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请写在答题卡内)
钓鱼岛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北部。下图为“钓鱼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国是( )
A.俄罗斯 B.韩国 C.菲律宾 D.日本
2.钓鱼岛隶属的省份,所处的海域,组合正确的是( )
A.台,南海 B.台,东海 C.闽,南海 D.闽,东海
读下图“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4.为了合理配置南北水土资源,我国正在实施的大型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引黄入晋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省级行政单位,①~④代表区内主要河流,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四条河流中,汛期和结冰期最长的河流分别是( )
A.②河③河 B.①河③河 C.①河④河 D.②河④河
6.关于四条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河被誉为我国的“黄金水道” B.②河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C.③河汛期在夏季,冬春季节会发生凌汛 D.④河水量较大,注入印度洋
读“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四大牧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西藏牧区 B.乙—内蒙古牧区
C.丙—新疆牧区 D.丁—青海牧区
8.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差异 B.降水差异
C.地形差异 D.土壤差异
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京包—包兰线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 B.青藏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
C.合肥市是京广线上的铁路枢纽城市 D.我国铁路运输网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10.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北京的小明想和他的朋友一起去参观,他最有可能选择的铁路线是( )
A.京广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京哈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1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区域平均降水量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据长江水文站资料显示,长江中下游一些站点水位创下历史同期最低纪录,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
(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属于 带(温度带)和 区(干湿区)。
(2)A~G为此次受旱较严重的省区,其中B是 省,C省的简称是 ,D省的行政中心是 。
(3)E省地处 平原,该平原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主要是受惠于 气候(气候类型)的影响。读图,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12.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深刻影响着我国地理环境的大格局。淮南某中学学生开展了主题为“开发与保护:让母亲河生机永续”的探究性学习。材料:左图示意双河资料、右图示意双河年径流量变化,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与河流:探究小组搜索到了河源处的无人机拍摄资料,巴颜喀拉山脉北侧、唐古拉山脉北侧雪水汩汩流淌,汇入黄河与长江源头,推测双河发源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受地势影响,两条河流的流向均为 。据左图分析,长江、黄河上游有众多的水电站分布,说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为沿岸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两河下游都形成了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其中黄河中下游形成的地形区为 ,这说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2)气候与河流:据下图分析,受夏季风影响,两河的汛期均集中出现在 季。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 。
(3)保护与发展:生态安全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中、下游河段需要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水土流失、 灾害(气象灾害)、水污染。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工业分布图。材料二:“小李、小王、小张聊天截图”。
(1)材料一图中A地的耕地类型是 ,农作物熟制是 。
(2)据材料二,小王位于材料一图中A、B、C、D四地中的 地;从A地运输批急需药品到D地,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
(3)①②③④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 地区,其中工业基地③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它的名称是 。
1.D 2.B
【解析】1.读图,根据位置和轮廓可判断,图中甲国是日本,是我国东部隔海相望的国家。故选D。
2.我国东部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读图可知,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海域,隶属我国台湾省,简称台。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我国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B 4.C
【分析】3.读图可得,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为35.9% ,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80.5% ;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64.1% ,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19.5%。因此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北方耕地多, 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故选B。
4.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需要实施南水北调引水工程。故选C。
【点睛】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解决水资源南丰北缺的最重要的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
5.D 6.D
【解析】5.四条河流中,①河流经云南省,为长江;②河流经广东省,为珠江;③河流经山东省,为黄河;④河流经黑龙江省,为黑龙江。其中珠江流域主要位于我国华南地区,纬度最低,汛期最长;黑龙江的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结冰期最长。D正确,故选D。
6.①长江航运能力突出,被誉为我国的“黄金水道”,A说法正确;②珠江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B说法正确;③黄河汛期在夏季,冬春季节会发生凌汛,C说法正确;④黑龙江水量较大,注入太平洋,D说法错误;故选D。
【点睛】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位于外流区的河流主要有长江,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我国第二长河;珠江,我汛期最长的河流,我国第二大河,位于内流区的河流主要有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7.A 8.B
【分析】7.由图可知,甲位于西藏自治区属于西藏牧区,A正确。乙位于青海省属于青海牧区,B错误。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内蒙古牧区,C错误。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新疆牧区,D错误。故选A。
8.我国东西部跨距长,离海远近差异大,东部地区离海近,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农业生产类型以种植业为主,西部离海远,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差异,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长期以来,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对象。
9.D 10.B
【分析】9.京包—包兰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故A错误。青藏线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故B错误。京广铁路没有经过合肥市,故C错误。我国铁路运输网的特点是东部稠密、西部稀疏,故D正确。故选D。
10.由题目可知,北京的小明想和他的朋友去上海参加博览会,最有可能选择的铁路是连接北京与上海的京沪线,京广线连接北京与广州,京九线连接北京与九龙,京哈线连接北京与哈尔滨,故选B。
【点睛】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11.(1) 亚热带 湿润
(2) 湖南 赣 合肥
(3) 长江中下游 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中下游流域示意图”和“气候类型图”为材料,设置3道试题,涉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省区分布、行政中心及简称,气候类型及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区。
(2)读图可知,A~G为此次受旱较严重的省区,其中B是湖南省,C是江西省,简称赣,D是安徽省,其行政中心是合肥。
(3)读图可知,E是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主要是受惠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12.(1) 青藏高原 自西向东流 水能 华北平原
(2) 夏 长江
(3)洪涝
【分析】本题以双河资料和双河年径流量变化为背景,共设置3道小题,涉及我国地形、河流流向、水能资源、协同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材料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探究小组搜索到了河源处的无人机拍摄资料,巴颜喀拉山脉北侧、唐古拉山脉北侧雪水汩汩流淌,汇入黄河与长江源头,推测双河发源地所在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受地势影响,两条河流的流向均为自西向东;长江、黄河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为沿岸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两河下游都形成了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其中黄河中下游形成的地形区为华北平原,这说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2)受夏季风影响,长江、黄河的汛期都集中出现在夏季;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长江,流量大于黄河流量的原因是:长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流量大。
(3)长江流域出现了多种生态问题。生态安全关系到长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长江上、中、下游河段需要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污染。其中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
13.(1) 旱地 一年一熟
(2) D 航空运输
(3) 沿海 沪宁杭工业基地
【分析】大题以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工业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3道小题,涉及我国农作物的分布、运输方式的选择、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详解】(1) 读材料一可知,A是我国东北平原,这里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是我国主要农业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2)据材料二,小王的农产品是蔗糖,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甘蔗的产区,即材料一图中的D地。A地是黑龙江省,从A地运输批急需药品到D地,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
(3)①②③④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③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它的名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