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2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1 12:1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
B.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所有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B物质属于易溶物
2.将50g 10% 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加入5g NaCl固体
B.倒掉25g 溶液
C.蒸发掉25g水
D.加入50g 30%的NaCl溶液
3.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中放置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硝酸钾溶液和饱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固体X,甲中未见明显现象,乙中变浑浊。则固体X可能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生石灰 D.氯化钠
4.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甲中溶液一定不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B.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
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
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透明液体
B.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t℃时,4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则该温度时硝酸钾溶解度一定为40g
D.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二、选择题
6.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Ca(OH)2的溶解度:20℃<60℃
B.金属活动性顺序:SnC.硬度:黄铜<纯铜
D.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H27.室温下,甲、乙、两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C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 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
C.小于t1°C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D.将t2°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
8.要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压降温 B.加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减压升温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溶于水得到碘酒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搅拌可以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10.物质世界的变化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C.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溶解形成溶液时,一定出现放热现象
B.河水经过静置、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得到纯净的水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12.下列实验和事实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
A.打开雪碧汽水瓶,有气体逸出
B.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
C.水在通电时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13.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 ℃时,向50 g水中加入10 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1℃时,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 g水,析出乙的晶体质量比析出甲的晶体质量大
14.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喝汽水后打嗝,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D.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C.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 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
三、综合应用题
16.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原理是将硬水中溶有较多含 (填元素符号,下同)、 的物质除去。
(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增强去油污的能力,这是因为洗涤剂有 作用。
(3)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30℃时,向30g甲物质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需再加入 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若甲中混有少量乙,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③30℃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17.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 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CO2,该方法以CaO捕集CO2,将所得产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CaO,高温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CaO疏松多孔,结构与活性炭相似,其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 性。
(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 。
(4)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 浓度增大(填化学式)。
②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 。
(5)已知一定条件下CO2与H2以质量比11:2反应可生成CH4,与该反应类似,不同条件下,CO2与H2反应也能生成甲醇(CH4O)。生成甲醇时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比为 。
(6)为研究某公园中植物与大气间碳交换,对该公园一年内每天的气温及光合有效辐射进行测量,结果见图-2和图-3,通过测量其一年内每天空气中CO2含量等数据,分析所得碳交换的结果见图-4。碳交换以每月每平方米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质量表示,正值为净吸收CO2,负值为净释放CO2。
①由上图可推测,影响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因素有 。
②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对公回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影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还需测量的重要因素是其一年内每天 的变化。
18.(一)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C、E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D是一种黑色固体。(“→”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A的俗名是 。D的化学式是 。
(2)写出C的一种用途 。
(3)写出①-④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C-B”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5)D若不是黑色固体,还可以是 物质(填一种物质名称)。
(二)从硝酸钾、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的混合物中得到硝酸钾的流程如图:
(6)结合如表分析,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7)操作a的名称是 。
(8)滤液2的溶质是 。
参考答案:
1.BD
【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说法错误;
B.30C时, A 、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说法正确;
C.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说法错误;
D.20℃时,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g,所以B 物质属于易溶物质,故说法正确;
故选BD。
2.CD
【详解】A、设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50g×10%+x=(50g+x)×20%,解得x=6.25g,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倒掉25g溶液,对溶液的浓度不影响,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设蒸发掉的水的质量为y,则50g×10%=(50g﹣y)×20%,解得y=25g,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设加入30%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z,则50g×10%+30%z=(50g+z)×20%,解得z=50g,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CD
3.BC
【详解】饱和石灰水,即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甲中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没有溶质析出,乙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饱和石灰水中有溶质析出,则说明加入固体X后 ,硝酸钾的溶解度没变或增大,所以饱和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液变浑浊;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加入固体X后,溶液的温度升高了,说明X遇水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液于水吸热,会导致溶液温度下降;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故选BC。
4.AC
【详解】A、通过推导可知,甲是氯化钠,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7g,所以甲中溶液一定不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故A正确;
B、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7g,所以10g水中可以溶解0.7g,乙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甲中加入的粉末是氯化钠,故B错误;
C、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Na2CO3中含有少量NaC1,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碳酸钠,故C正确;
D、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恰好变为相应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小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5.BD
【详解】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B符合题意;
C、t℃时,4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没有指明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故C不符合题意;
D、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所以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6.B
【详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溶解度:20℃>60℃,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排在锡前,故金属活动性顺序:Sn<Zn,符合题意;
C、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硬度:黄铜>纯铜,不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H2>O2,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A、甲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室温时,甲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不正确;
B、由题意可知,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所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故B不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小于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故C正确;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成为t1℃时饱和溶液,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与t2℃时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由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在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甲>乙。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A
【详解】A、对气体来说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此选项正确;
B、加压能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大,但升温会使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此选项错误;
C、减压会使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降温能使其溶解度变大,此选项错误;
D、减压和升温都会使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此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9.C
【详解】A、碘不能溶于水,但碘能溶于酒精中得到碘酒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因此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0.D
【详解】A、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除了生成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其它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分析】A、根据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河水经过静置、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后,得到的是纯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可能采用的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进行分判断;D、根据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物质溶解形成溶液时,不一定出现放热现象,也可能是出现吸热现象,选项错误;B、河水经过静置、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后,得到的是纯水,正确;C、若采用的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不能形成溶液,选项错误。故选B。
12.C
【详解】A、打开雪碧汽水瓶,有气体逸出是由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10 mL水与10 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加热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在此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可以证明分子可分成原子,C正确;
D、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只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A、由图可知,t1 ℃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物质,故向 50 g 水中加入 10 g 甲,所得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高温度,可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符合题意;
D、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 10 g 水,析出乙的晶体质量比析出甲的晶体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D
【详解】A、喝汽水后打嗝,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废弃电池中的汞、铅、镉等重金属渗出,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而导致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如果先用带油的布擦,在自行车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自行车上的水不容易挥发,更容易使自行车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A、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错误;
B、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正确;
C、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溶解度,错误;
D、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溶解作用的结果,错误。
故选B。
16. Ca、Mg 乳化 CaO + H2O=Ca(OH)2 25 冷却热饱和溶液 丙
【详解】(1)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原理是:将硬水中溶有较多含Ca、Mg的物质除去;故答案为Ca;Mg;
(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增强去油污的能力,这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
(3)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故答案为 ;
(4)①设30℃时,30g甲物质到达饱和状态需要水的质量为x, ,x=75g,75g﹣50g=25g;②若甲中混有少量乙,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③30℃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因为降温后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答案为①25;②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③丙。
17. 温室 增大 吸附 分子间隔 H2CO3 石蕊溶液 22:3 气温、光照强度 水分含量
【详解】(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高温学方程式为,生成的CaO 疏松多孔,结构与活性炭相似,其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3)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分子间隔;
(4)①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增大时,pH变小,溶液的酸性增强,即溶液中碳酸的浓度增大;故填:H2CO3;
②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可使用石蕊试液;故填:石蕊试液;
(5)在一定条件下,CO2与H2反应能生成甲醇(CH4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比;
(6)①由如图可推测,影响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因素有气温、光照强度;
②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对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影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还需测量的重要因素是其一年内每天水分含量的变化。
18.(1) 双氧水 C
(2)灭火或人工降雨或制冷剂等(合理即可)
(3)2H2O2H2↑+O2↑
(4)
(5)一氧化碳或甲烷或酒精等(合理即可)
(6)可使硝酸钾尽量完全溶解在溶液中/防止溶液中的硝酸钾析出,减少硝酸钾的损失
(7)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8)氯化钠、硝酸钾
【分析】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C、E两种常见气体,且A能分解生成B和E,推出A为过氧化氢,B为水,E为氧气,氧气和C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水能与C反应,且C能相互转化为水,推出C为二氧化碳,D能与氧气反应,D能生成二氧化碳,且D是一种黑色固体,推出D为碳,将推出的物质带回框图验证符合。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过氧化氢,则A俗称为双氧水;D为碳,化学式为:C;
(2)C为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或人工降雨或制冷剂等(合理即可);
(3)通过以上分析可知,B为水、C为二氧化碳、E为氧气,反应①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②为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③为水和二氧化碳化合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④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则①~④中属于分解反应为①,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4)B为水,C为二氧化碳,C-B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通过以上分析可知,D若不是黑色固体,还可以是一氧化碳或甲烷、酒精等(合理即可);
(6)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趁热过滤的原因是使硝酸钾尽量完全溶解在溶液中,防止溶液中的硝酸钾析出,减少硝酸钾的损失;
(7)操作a是从硝酸钾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操作a的名称是降温结晶;
(8)降温结晶时仍有少量硝酸钾溶解在溶液中,而氯化钠基本不析出,滤液2的溶质是氯化钠、硝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