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地理
2024.1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选择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2023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例行发布2023年版标准地图,九段线变成十段线,黑瞎子岛全部划归中国。读图,完成1~2题。
1.黑瞎子岛( )
A.位于我国领土的最东端 B.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地方
C.位于黑龙江与鸭绿江汇合 D.位于中国、朝鲜交界处
2.中国地图容易错绘和漏绘的地方涉及了如下地区,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①阿克塞钦地区,位于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地带
②藏南地区,与不丹、印度和缅甸三个国家接壤
③南海诸岛,其中三沙市属海南省管辖,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
④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所在海域为东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1年我国幼儿园数量出现近年来拐点,2022年我国幼儿园数量减少了5000多所。读2007—2022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变化图,完成3~4题。
3.图中时段内,我国幼儿园( )
A.数量持续增长 B.2021年增长数量最多 C.2021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D.数量先增后减
4.图中幼儿园所数量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我国( )
A.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B.人口数量一直再增长
C.2013年新增人口最多 D.老年人多,人口老龄化严重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图中①~④代表我国主要地形区,据此完成5~6题。
5.位于非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关于②地区的叙述中,可信的是( )
A.江海交汇 B.气候湿热 C.牛羊成群 D.千沟万壑
小满(5月21日前后)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7.“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8.“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9~11题。
9.我国年降水量( )
A.从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逐渐减少 B.从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逐渐增加
C.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增加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10.图中甲地区冬季最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寒潮 D.干旱
11.台风伴有暴雨、大风,会给经过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收到台风预警,渔船远洋捕捞 B.根据台风预警,调整出行计划
C.台风来临前,迅速跑到低洼处 D.台风过境时,在树下躲避风雨
截至2023年7月2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向北京输水90.67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北京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00万人。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没有经过的省区是( )
A.湖北省 B.山西省 C.河北省 D.河南省
13.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的作用是( )
A.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 B.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可以缓解环境保护与水资源污染的矛盾 D.可以缓解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有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14~16题。
14.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
15.“山北”黄牛下地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青稞 C.花生 D.小麦
16.属于“山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
A.以水田为主 B.作物一年一熟 C.以畜牧业为主 D.盛产苹果、甜菜
正在建设中的我国“最北高铁”——哈伊高铁,在总里程中桥梁占比高达72%。读“伊哈高铁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哈伊高铁桥梁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 B.冻土众多 C.防御风沙 D.避开城市
18.下列有关地理特征的描述,与该高铁所在区域相符合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牛羊成群,一望无垠
C.树木常绿,山清水秀 D.白色荒漠,地球风库
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建筑属于北京符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分别是( )
A.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B.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C.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 D.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高铁好啊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上海人周末把西湖游。”长三角地区的人们借助发达的交通,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形成“同城效应”。据此完成21~23题。
21.“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①长江水运 ②海洋运输 ③高速铁路 ④高速公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苏州 C.南京 D.上海
23.上海市某科技人员经常到周边市县厂家做技术指导,这说明上海( )
①是重要科技教育中心 ②是重要的金融中心 ③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④制约周边地区技术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11个城市,土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6600多万,是中国最繁荣富庶的区域之一。囊括了中国五大城市中的三个,六大“制造业王国”中的两个。读珠江三角洲位置图,完成24~25题。
24.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
①交通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充足 ④土地租金廉价 ⑤资金雄厚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25.粤港澳大湾区今后适宜发展( )
A.钢铁工业、服务业 B.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
C.服装工业、造船业 D.冶炼工业、飞机制造业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26.(10分)【走进高原关注生态】黄土高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奔腾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早在八千年前,渭河平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四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黄二帝在这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如图为黄土高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降水 植被 地表及坡度 ①
②
③
【识位置】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第_____________级阶梯,该高原北部与甲_____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相连。(2分)
【探文明】
(2)图中乙城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该城市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1分)
(3)简述渭河平原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回答)。(2分)
【找原因】
(4)观察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上面表格),填写对应的实验结论(注:烧杯中的阴影表示水和沙的多少)。(3分)
【寻对策】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多年不懈努力,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请说出你知道的符合当地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2分)。
27.(12分)【激情亚运魅力杭州】2023年9月23日—2023年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行,朝鲜、蒙古、沙特阿拉伯等42个国家参赛,举世瞩目。杭州亚运会会徽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三大工业基地具有的共同发展优势。(2分)
(2)读图可知,杭州举办亚运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单项选择,1分)
A.地形多样、提供滑雪场所 B.气候多样、满足多种项目开展
C.水能丰富、为赛事提供动力 D.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结合杭州气候资料图,可知钱塘江大潮汛期在_____________。(单项选择,1分)
A.1~4月 B.4~7月 C.6~9月 D.9~12月
(4)家住上海的小明去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观看比赛,根据下表,分析小明选择自驾前往的原因。(2分)
花费时间 价格
自驾汽车 2小时26分钟 70元
普快火车 3小时+驾车16分钟 40元
高铁动车 1小时27分钟+驾车16分钟 106元
(5)沙特阿拉伯的运动员发现本国地表景观以沙漠为主,而纬度相近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是“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请分析原因。(2分)
“智能化”与“数字化”无疑是本届亚运会最大的亮点之一……杭州高等学府众多,杭州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各级创新平台的数量均有所增加,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能力得到提升。
(6)根据图文资料,说出杭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2分)
(7)亚运之城杭州,应“运”而生,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目前,京杭运河实现了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除输水供水外,请写出两条京杭运河对沿岸地区起到的作用。(2分)
28.(12分)【区域合作 谋求发展】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南惠台30条措施实施以来,琼台交流合作呈现出台资企业增加、对台货物贸易大幅增长、台湾籍人才在琼创业就业不断增多的特点。
材料二 下图为台湾岛和海南岛及海南洋浦港航线示意图。
【位置与特征】
(1)据图简述台湾岛的海陆位置。(2分)
(2)归纳海南岛河流分布的特点。简要说明海南岛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2分)
(3)概括海南岛和台湾岛铁路分布的共同特征。(2分)
【差异与联系】
(4)比较海南岛和台湾岛气候类型的差异。(2分)
(5)结合资料,列举与海南洋浦港贸易往来的地区。(任写两个,2分)
【合作与发展】
(6)说出海南惠台政策实施对台湾的影响。(2分)
29.(16分)【比较差异 辩证思维】平邑县某校地理兴趣学习小组,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了“我国西部之旅”模拟研学实践活动。请结合所学,完成本次研学之旅。
【研学准备】
(1)根据自然环境差异,说出研学途中到A、B两地必带的生活用品。(2分)
【研学过程】
主题一:蜜之旅
航拍葡萄沟,犹如一条绿玉丝带镶嵌在金黄色的沙漠中;到访葡萄沟,肥沃疏松的沙壤中,喜光喜干的葡萄,晶莹如玉地挂在膝蔓枝头,每家每户都有四周留孔的晾房。
(2)请结合A地的自然环境,概括该地种植葡萄的优势条件。(2分)
(3)研学中发现晾房四周满是镂空的墙壁,请分析原因。(2分)
主题二:行之思
(4)乘火车从吐鲁番出发,沿南疆铁路行进方向,透过右侧车窗看到高大的_____________山脉。高山冰雪融水汇入_____________河,一座座油井在沙漠中连片开采,油气资源通过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运往祖国的东部沿海。(3分)
(5)火车沿塔里木盆地边缘环行,经喀什过和田,到达若羌。请分析铁路干线呈环形的原因。(2分)
主题三:食之异
(6)研学途中饮食与我们家乡有很大的差异,这跟A、B两地农业都以_____________为主相关。研学途中,我们看到A地所在地区的棉田和粮田大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_____________上,看见B地所在地区连绵的雪山冰川、高原冻土,青稞等农作物主要种植在海拔较低的_____________地带。(3分)
【研学拓展】
本次研学旅行,我们看到了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到独特地域的风土人情,见证了祖国丰富的资源和跨地域协同发展的伟大工程。
(7)请结合日常所学、研学所感,对A、B两地所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A、B两地区任选一个回答,2分)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题答案
2024.0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ACDCD 6—10 BDADC 11—15 BBDCD 16—20 ABADC 21—25 DDCDB
二、综合题(50分)
26.(10分)
(1)二(1分)内蒙古高原(1分)
(2)西安(1分)
(3)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平原地形,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任答两方面,2分)
(4)①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②植被覆盖越多,水土流失越轻;③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3分)
(5)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2分)
27.(13分)(1)地处平原,便于建厂;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发展较早,有工业基础;沿海,海上运输便利(2分)
(2)D(1分)(3)C(1分)
(4)机动灵活,速度较快,不用转车可直达(言之有理即可,2分)
(5)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2分)
(6)高校数量多,有大量的高素质科研人才,科学技术水平高;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有航空运输、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快速便利;环境比较优美;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市场广阔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7)航运、灌溉、旅游、防洪排洪等(任答2点即可,2分)
28.(12分)
(1)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2分)
(2)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答出地势特点1分,河流特点1分,共2分)
(3)环岛分布或成环状分布(2分)
(4)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台湾为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气候类型各1分,共2分)
(5)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亚、北美等(答对1个得1分,共2分)
(6)促进台湾对外投资增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带动台湾经济发展等(2分)
29.(16分)
(1)A地:防晒霜、墨镜、矿泉水等。(1分)B地: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防晒衣(夏天用)、保暖衣物、氧气袋等。(1分)
(2)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2分)
(3)便于通风,葡萄晾干时间快(2分)
(4)天山(1分)塔里木(1分)管道(1分)
(5)绿洲和人口城市分布在盆地边缘(2分)
(6)畜牧业(1分)绿洲(1分)河谷(1分)
(7)A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培育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B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拓展对外合作。(任选一个回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