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和Ⅱ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7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Mg-24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下列古代发明创造或技术应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打磨铜镜 B.活字印刷
C.司南使用 D.粮食酿醋
2.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 B.Cu C. D.
3.下列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水变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间隔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氧气能助燃,二氧化碳能灭火——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4.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C.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将硬水软化
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
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连接仪器
6.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的科学家是
A.诺贝尔 B.汤姆森
C.门捷列夫 D.徐寿
7.卢瑟福将粒子通过黄金薄片后发现大部分粒子直线穿过金箔,少部分粒子有偏转,极少数粒子有较大偏转,乃至被弹回。这就是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大多数粒子直线穿过金箔是因为金原子核非常小
B.极少数粒子被弹回是因为撞到了金原子核
C.部分粒子有偏转是因为粒子带负电
D.极少数粒子被弹回说明金原子核质量远比粒子质量大
8.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 B.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C.③④为相对稳定结构 D.④表示镁原子有二个电子层
9.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的元素符号是Ce
C.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10.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A.氯化铁 B.氧化铝 C.碳酸钠 D.汞 Ag
11.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净水的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蒸馏→吸附→过滤
B.硫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Si→Fe→Al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12.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荷叶碱由43个原子构成 B.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荷叶碱中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21∶2 D.荷叶碱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9∶21
13.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的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22∶00对应的元素易形成化合物 B.3∶00对应元素的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C.11∶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D.该钟表的整点时间小时数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相等
1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15.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实验现象的认识 B.对化学安全的认识
①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①做实验时化学药品不能直接用手拿 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C.对先后顺序的认识 D.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①先预热再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②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竖直 ①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②、中都含有氧分子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填空与简答(共36分)
16.(7分)
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
(3)氢氧根离子 。
(4)标出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Ⅱ.化学用语中的数字在不同的“岗位”上执行着不同的“任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3”表示 。
(2)2N中的“2”表示 。
(3)中的“2”表示 。
17.(8分)
常温下,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有特殊气味具有可燃性。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公共场所消毒。化工生产中可用A(化学式)作原料,经如图流程制取乙醇:
(1)从乙醇的化学式可获得的信息有:宏观: (写一条,下同),微观: 。
(2)由上述材料可知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写一条),化学性质是 。
(3)步骤①的转化属于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4)配制酒精溶液时,将75mL酒精与25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总体积少于100mL,这主要是因为 。
(5)84消毒液属于含氯消毒剂,这里的氯是指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8.(7分)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表示的是 。
(2)从宏观角度看,水、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3)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实现循环内的零排放。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填粒子名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②根据以上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
。
19.(8分)
“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如图是核电荷数1-18号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图表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 H 2 He
第二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第三周期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 。
(2)第三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名称,写一种即可),其阳离子是 (填符号)。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和Ne B.Li和Na C.Al和S D.F和Cl
(4)第9号氟元素和12号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名称为 。
20.(6分)
分类和绘制概念图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某同学用绘制概念图的方式较快地掌握了物质分类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完善上述概念图,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是 ,纯净物与化合物属于 (填“并列”或“包含”或“交叉”)关系。
(2)现有如下6种物质:①食盐水 ②氢气 ③二氧化碳 ④氧化镁 ⑤铜片 ⑥清净的空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单质的是 。
三、实验与探究(共22分)
21.(10分)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 。
(2)A图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 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仍为A图,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g。
(3)改正B操作中的错误为 。如图B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4)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 ,某同学如C图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 40mL(填“大于”施“小于”或“等于”),正确读数方法为 。
(5)指出D操作中缺少的仪器为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可能造成的后果 。
22.(12分)
如图是同学们熟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A.水的沸腾 B.水的净化
C.水的电解
(1)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 (填字母)中的水发生了物理变化。
(2)B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为 ,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3)利用装置C探究水的组成:
①若玻璃管a中得到8mL的气体,则玻璃管b内约得到 mL的气体。
②用 检验玻璃管b内得到的气体,玻璃管a内生成的气体为 。
③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证明水由 组成。
(4)【交流反思】
由探究一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宏观层面,.是否产生新物质;微观层面, 。
②由探究二知:物质分离和提纯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将不需要的杂质分离除去,如过滤;二是将有用的物质提取出来,如 。
③由探究三知: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如电解水过程中,可以将电能转化为 能,储存在产物中。
四、分析与计算(共12分)
23.(4分)
利用宏观与微观、相对质量与实际质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1)某R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b克,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含有相同质量氧元素的CO与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4.(8分)
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如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维生素C(白色) 化学式: 每片100mg,含维生素C 10% 一日**次,每次2片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若成人每天对维生素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若维生素C的摄入全部由该药品提供,则每天需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 次。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D C C C D D B D B D C B
二、填空与简答(共36分)(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6.Ⅰ.(1)CO2 (2)Na+、Cl- (3)OH- (4)
Ⅱ.(1)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2)2个氮原子
(3)一个水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
17.
(1)宏观:乙醇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微观:一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2)易挥发(合理答案即可) 可燃性
(3)化学
(4)分子之间有间隔
(5)元素 +1
18.(1)①原子 ②分子 (2)氧元素
(3)①甲醇分子、氧分子 甲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合理答案即可)
19.(1)8 得到 O2- (2)钠(或镁、铝) Na+(或Mg2+、Al3+) (4)BD
(5)MgF2 氟化镁
20.(1)单质 包含 (2)①⑥ ③④ (3)BE CD
三、实验与探究(共22分)(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21.(1)漏斗
(2)12.4 7.6
(3)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水蒸气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胶头滴管 小于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5)玻璃棒 部分液体溅出烧杯
22.(1)AB
(2)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蒸馏
(3)① 4 ②带火星的木条 氢气(或H2)
③水氢气+氧气 氢元素、氧元素
【反思】a.是否产生新分子 b.蒸馏 c.化学
四、分析与计算(共12分)(每空2分)
23.(1)12a/b (2)14∶11
24.(1)176 (2)9∶1∶12 (3)54.5%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