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教科版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测试塔台模型》课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六年级教科版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测试塔台模型》课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25 15:01:20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教科版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测试塔台模型》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2024六下·浙江期末)在搭建塔台模型时,吸管和吸管之间用   固定,模型要与我们的   相一致。
2.(2024六下·浙江期中)实验中,我们一般用   去检测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用   去检测塔台的防风能力。
3.竞标的两项重要标准是   和   。
4.(2024六下·浙江期中)我们在设计塔台时要尽量达到   、   、   的平衡。
5.我们制作的塔台模型要与   相一致。
二、判断题
6.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各小组选择的重物需要相同,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性。(  )
7.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  )
8.设计塔台时,需要关注塔台设计的细节。(  )
9.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对工程设计非常重要。(  )
10.工程设计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需要明确各项因素的侧重。(  )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下·浙江期末)在展示、测试塔台模型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明确测试标准,按照要求进行测试
B.测试顶端承重时,要将重物一个一个地往上加,记录承重数据
C.测试抗风能力时,要将风扇的档位由小往大加,观察抗风能力
D.测试抗震能力时,先让模型抵御3级震动,再往下递减
12.(2024六下·浙江期末)用材料制作一个高60厘米的塔台时,下面考虑错误的是(  )。
A.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
B.能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C.制作前不需要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
D.要尽量节约材料
13.(2023六下·宿迁期中)一般来说,塔的底部比顶部要(  )。
A.大、重 B.小、轻 C.大、轻 D.小、重
14.(2024六下·浙江期中)在测量塔台模型高度的时候,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在测量前一定要统一合适的测量工具
B.学生尺太短了,不适合测量
C.读数时要平视
D.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
15.(2024六下·浙江期中)以下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B.不用考虑节省胶带,只要保证塔台的接口处固定牢固
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
D.搭建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
四、多选题
16.设计塔台时,需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其中(  )属于工程项目 的核心与重点,(  )属于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
A.美观、成本
B.塔高、承重、安全
C.人员分工、安全、选址
五、连线题
17.将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测试项目用线连起来。
18.将下列标书项目内容与最适合的设计形式用线连起来。
建造地址 文字
塔台外形 数字
塔台高度 标识
建造材料 图画
人员分工 标记
六、综合题
19.课外延伸。
小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如何搭建一座塔台模型之后,回到家他想用牙签和胡萝卜搭一个胡萝卜高塔,并和哥哥比一比谁的塔更高、更稳定。他们找来几根新鲜的胡萝卜,用小刀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再用牙签将小块的胡萝卜穿插起来,建成了胡萝卜高塔(如图所示)。
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小明和哥哥的胡萝卜的   、   都要相同。
(2)哥哥的胡萝卜塔比小明的高,但是小明的更稳定,主要原因是   。
七、简答题
20.在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权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建造塔台”的工程任务,谈一谈哪些因素是必须达标的,哪些需要重点考虑,哪些需要综合考虑。
21.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塔台的抗风能力? (写出两种)
22.简述建造塔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23.通过制订标书的过程,谈一谈你对工程有怎样的新认识。
八、解答题
24.(2023六下·修水期末)在搭建塔台的实验中,你是怎样做到项目安全性与项目成本的统一的?
九、实验探究题
25.(2024六下·浙江期中)某校几个科学小组在对自己搭建的塔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甲组 3分 62cm 7本书 三级 二级 9.6元 3分 2分
乙组 2分 59cm 3本书 二级 一级 7.8元 3分 2分
丙组 2分 50cm 5本书 三级 三级 6.8元 3分 2分
(注:每一项的评分区间为1~3分)
分析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组,这一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
(2)我们一般用   去测量塔台的高度,C组塔台的高度没有达到60厘米,如果评分的话只能得到   分。
(3)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组,可适当增加   (填“上部”或“下部”)的重量。
(4)综合考虑,你觉得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   组。你的理由是   。
26.(2024六下·浙江期中)小丁用吸管和胶带搭了一个塔台(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搭建过程中,小丁应该先搭   。
(2)小丁在塔台的侧面应用了很多   结构,可以增强顶端的   能力。
(3)这个塔台上   下   ,比较稳定。因此它的   能力和   能力也比较强。
27.我们在建造塔台的过程中经历了这几个阶段:①设计塔台模型;②明确塔台建设的要求和问题;③评估改进塔台模型;④制作塔台模型;⑤测试塔台模型。用以上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塔台模型的步骤是   。
(2)在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   是耗时最长、贯穿工程任务始终的。
(3)右图展示的是工程中的   阶段。
(4)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反复循环的步骤是   。
28.某学校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几个塔台的模型(如图所示),请你分析比较这几种模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种塔台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三角形结构存在,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性。
(2)同学们在实验中都是按照(  )的顺序搭建的。
A.先搭底座-再搭立柱-最后搭顶端
B.先搭立柱-再搭顶端-最后搭底座
C.先搭顶端-再搭立柱-最后搭底座
D.先搭底座-再搭顶端-最后用立柱连接
(3)通过观察发现,四个塔台模型在形状上的共同点是(  )。
A.上下等大 B.上小下大 C.上大下小 D.上重下轻
29.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塔台模型(如下图所示),通过各种工具的检测之后,他们开始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估并改进,请你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在用矿泉水瓶测试顶端   能力的时候,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就垮了,改进措施是在侧面增加   结构,增强稳定性。
(2)他们用   和   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改进措施是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   、更   ,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更稳固。
(3)如果塔台使用的成本过高,那么需要减少   和   的数量。
30.(2022六下·龙泉期末)设计建造塔台。
小明想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如图是小明的塔台竞标书。
塔台竞标书
塔台位置 球场中线外围
使用材料 钢管
塔台设计
成本预算 1000元
人员分工 小组分工合作
时间分配 在一个月内完成
(1)关于标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书应该使用文字、画图、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
B.标书中应该说明所需成本,包括材料费和人工费
C.标书尽可能简洁明了,只说明重要的部分
(2)标书制订的要点是项目   、项目   。
(3)在设计前需要阅读   ,它能规范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塔台模型设计的重要助手。
(4)塔台底部加入了许多滚珠,其作用是   。
(5)设计时特别注明“空心”两字,空心的结构具有(  )特点。
A.承重能力强 B.抗风能力强 C.稳定性强
(6)在塔顶加了护栏,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更美观 B.增加稳定性 C.保障塔顶人员安全
(7)塔台模型的搭建顺序是从   开始搭建的。
(8)制作模型过程中,小明发现设计有问题,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A.马上对模型进行修改
B.与小组成员讨论后直接对模型进行修改
C.与小组成员讨论后,先改图纸再修改模型
(9)搭建时,小明尽量控制立柱高度,尽量等高,这样做的目的是   。
(10)测量模型高度,应测量(  )。
A.紧贴侧柱的高度
B.立柱的高度
C.顶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11)测试时,小明的塔台抗风能力得分较低,下列改进方法可行的是(  )。
A.调整塔台位置 B.增加底部钩码 C.增加塔台高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胶带;设计方案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图中是某一小组在用吸管搭建塔台模型,他们在搭建时主要采用了框架结构使塔台更稳固,而且在搭建塔台模型时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为了防止塔台倾斜,应控制好立柱尽量等高。
2.【答案】地震模拟仪;电扇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测试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如果塔台按要求搭建好了模型,我们要从模型的抗风性、抗震性、承重能力、成本等方面加以测试,而且要尽量把模型做得美观一点。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地震模拟仪去检测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用电风扇去检测塔台的防风能力。
3.【答案】项目成本;项目安全性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4.【答案】稳固;美观;价廉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及之间的关联。我们在设计塔台时要尽量达到稳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5.【答案】设计方案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制作塔台时需要先设计方案,我们制作的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制作塔台过程中,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各小组选择的重物需要相同,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性。题目说法正确。
7.【答案】正确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塔台
【解析】【分析】考查制作塔台模型时的注意事项,要与设计方案相同。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关联,设计的塔台既要稳固又要节省成本,设计中要关注塔台设计细节。
9.【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工程师是一种职业,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各种系统和产品。工程师需要具备一系列能力,以有效地完成工作。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对工程设计非常重要。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 工程设计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需要明确各项因素的侧重。 如运用所学形状与结构的知识设计一座满足要求的纸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选择合理的形状和结构。
11.【答案】D
【知识点】承重能力;塔台
【解析】【分析】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用卷尺测量塔台高度,用地震模拟仪器测试抗震能力,用风扇的不同档位模拟风的大小测试抗风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根据工程建设的步骤,建设塔台的顺序是设计并画出图纸,选择制作材料,建造模拟,测量塔台高度和测试抗风、抗震能力梳理建造塔台模型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案。
13.【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 为了塔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塔的底部比塔的顶部大、重。 所以此题选A。
14.【答案】D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塔台高度是测试塔台模型的内容之一,检测塔台高度时,尺子需要统一规格,测量时从底端开始往上量,读数时视线要与塔台模型的高度相平。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是错误的。
15.【答案】B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A、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正确;
B、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错误;
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正确;
D、搭建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正确。
所以B符合题意。
16.【答案】A,B
【知识点】承重能力;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塔高、塔型、实用性和安全性等因素,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
17.【答案】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测试塔台模型时,需要测试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承重能力、占地面积、高度等。题目图片依次为测试塔台高度、测试顶端承重能力、测试抗风能力、测试抗震能力。
18.【答案】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标书内不同部分的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描述方式,如建造地址可以用文字描述,塔台外形可以用图画的形式描述,塔台高度可以用数字描述,塔台建造材料可以用标识描述,人员分工可以用标记的方式描述。
19.【答案】(1)大小;数量
(2)小明 搭的塔上面小下面大,不容易倒,更稳定.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小明要和哥哥比一比谁的塔更高、更稳定。为了比赛的公平性,小明和哥哥的胡萝卜的大小、数量都要相同。
(2)多用三角形结构、塔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加大底部面积、底座固定等都可以增加灯塔稳固性。哥哥的胡萝卜塔比小明的高,但是小明的更稳定,因为小明搭的塔上面小下面大,不容易倒,更稳定。
20.【答案】高度、安全、承重是必须达标的;底部能够移动和具有抗风、抗震抗压能力需要重点考虑;成本、美观、设计方式以及分工等需要均衡综合考虑完成.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权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造塔台”的工程任务中高度、安全、承重是必须达标的;底部能够移动和具有抗风、抗震抗压能力需要重点考虑;成本、美观、设计方式以及分工等需要均衡综合考虑完成。
21.【答案】加大底部面积,增加底部重量(合理答案均可)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为了增强塔台的抗风能力,让塔台更稳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采用框架结构,塔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加大底部面积,在底部放置滚珠,在底部放置弹簧,在底部放置钩码,将灯塔底座固定在操场上等。
22.【答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塔台的样式、高度、承重、安全、抗风抗震能力、成本等问题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建造地址、塔台样式、人员分工、塔台高度、材料选取、确保坚固、保证安全、节省成本。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塔台的各项性能。
23.【答案】建造工程各个环节都很复杂,设计环节在其中尤为关键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我们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一制作一测试评估一改进。我们制订标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和安全,综合考虑才更有竞争力。科学技术与对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影响,工程建设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24.【答案】略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平衡了建造地址、塔台样式、人员分工、塔台高度、材料选取、确保坚固、保证安全、节省成本等因素。
25.【答案】(1)A;成本高
(2)米尺;1
(3)B;下部
(4)A;抗震,防风,承重能力比较强,而且达到了60厘米的高度
【知识点】框架结构;承重能力;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在测试塔台模型之前,我们要先明确测试标准,测试的方法、标准。T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公平且方便对比。
(1)根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A组,能够承受的书的数量最多:这一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颗是成本大
(2)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一般用米尺去测量塔台的高度。C组塔台的高度没有达到60厘米,如果评分的话只能得到1分。
(3)为了提高塔台的抗震能力,可以加大底座面积,增加底座重量,塔台底部加滚珠。抗震能力最弱的是B组,可适当增加下部的重量,上轻下重的物体抗震能力强。
(4)塔台模型建造要求有:塔台高度60厘米;底部能够移动;坚并有承重能力;具有抗风抗震能力;节省材料;美观,设计作品的关键是达到坚固、美观、价廉的平衡。综合考虑,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A,抗震,防风,承重能力比较强,而且达到了60厘米的高度。
26.【答案】(1)底座
(2)三角形;承重
(3)小;大;抗震;抗风
【知识点】框架结构;塔;材料的形状;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模型,建造实物。
(1)在搭建过程中,应该从底部开始,所以先搭底座。
(2)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小科在塔台的侧面应用了很多三角形结构,可以增强顶端的承重能力。
(3)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重心低,稳定性好。这个塔台上小下大,比较稳定。因此它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也比较强。
27.【答案】(1)②①④⑤③
(2)①
(3)⑤
(4)①④⑤③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所以制作塔台模型的步骤是:②明确塔台建设的要求和问题;①设计塔台模型;④制作塔台模型;⑤测试塔台模型;③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2)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在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设计耗时最长、贯穿工程任务始终的。
(3)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题目图中展示的是工程中的测试阶段。
(4)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都是需要反复循环的步骤。
28.【答案】(1)稳定
(2)A
(3)B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种塔台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三角形结构存在,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塔台搭建时需要按照自下向上的顺序搭建,所以同学们在实验中都是按照先搭底座-再搭立柱-最后搭顶端的顺序搭建的。故选A。
(3)多用三角形结构、塔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加大底部面积、底座固定等都可以增加灯塔稳固性。通过观察发现,四个塔台模型在形状上的共同点是上小下大。故选B。
29.【答案】(1)承重;三角形
(2)电扇;地震模拟仪;大;重
(3)吸管;胶带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用矿泉水瓶放在塔台顶端可以测试塔台的承重能力,在测试时,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就垮了,需要增强塔台的承重能力,改进措施是在侧面增加更加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增强稳定性。
(2)测试塔台抗风能力时可以用风扇,测试塔台抗震能力可以用地震模拟仪。在测试时,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需要增强塔台的抗风和抗震能力,改进措施是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大、更重,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更稳固。
(3)如果塔台使用的成本过高,那么需要减少吸管和胶带的数量。
30.【答案】(1)C
(2)成本;安全性
(3)设计资料
(4)减震
(5)B
(6)C
(7)底座
(8)C
(9)防止塔台倾斜
(10)C
(11)B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塔台
【解析】【分析】在“设计塔台模型“制作塔台模型”“测试塔台模型”与“评估改进塔台模型”中,要像工程师一样,对塔台模型进行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和改进,经历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
(1) 塔台是供足球教练站在上面指挥队员训练的,塔台的位置选择既要方便观察,也不能影响正常训练或比赛,在制订竞标书时,根据如图所示的学校足球平面图,挑选建塔位置,我认为建C处比较合适,理由是在场地外的中线附近,不影响比赛,且方便观察整个足球场。
(1)A标书应该使用文字、画图、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这样能够提高竞争力,故A正确;B.标书中应该说明所需成本,包括材料费和人工费,这是标书制订的要点之一,故B正确;C.标书应该尽可能详尽,尤其是重要部分,故C错误。
(2)从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方面,制作标书。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3)在设计前需要仔细阅读原始设计资料、文件,它能规范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塔台模型设计的重要助手。
(4)塔台设计要考虑抗震能力,塔台底部加入许多滚珠,其作用是减震。
(5)设计图中特别注明“空心”两字,空心的结构风阻小,能够提高防风能力。
(6)在塔顶加了护栏,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塔顶人员安全。
(7)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制作塔台模型时,要按照设计图纸制作模型。我们要按搭建顺序来制作塔台模型,搭建塔台的顺序是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
(8)塔台制作过程中,如果发现设计有问题,需要先进行图纸修改,再修改模型。
(9)在制作塔台模型时,控制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有效防止塔台倾斜。
(10)观察塔台模型高度时,应该测量顶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11)增加塔台底部质量能够增加塔台的抗风能力。
1 / 1小学六年级教科版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测试塔台模型》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2024六下·浙江期末)在搭建塔台模型时,吸管和吸管之间用   固定,模型要与我们的   相一致。
【答案】胶带;设计方案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图中是某一小组在用吸管搭建塔台模型,他们在搭建时主要采用了框架结构使塔台更稳固,而且在搭建塔台模型时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为了防止塔台倾斜,应控制好立柱尽量等高。
2.(2024六下·浙江期中)实验中,我们一般用   去检测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用   去检测塔台的防风能力。
【答案】地震模拟仪;电扇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测试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如果塔台按要求搭建好了模型,我们要从模型的抗风性、抗震性、承重能力、成本等方面加以测试,而且要尽量把模型做得美观一点。实验中,我们一般用地震模拟仪去检测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用电风扇去检测塔台的防风能力。
3.竞标的两项重要标准是   和   。
【答案】项目成本;项目安全性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4.(2024六下·浙江期中)我们在设计塔台时要尽量达到   、   、   的平衡。
【答案】稳固;美观;价廉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及之间的关联。我们在设计塔台时要尽量达到稳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5.我们制作的塔台模型要与   相一致。
【答案】设计方案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制作塔台时需要先设计方案,我们制作的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二、判断题
6.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各小组选择的重物需要相同,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制作塔台过程中,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各小组选择的重物需要相同,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性。题目说法正确。
7.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塔台
【解析】【分析】考查制作塔台模型时的注意事项,要与设计方案相同。
8.设计塔台时,需要关注塔台设计的细节。(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关联,设计的塔台既要稳固又要节省成本,设计中要关注塔台设计细节。
9.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对工程设计非常重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工程师是一种职业,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各种系统和产品。工程师需要具备一系列能力,以有效地完成工作。合格的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能力,这对工程设计非常重要。
10.工程设计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需要明确各项因素的侧重。(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 工程设计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需要明确各项因素的侧重。 如运用所学形状与结构的知识设计一座满足要求的纸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选择合理的形状和结构。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下·浙江期末)在展示、测试塔台模型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明确测试标准,按照要求进行测试
B.测试顶端承重时,要将重物一个一个地往上加,记录承重数据
C.测试抗风能力时,要将风扇的档位由小往大加,观察抗风能力
D.测试抗震能力时,先让模型抵御3级震动,再往下递减
【答案】D
【知识点】承重能力;塔台
【解析】【分析】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涵盖各方各面,工具的使用推动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用卷尺测量塔台高度,用地震模拟仪器测试抗震能力,用风扇的不同档位模拟风的大小测试抗风能力。
12.(2024六下·浙江期末)用材料制作一个高60厘米的塔台时,下面考虑错误的是(  )。
A.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
B.能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C.制作前不需要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
D.要尽量节约材料
【答案】C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根据工程建设的步骤,建设塔台的顺序是设计并画出图纸,选择制作材料,建造模拟,测量塔台高度和测试抗风、抗震能力梳理建造塔台模型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案。
13.(2023六下·宿迁期中)一般来说,塔的底部比顶部要(  )。
A.大、重 B.小、轻 C.大、轻 D.小、重
【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 为了塔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塔的底部比塔的顶部大、重。 所以此题选A。
14.(2024六下·浙江期中)在测量塔台模型高度的时候,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在测量前一定要统一合适的测量工具
B.学生尺太短了,不适合测量
C.读数时要平视
D.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
【答案】D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塔台高度是测试塔台模型的内容之一,检测塔台高度时,尺子需要统一规格,测量时从底端开始往上量,读数时视线要与塔台模型的高度相平。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是错误的。
15.(2024六下·浙江期中)以下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B.不用考虑节省胶带,只要保证塔台的接口处固定牢固
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
D.搭建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
【答案】B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A、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正确;
B、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错误;
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正确;
D、搭建结束后给自己的塔台模型取一个名称,正确。
所以B符合题意。
四、多选题
16.设计塔台时,需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其中(  )属于工程项目 的核心与重点,(  )属于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
A.美观、成本
B.塔高、承重、安全
C.人员分工、安全、选址
【答案】A,B
【知识点】承重能力;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塔高、塔型、实用性和安全性等因素,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
五、连线题
17.将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测试项目用线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测试塔台模型时,需要测试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承重能力、占地面积、高度等。题目图片依次为测试塔台高度、测试顶端承重能力、测试抗风能力、测试抗震能力。
18.将下列标书项目内容与最适合的设计形式用线连起来。
建造地址 文字
塔台外形 数字
塔台高度 标识
建造材料 图画
人员分工 标记
【答案】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标书内不同部分的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描述方式,如建造地址可以用文字描述,塔台外形可以用图画的形式描述,塔台高度可以用数字描述,塔台建造材料可以用标识描述,人员分工可以用标记的方式描述。
六、综合题
19.课外延伸。
小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如何搭建一座塔台模型之后,回到家他想用牙签和胡萝卜搭一个胡萝卜高塔,并和哥哥比一比谁的塔更高、更稳定。他们找来几根新鲜的胡萝卜,用小刀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再用牙签将小块的胡萝卜穿插起来,建成了胡萝卜高塔(如图所示)。
请你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小明和哥哥的胡萝卜的   、   都要相同。
(2)哥哥的胡萝卜塔比小明的高,但是小明的更稳定,主要原因是   。
【答案】(1)大小;数量
(2)小明 搭的塔上面小下面大,不容易倒,更稳定.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小明要和哥哥比一比谁的塔更高、更稳定。为了比赛的公平性,小明和哥哥的胡萝卜的大小、数量都要相同。
(2)多用三角形结构、塔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加大底部面积、底座固定等都可以增加灯塔稳固性。哥哥的胡萝卜塔比小明的高,但是小明的更稳定,因为小明搭的塔上面小下面大,不容易倒,更稳定。
七、简答题
20.在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权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建造塔台”的工程任务,谈一谈哪些因素是必须达标的,哪些需要重点考虑,哪些需要综合考虑。
【答案】高度、安全、承重是必须达标的;底部能够移动和具有抗风、抗震抗压能力需要重点考虑;成本、美观、设计方式以及分工等需要均衡综合考虑完成.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权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造塔台”的工程任务中高度、安全、承重是必须达标的;底部能够移动和具有抗风、抗震抗压能力需要重点考虑;成本、美观、设计方式以及分工等需要均衡综合考虑完成。
21.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塔台的抗风能力? (写出两种)
【答案】加大底部面积,增加底部重量(合理答案均可)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为了增强塔台的抗风能力,让塔台更稳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采用框架结构,塔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加大底部面积,在底部放置滚珠,在底部放置弹簧,在底部放置钩码,将灯塔底座固定在操场上等。
22.简述建造塔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答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塔台的样式、高度、承重、安全、抗风抗震能力、成本等问题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建造地址、塔台样式、人员分工、塔台高度、材料选取、确保坚固、保证安全、节省成本。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塔台的各项性能。
23.通过制订标书的过程,谈一谈你对工程有怎样的新认识。
【答案】建造工程各个环节都很复杂,设计环节在其中尤为关键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我们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一制作一测试评估一改进。我们制订标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和安全,综合考虑才更有竞争力。科学技术与对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影响,工程建设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八、解答题
24.(2023六下·修水期末)在搭建塔台的实验中,你是怎样做到项目安全性与项目成本的统一的?
【答案】略
【知识点】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平衡了建造地址、塔台样式、人员分工、塔台高度、材料选取、确保坚固、保证安全、节省成本等因素。
九、实验探究题
25.(2024六下·浙江期中)某校几个科学小组在对自己搭建的塔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甲组 3分 62cm 7本书 三级 二级 9.6元 3分 2分
乙组 2分 59cm 3本书 二级 一级 7.8元 3分 2分
丙组 2分 50cm 5本书 三级 三级 6.8元 3分 2分
(注:每一项的评分区间为1~3分)
分析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组,这一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
(2)我们一般用   去测量塔台的高度,C组塔台的高度没有达到60厘米,如果评分的话只能得到   分。
(3)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组,可适当增加   (填“上部”或“下部”)的重量。
(4)综合考虑,你觉得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   组。你的理由是   。
【答案】(1)A;成本高
(2)米尺;1
(3)B;下部
(4)A;抗震,防风,承重能力比较强,而且达到了60厘米的高度
【知识点】框架结构;承重能力;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在测试塔台模型之前,我们要先明确测试标准,测试的方法、标准。T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公平且方便对比。
(1)根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A组,能够承受的书的数量最多:这一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颗是成本大
(2)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一般用米尺去测量塔台的高度。C组塔台的高度没有达到60厘米,如果评分的话只能得到1分。
(3)为了提高塔台的抗震能力,可以加大底座面积,增加底座重量,塔台底部加滚珠。抗震能力最弱的是B组,可适当增加下部的重量,上轻下重的物体抗震能力强。
(4)塔台模型建造要求有:塔台高度60厘米;底部能够移动;坚并有承重能力;具有抗风抗震能力;节省材料;美观,设计作品的关键是达到坚固、美观、价廉的平衡。综合考虑,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A,抗震,防风,承重能力比较强,而且达到了60厘米的高度。
26.(2024六下·浙江期中)小丁用吸管和胶带搭了一个塔台(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搭建过程中,小丁应该先搭   。
(2)小丁在塔台的侧面应用了很多   结构,可以增强顶端的   能力。
(3)这个塔台上   下   ,比较稳定。因此它的   能力和   能力也比较强。
【答案】(1)底座
(2)三角形;承重
(3)小;大;抗震;抗风
【知识点】框架结构;塔;材料的形状;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模型,建造实物。
(1)在搭建过程中,应该从底部开始,所以先搭底座。
(2)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小科在塔台的侧面应用了很多三角形结构,可以增强顶端的承重能力。
(3)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重心低,稳定性好。这个塔台上小下大,比较稳定。因此它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也比较强。
27.我们在建造塔台的过程中经历了这几个阶段:①设计塔台模型;②明确塔台建设的要求和问题;③评估改进塔台模型;④制作塔台模型;⑤测试塔台模型。用以上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塔台模型的步骤是   。
(2)在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   是耗时最长、贯穿工程任务始终的。
(3)右图展示的是工程中的   阶段。
(4)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反复循环的步骤是   。
【答案】(1)②①④⑤③
(2)①
(3)⑤
(4)①④⑤③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所以制作塔台模型的步骤是:②明确塔台建设的要求和问题;①设计塔台模型;④制作塔台模型;⑤测试塔台模型;③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2)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在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设计耗时最长、贯穿工程任务始终的。
(3)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题目图中展示的是工程中的测试阶段。
(4)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都是需要反复循环的步骤。
28.某学校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几个塔台的模型(如图所示),请你分析比较这几种模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种塔台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三角形结构存在,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性。
(2)同学们在实验中都是按照(  )的顺序搭建的。
A.先搭底座-再搭立柱-最后搭顶端
B.先搭立柱-再搭顶端-最后搭底座
C.先搭顶端-再搭立柱-最后搭底座
D.先搭底座-再搭顶端-最后用立柱连接
(3)通过观察发现,四个塔台模型在形状上的共同点是(  )。
A.上下等大 B.上小下大 C.上大下小 D.上重下轻
【答案】(1)稳定
(2)A
(3)B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种塔台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三角形结构存在,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塔台搭建时需要按照自下向上的顺序搭建,所以同学们在实验中都是按照先搭底座-再搭立柱-最后搭顶端的顺序搭建的。故选A。
(3)多用三角形结构、塔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加大底部面积、底座固定等都可以增加灯塔稳固性。通过观察发现,四个塔台模型在形状上的共同点是上小下大。故选B。
29.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塔台模型(如下图所示),通过各种工具的检测之后,他们开始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估并改进,请你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在用矿泉水瓶测试顶端   能力的时候,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就垮了,改进措施是在侧面增加   结构,增强稳定性。
(2)他们用   和   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改进措施是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   、更   ,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更稳固。
(3)如果塔台使用的成本过高,那么需要减少   和   的数量。
【答案】(1)承重;三角形
(2)电扇;地震模拟仪;大;重
(3)吸管;胶带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用矿泉水瓶放在塔台顶端可以测试塔台的承重能力,在测试时,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就垮了,需要增强塔台的承重能力,改进措施是在侧面增加更加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增强稳定性。
(2)测试塔台抗风能力时可以用风扇,测试塔台抗震能力可以用地震模拟仪。在测试时,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需要增强塔台的抗风和抗震能力,改进措施是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大、更重,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更稳固。
(3)如果塔台使用的成本过高,那么需要减少吸管和胶带的数量。
30.(2022六下·龙泉期末)设计建造塔台。
小明想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如图是小明的塔台竞标书。
塔台竞标书
塔台位置 球场中线外围
使用材料 钢管
塔台设计
成本预算 1000元
人员分工 小组分工合作
时间分配 在一个月内完成
(1)关于标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书应该使用文字、画图、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
B.标书中应该说明所需成本,包括材料费和人工费
C.标书尽可能简洁明了,只说明重要的部分
(2)标书制订的要点是项目   、项目   。
(3)在设计前需要阅读   ,它能规范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塔台模型设计的重要助手。
(4)塔台底部加入了许多滚珠,其作用是   。
(5)设计时特别注明“空心”两字,空心的结构具有(  )特点。
A.承重能力强 B.抗风能力强 C.稳定性强
(6)在塔顶加了护栏,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更美观 B.增加稳定性 C.保障塔顶人员安全
(7)塔台模型的搭建顺序是从   开始搭建的。
(8)制作模型过程中,小明发现设计有问题,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A.马上对模型进行修改
B.与小组成员讨论后直接对模型进行修改
C.与小组成员讨论后,先改图纸再修改模型
(9)搭建时,小明尽量控制立柱高度,尽量等高,这样做的目的是   。
(10)测量模型高度,应测量(  )。
A.紧贴侧柱的高度
B.立柱的高度
C.顶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11)测试时,小明的塔台抗风能力得分较低,下列改进方法可行的是(  )。
A.调整塔台位置 B.增加底部钩码 C.增加塔台高度
【答案】(1)C
(2)成本;安全性
(3)设计资料
(4)减震
(5)B
(6)C
(7)底座
(8)C
(9)防止塔台倾斜
(10)C
(11)B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塔台
【解析】【分析】在“设计塔台模型“制作塔台模型”“测试塔台模型”与“评估改进塔台模型”中,要像工程师一样,对塔台模型进行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和改进,经历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
(1) 塔台是供足球教练站在上面指挥队员训练的,塔台的位置选择既要方便观察,也不能影响正常训练或比赛,在制订竞标书时,根据如图所示的学校足球平面图,挑选建塔位置,我认为建C处比较合适,理由是在场地外的中线附近,不影响比赛,且方便观察整个足球场。
(1)A标书应该使用文字、画图、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这样能够提高竞争力,故A正确;B.标书中应该说明所需成本,包括材料费和人工费,这是标书制订的要点之一,故B正确;C.标书应该尽可能详尽,尤其是重要部分,故C错误。
(2)从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方面,制作标书。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3)在设计前需要仔细阅读原始设计资料、文件,它能规范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塔台模型设计的重要助手。
(4)塔台设计要考虑抗震能力,塔台底部加入许多滚珠,其作用是减震。
(5)设计图中特别注明“空心”两字,空心的结构风阻小,能够提高防风能力。
(6)在塔顶加了护栏,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塔顶人员安全。
(7)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制作塔台模型时,要按照设计图纸制作模型。我们要按搭建顺序来制作塔台模型,搭建塔台的顺序是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
(8)塔台制作过程中,如果发现设计有问题,需要先进行图纸修改,再修改模型。
(9)在制作塔台模型时,控制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有效防止塔台倾斜。
(10)观察塔台模型高度时,应该测量顶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11)增加塔台底部质量能够增加塔台的抗风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