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1 22:1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
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将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考试结束只交回答题卡。
愿你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答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明确了海洋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读中国疆域图,完成1~2题。
1.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条件是( )
A.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B.东西跨经度大,适宜多种生物的生长繁殖
C.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辽阔 D.相邻国家众多
2.下列措施符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是( )
①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保护红树林 ②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海
③提高装备技术,发展远海深海养殖 ④延长产业链,发展多种经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约14.1亿人。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共约13.4亿人。读图完成3~4题。
3.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 )
A.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下降 D.全国人口数量减少
4.2021年5月31日,我国政府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是为了( )
A.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C.提高人口素质 D.缓解人口老龄化
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 B.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C.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民族分布具有“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6.下图四种文体活动中,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长鼓舞—藏族 B.乙—孔雀舞—彝族
C.丙—跳板—高山族 D.丁—摔跤—蒙古族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读中国八大菜系分布图,完成7~8题。
7.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的八大菜系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均位于( )
A.第三级阶梯 B.外流区 C.湿润区 D.非季风区
8.关于不同菜系所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鲁菜——山东省——青岛 B.闽菜——福建省——厦门
C.徽菜——安徽省——合肥 D.湘菜——湖南省-—武汉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读“我国四种新能源主要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有关我国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B.太阳能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C.核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 D.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10.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 )
①缓解温室效应 ②全面取代传统能源 ③缓解能源紧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种植业 B.②—畜牧业 C.③—林业 D.④—渔业
1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B.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
C.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 D.耕地比重大,可开垦的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2021年4月6日,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白鹤滩水电站下闸蓄水,蓄水后可减少三峡入库洪水量,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12月20日,正式投产发电。读图完成13~14题。
13.白鹤滩水电站位于( )
A.四川盆地内部 B.长江中游河段
C.第二、三阶梯交界处 D.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处
14.作为中国水利工程的新“国家名片”,白鹤滩水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A.航运和灌溉 B.发电和防洪 C.航运和防洪 D.发电和养殖
受极端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袭击,许多城市加强雨洪管理和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建设,修建人工湖泊、增加绿地、绿化屋顶、兴建湿地公园等,打造安全水系统,大大提高了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韧性。读某城市的韧性水系统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借鉴这种城市规划的是(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湖北
16.在城市韧性水系统示意图中,人工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A.提供水源 B.增加湿度 C.蓄洪防涝 D.美化环境
央视《坐着高铁看中国》节目从节日乘车出行切入,带领观众沿着铁路线走遍我国大好河山,聆听中国故事。读中国部分高铁线路图,完成17~20题。
17.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B.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京广铁路连接京津唐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工业基地
D.交通便利、矿产丰富是四大基地发展的共同条件
18.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辽中南工业基地适合发展的工业是( )
①钢铁工业 ②麻纺织工业 ③石油加工工业 ④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工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是( )
A.高等学府众多,科研人才密集 B.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基础好
C.人口城市密集,多廉价劳动力 D.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较发达
20.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我们可以方便地享用到东北优质农产品。快递物流具有运输速度快、送货上门等特点,其首选的交通运输方式组合是( )
A.水运+公路 B.水运+铁路 C.航空+公路 D.航空+铁路
21.农业发展中重要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A.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淡水养殖 B.华北平原大面积种植柑橘
C.内蒙古高原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江南丘陵大力发展茶叶生产
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和两幅气候资料图,完成22~25题。
22.下列关于①山脉分界线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农耕区与畜牧区分界线
23.下列有关图中四列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东西两侧农业类型一致 B.②山脉林区适合野生人参的生长
C.③山脉东西两侧地形类型相同 D.④山脉南北两侧主要粮食作物相同
24.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齐齐哈尔和石家庄均雨热同期 B.甲地区有肥沃的黄土地
C.石家庄所在地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D.丙地区耕地比乙地区多
25.乙地区可以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水稻和棉花 B.小麦和甜菜 C.小麦和棉花 D.水稻和甜菜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和《沿海行》等,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所经地区的风土人情。读《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边疆行》摄制组从广西防城港出发,基本沿我国陆上疆界到达辽宁丹东,其行程长达22800多千米。该路线起点所在省份的简称是________,终点所在省份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2)《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中,有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________(填数字代号),也有落日最晚的省级行政区。造成一天中,我国东西端时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位置差异大。
(3)《边疆行》摄制组采访了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________,记者沿途领略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其中泼水节拍摄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填数字代号)。摄制组力求为观众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边疆形象,其中五集的标题如下,按拍摄行程先后顺序应排列为________(填字母)。
a.品读高原两极之美 b.沙漠边的绿洲 c.最北之旅漠河 d.寻幽访玉走腾冲 e.草原牧歌
(4)《沿海行》路线经过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请分析原因: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
(5)《边疆行》和《沿海行》显示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________,请举例说明,这种海陆位置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________。
27.中央电视台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以全新视角俯瞰今天的中国。第一季囊括了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各不相同的六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黑龙江、上海、江西、海南、陕西、新疆。读中国部分自然地理要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概括我国地势特征________,这一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
(2)1月份________等温线西南段大致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延伸,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冬季①地银装素裹,②地却春意盎然,这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①比②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中广州→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归纳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降水略多,降水水汽主要来自________洋。
(5)从生产或生活方面,列举“秦岭—淮河线”作为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理由________(一条即可)。
28.读长江、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地形区),自西向东分别注入________海和渤海。
(2)长江、黄河的汛期均集中出现在________季,长江的年均径流量是黄河的17倍,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3)在黄河的甲、乙河段,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携带冰块而下,水势汹涌,水位上涨,形成凌汛。黄河发生凌汛的甲、乙河段,河流流向的纬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
(4)黄河干流在兰州一河口段的年均径流量减少,分析这一河段年均径流量减少的原因________。
(5)河流特征深受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影响,请依次填写空格,完成框图。
④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
29.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中指出,推进土地、矿产、水源、林草等资源节约集约的利用,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从气候和地形类型两方面概括我国耕地分布特点________。
(2)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多年来呈现“丰水成面,枯水呈线”的水位节奏。当鄱阳湖呈现“霁湖光万里,平波色连天”的丰水期景色时,江西受________季风影响明显,降水量________(大/小)。近些年鄱阳湖湖面萎缩明显,调节自然灾害洪涝的能力减弱,简要分析湖面萎缩的原因。
(3)内蒙古半干旱地区,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景象________。
30.中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国家战略之一,是促进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经济的开发必须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示意图。
(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请在西北地区示意图中找出能反映该地自然特征的两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
(2)青藏地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该地区的河流8月份水量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材料二: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于用水困难,借助本地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的优势,种植出葡萄等优质农产品。
材料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严寒、热量不足,但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写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发展农业优越自然条件的共同点________。
(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两地区均有各自的优良畜种,其中青藏地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优良畜种是________。青藏地区许多农作物分布在________地带,而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
(5)新疆与西藏都建有手工羊毛地毯公司,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请分析其优越条件________。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A D C D B C A B A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A B A C D B B A 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
(1)桂 沈阳 (2)④ 经度
(3)壮族 ① dabec
(4)气候适宜/平原广阔/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等(任意答出一条即可得1分)
(5)海陆兼备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我国对外交往便利,既可通过陆上交通,也可以通过海上交通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使得我国资源类型多样,总量丰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意答出一条即可得1分)
27.(10分)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向东部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人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
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东西交通的巨大障碍。
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而大河在阶梯交界处、由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对气候、对交通和对河流的影响任意答出一方面即可得1分)
(2)0℃ 地形
(3)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①地冬季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短 ①地邻近冬季风的源地
(4)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大西
(5)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8.(10分)
(1)青藏高原 东
(2)夏 长江流域降水多
(3)由低到高
(4)农业灌溉用水多
(5)快 无 800 大
29.(10分)
(1)旱地 水田 东部季风区(1分)的平原和盆地(1分)
(2)夏 大 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答出2条,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3)退耕还草 合理载畜量(答出2条,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30.(10分)
(1)干旱 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沙漠广布(河流少灌溉农业区多)
(2)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冰雪融水补给河流
(3)光照充足(1分)昼夜温差大(1分)
(4)牦牛(海拔较低的)河谷 水源充足的地区
(5)两地畜牧业发达,原料充足(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