-20C
C.只要是均匀的球形带电体,不管球的大小,都能被看做点电荷
D.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就能看做点电荷
2.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
B.根据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
C.若点电荷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则q1对q2的静电力大于q2对q1的静电力
D.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相似,都满足平方反比定律
三、拓展部分(程序:课内独立完成拓展部分5分钟——小组交流4分钟——展示、点评、总结6分钟)
1.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分别放置QA=+3×10-9C、QB=-4×10-9C、QC=+3×10-9C的A、B、C点电荷,试求作用在点电荷A上的静电力.
9.9×10-4 N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自主探究时,静心思考;小组交流时,声音轻,避免影响其他组;大组展示时,声音宏大,面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