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为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为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图1中数字表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数量。据此完成1~2题。
1.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12°N以北的南海海域全面进入休渔期,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海洋污染 B.保护渔业资源 C.维护海洋权益 D.发展海洋旅游
“交通码”以真实数据为基础,是交通数据时代的重要通行凭证。“交通码”的设计在符合当地交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融入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元素。如图为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交通码。据此完成3~4题。
3.交通码丙属于( )
A.广东省 B.四川省 C.黑龙江省 D.上海市
4.甲、乙、丙、丁所属省级行政区域与其简称和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
A.甲-黔-成都 B.乙-渝-上海 C.丙-黑-沈阳 D.丁-粤-广州
如图为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规律是( )
A.地势逐渐降低 B.降水量逐渐增多 C.气温逐渐降低 D.河流水量逐渐变大
如图为我国沿32°N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7~9题。
7.由图可知,我国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缓坡状分布
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缓坡状分布
8.甲、乙分别代表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C.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华北平原
9.长江流经乙地形区河段的主要特点是( )
A.含沙量大 B.流速快 C.地上河 D.江阔水深
山东烟台、威海背山面海,是独特的海滨雪城,被称为中国的“雪窝子”。2023年12月22日,威海文登积雪深度达74厘米,造成海上航线停航,机场关闭,高速公路封闭。图1为部分区域等温线与风向分布图,图2为山东半岛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图1 图2
10.图1中烟台、威海的风向主要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1.影响图1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地势
12.推测烟台、威海形成“雪窝子”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临渤海和黄海,水汽充足 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③平原广阔,便于湿润气候深入内陆 ④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如图为我国四个区域水资源、人口、耕地占比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耕地面积最多和最贫乏的地区分别是( )
A.北方区、西南区 B.南方区、西北区
C.北方区、西北区 D.南方区、西南区
14.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最差的是( )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15.为缓解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北粮南运 B.退耕还林 C.修建水库 D.南水北调
某骑行爱好者5月初从杭州出发,沿京杭大运河骑行,半个月到达北京。如图为骑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骑行路上所见航运繁忙的河段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骑行者在④路段可看到的主要农业景观有( )
A.谷子地 B.橡胶园 C.甘蔗园 D.麦田
18.骑行者在北上途中,很可能遭遇到的困难是( )
A.①段—春雨淅沥,路面湿滑 B.②段—寒潮来袭,积雪封路
C.③段—雨林茂密,骑行受阻 D.④段—山高路陡,颠簸难行
如图为东北三省;雷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据此完成19~21题。
19.雪期最长的城市是( )
A.齐齐哈尔 B.延吉 C.长春 D.漠河
20.导致大连、长春、哈尔滨三地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经度因素 D.海陆因素
21.为适应自然环境,东北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大 B.房顶坡度较小、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C.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小 D.房顶坡度较小、墙体较薄、窗户较小
北京的城市职能众多,如图为我国以北京为核心城市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北京市( )
A.濒临渤海,海运便利 B.位于温带,气候适宜
C.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河流的汛期在春夏季节
23.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劳动力输出 B.资源输出 C.产品加工 D.科技创新
长江流域地域差异显著,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如图为长江流域和上海市产业结构图。据此完成24~25题。
34.大数据产业耗电大、占地广,设备降温需求高,需要凉爽的气候条件。长江三角洲某互联网公司拟在长江流域建设大数据中心,选址应在( )
A.南昌 B.武汉 C.南京 D.贵阳
25.上海最具优势的产业部门是( )
A.制糖工业 B.金融贸易 C.造纸工业 D.有色冶金
非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26.(12分)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理差异大是我国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中数字分别表示各地区气候资源的质量等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4分)
①甲区域是西北地区,气候资源最差的是水分,光照条件较好。( )
②甲和乙区域间的分界线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
③丙区域是南方地区,水分和热量条件最优,光照条件最差。( )
④丁区域是青藏地区,气候资源最优的是热量,最差的是光照。( )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晏子春秋》。“橘”与“枳”大致界线为图中________(A/B/C),此线大致经过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4分)
(3)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的民居存在较大差异。如图为两地民居的景观。请比较两地民居的建筑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
27.(11分)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山脉,流入________海。(2分)
(2)下图为上图中________的景观。列举该地区为保持水土所采取的措施。(3分)
(3)黄河水污染“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试着解释“根子在岸上”的含义。(2分)
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搭建和拆除都很方便。为方便两岸交通,黄河上建有多座浮桥。每年济南黄河泺口浮桥于初春、夏季和初冬会被临时拆除(如图)。
(4)结合所学知识,从黄河水文特征角度分析浮桥被临时拆除的原因。(4分)
28.(13分)1936年10月,主力红军征战万里,胜利会师陕北延安,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条复兴之路。图17为长征路线及资料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红军长征线路由A________省瑞金出发,向西达B________省遵义,辗转横渡C________(河流名称)及其部分支流后,穿过D________盆地北部的松潘草地,最终向西北到达位于E________高原的陕北延安。(5分)
(2)从自然地理角度举例说明红军长征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4分)
漫漫长征路,红军用辣椒下饭,辣椒成为长征路上的美味和御寒保暖的“烈火”。贵州遵义农民靠辣椒致富,书写出这片红色大地精彩的篇章。
(3)据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4分)
29.(14分)农业为基,粮食为重,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某学校地理社团围绕两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图1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图2为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3为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统计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东西差异:图中界线A为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以________业(农业部门)为主,以东以________业(农业部门)为主。(3分)
(2)南北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5分)
气候类型 地形特点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①________气候 以②________、高原为主 以③________为主 小麦、玉米
秦岭淮河以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 以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为主 以④________为主 ⑤________、玉米
主题二:人口增长与粮食发展
(3)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________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________趋势。(2分)
(4)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请从地理角度解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含义。(4分)
图3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每题2分,共50分)
1.B 2.B 3.C 4.D 5.A 6.C 7.A 8.C 9.D 10.C 11.B 12.B 13.C 14.A 15.D 16.A 17.D 18.A 19.D 20.A 21.C 22.B 23.D 24.D 25.B
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26.(12分)
(1)(4分)①√ ②× ③√ ④×
(2)(4分)C 秦岭 淮河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答出1条可得1分)。
(3)(4分)甘肃夏河县民居是平顶屋(1分);江苏绍兴市民居为屋顶坡度大(1分);原因是江苏降水多,斜顶便于雨水流泻(1分);甘肃降水少,平顶便于晾晒(1分)
27.(11分)
(1)(2分)巴颜喀拉 渤
(2)(3分)水土保持(1分)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过度放牧(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2分)
(3)(2分)沿岸地区(1分)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1分)
(4)(4分)初冬和初春:凌汛(2分):夏季:汛期,水量大,水位高(2分)
28.(13分)
(1)(5分)A江西 B贵州 C长江 D四川 E黄土
(2)(4分)道路崎岖,地势起伏大;气候变化大,天气恶劣;多次横渡大江大河;经过草地时,沼泽广布(答出2条即可得2分,共4分)
(3)(4分)①南方 ②云贵 ③亚热带季风 ④修建水库
29.(14分)
(1)(3分)400 畜牧 种植
(2)(5分)①温带季风 ②平原 ③旱地 ④水田 ⑤水稻
(3)(2分)增加(上升) 减少(下降)
(4)(4分)藏粮于地: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答出一点2分)
藏粮于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育种,提高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农业,发展安全农业(答出一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