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1 22:0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2.答卷前应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将第Ⅰ和第Ⅱ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25分)
除夕夜,北方包饺子迎新年,南方年糕扑鼻香,我国南北方地理差异显著,读下图,完成1-3题。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主要考虑的是( )
A.地形的不同 B.气候的不同 C.方言的不同 D.植被类型的不同
2.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B.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北方主要种植小麦
C.同一种农作物,在南方生长期长,在北方生长期短
D.南方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北方只能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3.关于南、北方人文风情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传统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工具——南乘船北骑马
图为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完成4-6题。
4.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有(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B.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D.年降水量少于800mm,耕地以旱地为主
5.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春小麦,②地种冬小麦
C.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6.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①地区的民居特点为( )
A.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读图完成7-8题。
7.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
A.矿产丰富 B.河网密布 C.土壤肥沃 D.湿地广大
8.图中四个城市,海陆交通均便利的是(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9.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下列能体现“黄土风情”的一组是( )
①安塞腰鼓 ②信天游 ③泼水节 ④白羊肚头巾 ⑤糌粑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下列有关北京和港澳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地势西北低,东南高 B.降水较少导致香港淡水资源紧缺
C.澳门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D.台湾的经济类型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读我国部分区域地区,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香港、澳门毗邻的城市分别是深圳、珠海
B.图中工业区的独特优势是华侨众多
C.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
D.港澳地区可以给珠三角地区提供资金、矿产资源、人力支持
12.下列关于台湾地区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台湾岛的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温泉
B.盛产热带水果,甘蔗产量世界第一
C.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台湾省的“硅谷”是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新竹
D.人口最多的民族为高山族,出口加工业发达
下图为南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位于四川盆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位于南方地区的台湾省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B.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南方
C.森林资源丰富,有“森林之海”美誉 D.台湾省旅游业不发达
15.关于我国下列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区域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实现了“同城效应”
②乙地区举办冬奥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冬季温和多雨
③丙地区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高原,又称为“被风吹来的高原”
④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沿着高速看中国”栏目组计划沿“厦蓉高速公路”(成都至厦门)进行拍摄。图为“厦蓉高速公路”线路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厦蓉高速”沿线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水热条件不足 C.耕地多为旱地 D.作物两年三熟
17.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形成了长江“中三角”城市群。与“中三角”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突出的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 C.灌溉水源充足 D.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中有不少反映地理环境的诗句。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宋)等。据此完成18-19题。
18.我国西北地区“八月即飞雪”主要的地理原因是( )
A.纬度高海拔高 B.距海近降水多
C.塞北气候湿润 D.距冬季风源地近、入冬早
1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的环境。在下列省区中可能出产荔枝的是( )
A.豫 B.陕 C.粤 D.黑
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读宁夏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关于宁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 B.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宁夏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D.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地区
21.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 )
①阻挡西北冷空气 ②阻挡西北沙漠入侵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位于天山南麓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棉都”。精准扶贫政策下,东部地区大批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阿克苏。结合下图,完成22-23题。
22.新疆阿克苏地区成为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是( )
A.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 B.棉花采摘机械化程度高,种植规模大
C.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 D.“坎儿井”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
23.大批企业进驻阿克苏,为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①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②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
③调整产业结构,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有利于东西部文化交流和民族大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在修建中的从成都到拉萨的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也是一条绝美的旅游线。读图,回答24-25题。
24.有关川藏铁路沿途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崎岖 B.穿越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丰富
C.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象奇观 D.自西向东,植被呈现出森林一草原一荒漠的变化
25.川藏铁路施工难度大、进展慢,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 )
①高原冻土多,技术要求高 ②风沙活动强烈,掩埋铁路干线
③暴雨日数多,施工困难 ④高寒缺氧,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26.根据北方地区略图和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A所在地形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左右,广泛分布着________,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2)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根据气候资料图,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中华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下列诗词描述的场景符合北方地区的是( )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用“________”来形容。
(5)B地形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写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________。
27.东北地区平原广阔,矿产丰富,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台湾是我国的宝岛,物产丰富,景色优美。读“东北三省及台湾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东北三省与台湾都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与台湾相比,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受热量条件的影响,这里的农作物一般是________(填熟制)。
(2)东北三省矿产丰富,该区域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________。
(3)白山黑水东三省,东三省中的“白山”是指图中A________山脉,近年来,依托当地丰富的冰雪资源优势,东北大力发展冰雪旅游,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4)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该岛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曾在诗中写到“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提到的海峡甲是________海峡。
(5)据图分析,台湾岛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图中布袋盐场有利于晒盐的气候条件是位于山地的________(填背风或迎风坡),降水少。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2022年6月16日,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一年来,这条南倚昆仑,北枕大漠,横豆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钢铁之路,在有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材料二:图1为西北地区图,图2为新疆铁路分布示意图
(1)图1中,西北地区沿A→B→C的方向,植被景观自东向西变化规律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因此该地区的农业部门以________为主,只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3)读图2可知,新疆南疆地区铁路线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呈环状,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图1中C为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盆地内有较为丰富的油气等能源矿产,该地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力开采能源矿产,会对当地发展带来哪些影响________________?(回答1条即可)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7分)
材料一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中华水塔”,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我国及亚洲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左下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地区在特殊的高原环境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农业特色,高寒牧业牲畜品种独特,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
材料三 习书记指出:要承担好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右下图为三江源地区略图。
(1)图中甲山脉是________,丙湖泊是________。
(2)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的成因是________。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该地区代表性的牲畜品种有________(列举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小麦。
(3)从日照和温差角度分析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________。
(4)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下列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退耕还林(草) ②开垦湿地 ③全面禁猎 ④开采沙金 ⑤休牧育草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A D B C A D C D D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A D D C D B A C C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26.(共5分)
(1)黑土
(2)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3)A
(4)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或山环水绕)
(5)打坝淤地、修建小型堤坝等
27.(共7分)
(1)一年一熟
(2)辽中南工业基地
(3)长白山
(4)亚热带季风 台湾
(5)东高西低 背风坡
28.(共6分)
(1)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由 A到C(或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或降水逐渐递减),或海陆因素
(2)干旱 畜牧业
(3)盆地边缘的绿洲上,有较为丰富的水源(或水源充足),城镇人口较密集
(4)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增加当地税收;增加就业,促进居民收入。
29.(共7分)
(1)喜马拉雅山 青海湖
(2)海拔高、气温低 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 青稞
(3)日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使粮食作物穗大粒饱
(4)B
评分建议:非选择题的答案要点符合题意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