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信1号”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利用深海和远海的优质海水,养殖各种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读图1,完成1-3题。
图1中国疆域图
1.“国信1号”常年游弋在( )
A.渤海、黄海和东海
B.渤海、黄海和南海
C.渤海、东海和南海
D.黄海、东海和南海
2.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山区面积广大 B.陆上国界线长
C.草场面积广阔 D.海域面积辽阔
3.休渔期是指政府规定的禁止或者是限制捕捞海内动物的活动的期间。我国实施休渔期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渔业资源 B.维护海洋权益
C.发展海洋旅游 D.减少海洋污染
2023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荔枝之乡”一茂名市视察工作。读图2,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茂名市的描述,正确是( )
A.位于福建省 B.与阳江相邻
C.东临渤海 D.受台风风暴潮影响最严重
5.茂名盛产荔枝的自然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C.濒临海洋,水源充足 D.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6.茂名市的新鲜荔枝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创汇,主要得益于( )
①农业科技的发展 ②荔枝加工业的发展
③储存、保鲜技术的成熟 ④现代交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显著特征之一。读图3、完成7-8题。
图3 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
7.我国冬季风的特点是( )
A.寒冷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暖湿润 D.温暖干燥
8.我国夏季风风向和风源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东南风一印度洋 B.②一东南风一太平洋
C.①一西南风一太平洋 D.②一西南风一印度洋
中央气象台预报,2023年12月13日至1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于12日18时升级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二级应急响应。思考并完成9-11题。
9.此次气象灾害除了暴雪,还包括( )
A.寒潮 B.台风
C.洪涝 D.干旱
10.下列省份中,最先受到灾害影响的是(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湖北省 D.内蒙古自治区
11.面对此次灾害、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跨流域调水 B.增大供暖力度
C.加高加固堤坝 D.合理开发资源
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村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读图4,完成12-14题。
图4 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
12.2022年该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3.从1980年到2022年、该村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A.耕地占比有所增加
B.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林地占比有所减少
D.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14.针对以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村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B.退田还湖
C.恢复耕地比例
D.适当控制建设用地
沪昆高铁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读图5,完成15-17题。
图5 中国高速铁路干线规划示意(2016-2023年)
15.我国高速铁路线的分布特点是( )
A.东密西疏
B.西密东硫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16.沪昆高铁与京广高铁交会处形成的铁路枢纽是( )
A.郑州
B.武汉
C.长沙
D.广州
17.沪昆高铁穿越武陵、六盘水山区等贫困地区,会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①方便了日常出行
②改善了贫困面貌
③改变了山区地貌
④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目前,我因汽车工业集群化分布趋势日益明显,新能源汽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图6,完成18-19题。
图6 汽车工业分布图
18.我国汽车产业群的分布特点是( )
①均匀分布 ②沿海分布 ③沿长江分布 ④北多南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是( )
A.体积小 B.速度快
C.绿色环保 D.避免交通堵塞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有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思考并完成20-21题。
20.剪纸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1.符合该地区地理特征的诗词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东北三省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思考并完成22-25题。
22.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是( )
A.山高谷深、冰川广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3.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好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农作物种类多
24.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设备老化 ③资源枯竭 ④生产结构单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①
25.今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走好东北振兴之路的关键是( )
A.科技创新 B.增加人口
C.改善环境 D提高产量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另一条“慢步丝路”又以对角线式的方向,展示了大美中国。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7 “走胡线”
图8 “慢步丝路” 图9 植被景观
(1)“走胡线”经过了我国最东端的省份 ,“慢步丝路”经过了我国最西端的省份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造成东西端的 (气温/时间)差异大。(3分)
(2)“走胡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 ,最能体现“林海雪原”的地段是 。(2分)
(3)“慢步丝路”线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穿越我国地势第 、 级阶梯(2分)
(4)“慢步丝路”线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看到的如图9植被景观顺序最可能是 — — 。(填“甲”、“乙”或“丙”)(3分)
27.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城高质量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探究一:黄河的概况
(1)黄河发源于 ,注入 。(2分)
探究二:黄河的贡献
(2)黄河在上游塑造了宁夏平原和 ;黄河上游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 、水流急, 资源丰富。(3分)
(3)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黄河起到的作用是发电、 、 等。(2分)
探究三: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4)黄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一个最大待点是 ,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解释其原因 。(写出三点即可)(4分)
(5)黄河下游流经 (地形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人们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 河”。(3分)
(6)七十多年来,黄河安澜,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针对黄河中游和下游出现的问题,请各列举一条改善措施,(2分)
28.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订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1 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
(1)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中热量条件最好的是 主产区,四川盆地属于 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耕地类型以 为主。(3分)
(2)我国东部地区以 — 一线为界,南北方种植业的主要农产品不同,北方主要的农产品有 ,南方主要的农产品有 。(一种即可)(4分)
(3)制约西部农业发展的主要气候条件是 。从自然条件看,西北地区更适合发展 业。(2分)
(4)试从地形、气候和水源方面简要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都有各自显著的地理特征。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表格。(12分)
图12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A B A C B B A D B D B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C C A C B C D 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黑龙江省 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时间
(2)西南段 东北段
(3)三 二
(4)乙 甲 丙
27.(1)巴颜喀拉山 渤海
(2)河套平原 大 水能
(3)养殖 灌溉
(4)含沙量大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多;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开矿修路,过度放牧(写出三点即可)
(5)华北平原 减慢 地上
(6)在中游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合理即可)
28.(1)华南 长江流域 旱地
(2)秦岭 淮河 小麦(玉米、大豆等) 水稻(油菜、甘蔗、水产品等)。
(3)降水 畜牧
(4)大部分分布在平原上,地形平坦;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分布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合理即可)
29. ①北方 ②西北 ③400 ④降水 ⑤南方 ⑥0 ⑦800 ⑧气温 ⑨降水 ⑩青藏
一 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