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1 12:1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说法正确的是(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A.“”的反应可以是置换反应
B.“”的反应一定是的燃烧
C.“”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xM+yN=mP+nQ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不一定等于m与n的和
B.若P和Q依次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
D.若M为ag、N为ag,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一定不是ag
3.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的颜色一定为无色
B.滤液M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C.滤渣N中一定含有三种金属
D.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
B.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干燥后的纸花变红
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尽管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二者化学性质却相似
5.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硫酸溶液 C.硫酸亚铁溶液 D.稀盐酸
二、选择题
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中子不带电,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中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7.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对应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的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H2O2溶液制取氧气
C.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D.等质量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8.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硫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Z>Y B.Z>X>Y C.X>Y>Z D.Z>Y>X
9.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4NH3+5O2 4NO+6H2O B.2C2H5OH+O22CH3CHO+2H2O
C.2Na2O2+2CO2=2Na2CO3+O2 D.8NH3+3Cl2=6NH4Cl+N2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的铜
11.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其中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A.FeSO4(H2SO4)加过量铁粉过滤 B.CO2(CO)点燃
C.NH4HCO3(NaCl)加热 D.N2(O2)通过灼热的碳层
12.一种“人工固氮”的方法是:6H2O+2N24NH3+3O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3.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1个x分子中含有3种原子
C.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2 D.黑球表示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铁、银、硫酸铜溶液可用于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属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15.实验课上,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待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B.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镁和铁
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镁
D.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三、综合应用题
16.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甲仪器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C装置收集O2的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
(4)用装置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瓶内不放任何物质,从a端通入,用排空气法收集
B.瓶内装满水,a端连接导管伸入量筒,从b端通入,测量的体积
C.瓶内盛有可以吸水的液体,气体由导管端进入,除去中的少量水蒸气
(5)实验室可选用序号为 的气体发生装置来制取。
(6)稀硫酸与两种金属混合物混合时的微观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未参加反应的金属名称是 。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根据图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每个锌原子得到2个电子,生成锌离子
B.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生成的新微粒是锌离子和氢分子
C.从反应的类型来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从化合价角度看,该反应有3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7)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但制氢和储氢问题仍然是氢能开发和利用要面临的困难,化学储氢材料的研发是当下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
I.下列化学储氢材料中含烃量(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填字母)。
A. B. C.
II.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将甲烷中的氢转化为氢气的工艺(原理如图所示)。
总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反应器I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当甲烷的转化率()为时,理论上1.0t甲烷与足量水反应前甲烷的质量蒸气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多少t ?(写出计算过程)
17.金属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1)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铝比铁活泼,而铝制品却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 。
(2)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填序号):下列实验组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3)某电镀厂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铬,为从中回收贵重金属银和硝酸铬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已知铬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Cr2+,含有Cr2+的溶液常显蓝色):

①由图可知,银、铜、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②加入金属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金属D的质量 (填 “>”、“<”或“=”)固体B的质量。
(4)野外作业常用铝热反应米焊接钢轨,其反应原理是铝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请计算要制得168吨铁所需要的铝的质量。
18.金属及合金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关于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化学性质活泼却较耐腐蚀;②在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④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将一定量的Zn加入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固体和溶液。
①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反应后溶液呈蓝色,请分析此时所得固体的成分 。
③某同学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锌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3)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同时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为20g,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药品的质量为15.2g)。
①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③A装置与C装置内的试剂是否可以交换?如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
④计算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
参考答案:
1.AC
【详解】A、碳和金属氧化物高温下能发生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是置换反应,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能转化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不一定是一氧化碳的燃烧,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与碳酸可以相互转化,碳酸显酸性,此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碳酸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不可用酚酞试剂验证,说法错误。
故选:AC。
2.AD
【详解】A、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不一定等于m与n的和,如:,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P和Q依次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M和N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之和,反应物M和N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若M为ag、N为ag,如M、N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P和Q的质量总和等于2a,如果其中1个反应物过量,则充分反应后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大于ag,小于2a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3.AB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所以向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锌先与与硫酸铜的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一定有铁、铜,可能有锌,溶液中的CuSO4完全发生了反应,硫酸亚铁可能完全反应。
【详解】A、当溶液中的铁完全置换出来后,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锌,硫酸锌溶液是无色的,若硫酸亚铁有剩余,滤液M的颜色为浅绿色,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当溶液中的铁没有完全置换出来时,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和锌离子两种金属离子,当溶液中的铁完全置换出来后,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锌,故B错误;
C、当锌有剩余时,滤渣N中含有锌、铜、铁三种金属,当锌反应完时,滤渣N中含有铜、铁两种金属,故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CuSO4+Zn=ZnSO4+Cu,FeSO4+Zn=FeSO4+Fe可知,每65份质量锌能生成64份质量的铜,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56份质量的铁,锌置换出铜或铁都会使固体的质量减小,所以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ABC。
4.CD
【详解】A、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都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都为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物理性质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5.BD
【详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B、铁和硫酸反应:,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符合题意;
C、将铁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溶液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铁和稀盐酸反应:,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符合题意。
故选BD。
6.C
【详解】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但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空气,错误;
B、中子不带电,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中子,如原子、分子不带电。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二氧化碳和水中有碳、氢、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正确;
D、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的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的质量增加不是减小,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后产生氧气量的多少,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故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总数保持恒定,正确;
D、等质量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最终铁粉产生气体的质量更多,错误。
故选C。
8.D
【详解】金属与酸反应,反应越激烈金属活动性越强。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硫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产生气泡,Z表面迟速产生大量气泡。故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Y>X。
故选:D。
9.D
【分析】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详解】A、是化合物和单质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是化合物和单质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是化合物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D、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化合物和单质,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D。
10.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不是雾,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正确
D、出现铜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
故选C。
11.A
【分析】根据除杂原则:不增,即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即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简便,即分离操作简便易行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H2SO4加过量铁粉,铁粉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将杂质硫酸转化为硫酸亚铁,多余的铁粉通过过滤除去,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所以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B、当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错误;
C、NH4HCO3固体加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但没有除去杂质且消耗了需要的NH4HCO3,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O2能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选C。
13.C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原子个数为灰球原子:2,白球原子:8,黑球原子:4,反应后出现的原子个数为灰球原子:2,还缺少白球原子:8,黑球原子:4,故4个X分子中包含有8个白球原子和4个黑球原子,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白球原子和1个黑球原子。
【详解】A、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B、由分析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2种原子,错误;
C、反应前分子个数为2,分子个数为4,则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正确;
D、反应前由1个白球原子和1个黑球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反应生成的X分子由2个白球原子和1个黑球原子构成,黑球表示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化合物变成单质,化合价一定改变,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A、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例如氢氧化钠是碱,其中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把铁、银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是因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比铜活泼,银表面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碳酸盐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5.A
【详解】A.滤液中一定含有镁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可能含有未反应完的硫酸亚铁,正确。
B.若滤液为浅绿色,说明硫酸亚铁还未被完全反应,说明镁不足,所以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镁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选项错误。
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氢前金属,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铁,可能有过量的镁,选项错误。
D.镁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镁的质量(120)小于硫酸亚铁(152),所以所得滤液的质量不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选项错误。
故选:A。
16.(1)长颈漏斗
(2) 2H2O22H2O+O2↑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4)AB
(5)B
(6) 铜 Zn+H2SO4=ZnSO4+H2↑ BC
(7) C H2O+Ce2O32CeO2+H2↑ 0.3t
解:设理论上1.0t甲烷和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1.0t甲烷和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3t。
【详解】(1)由图可知,甲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采用C装置收集O2,故填: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即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气体,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CO2+Ca(OH)2=CaCO3↓+H2O;
(4)A、瓶内不放任何物质,用排空气法收集CO2,由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CO2从a端通入,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氧气的密度比水小,瓶内装满水,a端连接导管伸入量筒,O2从b端通入,水从a端流入量筒中,通过量筒中进入水的体积测量O2的体积,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瓶内盛有可以吸水的液体,气体由导管a端进入,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气体与吸水的液体充分接触,从而除去水蒸气,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B;
(5)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故填:B;
(6)①由图中信息可知,未参加反应的金属是铜,故填:铜;
②由图中信息可知,烧杯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填:Zn+H2SO4=ZnSO4+H2↑;
③A、反应中每个锌原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锌离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生成的新微粒是锌离子和氢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从反应的类型来看,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从化合价角度看,该反应有2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即锌元素由0变成+2,氢元素由+1变成0,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C;
(7)I.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6%;
B、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2.5%;
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5%;
故选C;
II.①反应器I中H2O与Ce2O3在400℃时反应生成CeO2和H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O+Ce2O32CeO2+H2↑,故填:H2O+Ce2O32CeO2+H2↑;
②见答案。
17.(1) 含碳量不同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 ② BC
(3) Cr>Cu>Ag (或) >
(4)解:设需要铝的质量为x
解得x=72t
答:需要铝的质量为72t
【详解】(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但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故二者性能不同;
铝比铁活泼,而铝制品却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①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④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故无明显现象的是:②;
A、①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④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但是无法判断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③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④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C、①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②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从而得出铁比铜活泼,④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铜比银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故选BC;
(3)①由图可知,向废水中加入足量金属甲,得到蓝色溶液A,将蓝色溶液A经过操作b得到硝酸铬晶体,说明蓝色溶液A是硝酸铬溶液,操作b应是蒸发,说明加入的金属甲是铬,硝酸银、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铬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铬和银,铬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铬和铜,说明铬比铜、银活泼,则固体B中含铜和银,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乙溶液,经过操作c得到蓝色溶液C和金属D,金属D应是银,蓝色溶液C应是硝酸铜溶液,则乙溶液应是硝酸银溶液,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从而除去铜,还可得出铜比银活泼,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r>Cu>Ag;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铬,加入金属甲时发生反应为铬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铬和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铬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铬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固体B和溶液乙发生反应为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即,64份质量的铜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故金属D的质量>固体B的质量;
(4)见答案。
18. ①④ 一定有Ag,可能有Cu C 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 否,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若交换后将无法检验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气体产物。 80%
【分析】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详解】(1)①铝在氧气中生成氧化铝,故化学性质活泼却较耐腐蚀,故正确;
②在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IIIA族,故不正确;
③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不正确;
④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故正确。故选①④。
(2)将一定量的Zn加入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多余的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锌和硝酸铝不反应。
①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多余的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故若反应后溶液呈蓝色,所得固体的成分一定有Ag,可能有Cu。
③A、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多余的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完全,铜的质量不再增加,故A正确;
B、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65份的锌生成108份的银,溶液质量减少。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增大,反应完全,锌和硝酸铜反应,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减小,故B正确;
C、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多余的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m2~m3,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铝两种,故C不正确;
D、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65份的锌生成108份的银,溶液质量减少,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65份锌生成64份铜,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故D正确。故选C。
(3)①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B装置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
③A装置与C装置内的试剂不能交换,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若交换后将无法检验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气体产物。
④设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