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1课《空气占据空间》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1课《空气占据空间》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1 09: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备课
课题 11.空气占据空间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共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了解这一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分为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把纸团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倒扣在水槽中,让学生猜测杯中纸团是否会湿。根据这个现象,提出自己的解释和猜想:空气可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第二个环节是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做进一步的验证,通过给气球充气和放气,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以此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第三个环节是给瓶中的气球吹气,这个活动是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运用,同时也可以说明空气能够占据空间。活动中,要求学生先将套在塑料瓶中的气球吹大,当学生发现瓶中的气球吹不大时,就需要他们想办法把这个气球吹大。气球吹不大,说明了空气占据空间。给塑料瓶扎孔或剪开后,气球可以吹大了,说明吹大的气球挤走了一部分空气,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拓展与应用部分是介绍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应用实例,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实现知识迁移。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学生在活动中有极高的兴趣,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能想出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二年级的空气一课了解到空气没有固定形态,因此学生对于空气可以占据空间这一现象并不能很好地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学生通过亲历不同层次的几个实验活动,描述空气可以占据空间这一现象。 科学思维:能够依据实验现象,运用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探究实践: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责任态度:乐于参与探究与研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认真观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亲历不同层次的几个实验活动,描述空气可以占据空间这一现象。
教学难点 能够依据实验现象,运用分析、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板书设计 11.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水杯的空间 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杯子里的水、筒里的物品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那么,什么是占据空间? 2.谈话:空气摸不着、看不见,空气也占据空间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知识经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一)实验1:杯底的纸团会湿吗 1.教师出示一个杯子,提问:空气到底能否占据空间?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带水的水槽、玻璃杯、面巾纸。 把纸塞入杯子底部,把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杯子底的纸会湿吗? 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将玻璃杯竖直倒扣在水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取出水中的玻璃杯,把杯口的水擦干,取出里面的纸团,观察纸团,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预设:纸团依然保持干燥。 4.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预设: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不出来,水就进不去,因此纸团不会湿。 (二)实验二:给气球充气放气 过渡:那么,是否真的能占据空间呢?我们的解释是否科学?让我们进一步寻找证据? 1.教师出示实验器材:气球、打气简、兵乓球,然后示范使用打气简给气球充气(也可以让学生给气球充气气)。 2.根据实验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充气时,气球出现华了什么变化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 描述气球出现了什么现象。并尝试解释这种现象。 预设:充气时,气球变大,因为空气占据了气球内的空间。 3.请学生帮忙给气球放气,提出问题:现在如果我们将充满气的气球口松开,气球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4.提问:气球的体积变化与什么有关 这说明了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空气进入,气球鼓起,气球内部空间被空气占据后变大;空气排放出去后,气体少了,气球变小了。理解“空气占据-定的空间”。 (三)实验3:吹套在瓶里的气球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大塑料瓶、气球,提出问题:如果我把气球套人瓶内,然后对着气球吹气,瓶里的气球能够被吹大吗 为什么 2.引导学生尝试吹气球 3.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解释瓶里气球不能被吹大的原因。 4.教师再提出挑战性的任务:怎样才能将套在塑料瓶里的气球吹大 5.真的会这样吗?现在请各组的组长拿出实验材料,我们一起试试看吧。 预设:第一次的饮料瓶没有小孔,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气球吹不大第二次的饮料瓶下方有小口,吹气球时,饮料瓶中的空气跑出去了,所以能吹大。 三、拓展延伸 1.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有哪些用途?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感受科技的发展,进行元认知反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性质的其他应用,达到知识迁移、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业布置 1.将塞有纸团的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团不会湿,是因为() A.杯子中有空气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有质量 2.套在饮料瓶里的气球吹不大,是因为() A.用力小 B.空气占据空间 C.压缩空气有弹性 3.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有哪些用途?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