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屈原列传》课堂实录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屈原列传》课堂实录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1 10:0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选必修中《屈原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
《屈原列传》所在的单元属于历史著作单元,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这一任务群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要求指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落实在本课中,就要疏通文意,理解屈原的选择,认清屈原精神的实质与当代价值。
高二年级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可以借助工具书自行克服文字上的障碍,也具备搜集资料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但是对于家国情怀,可能只有概念化的模糊认知,而缺乏系统性的思考。特别是由于时代的阻隔,对于史传中人物的选择,常常难以理解。
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提出要“回到历史现场”。对《屈原列传》来说,历史现场包括这样几个层面:传中屈原的处境、屈原的选择、后世基于当时的历史现场对屈原作出的评价。评价历史现场中的人物,还有个当代立场的问题。以“回到历史现场”为框架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减轻学生的时代阻隔感,引导他们设身处地理解屈原的精神,在对其精神实质的探讨中落实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本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在“理解”,第二课时重在“传承”。
【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1. 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屈原列传》。提到屈原,人们可能会想到《离骚》,会想到他自投汨罗,会想到端午节的传说。那么,屈原是在怎样的情形下,作出了怎样的一系列选择,最终又为何要以死明志的呢?第三单元的导语提醒我们要“回到历史现场”,因为只有设身处地,才能同情人物的遭遇,体会人物的情感,理解人物的选择。而“历史现场”包含这样几个层面:人物的处境、人物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造成的结果和影响。
2. 分析屈原的处境。
师:关于屈原的处境,《史记·屈原列传》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处境有宏观的时代背景,有微观的个人遭际。我们先从微观入手。个人遭际总是由人和事推动的。根据课文,假如你是屈原,你能说出哪些对你影响重大的人物?
生:楚怀王、上官大夫、张仪、靳尚、郑袖、顷襄王、令尹子兰以及渔父。
师:你能具体说说楚怀王、顷襄王、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影响吗?
生:楚怀王是国君,他先是信任屈原,后来疏远了屈原。
顷襄王放逐了屈原。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是谗毁屈原的人。
师:关于上官大夫,请大家朗读课文“上官大夫与之同列”这一部分。
(生朗读。)
师:楚怀王让屈原拟定法令,只写了草稿还没有定稿的时候,“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这个“夺”字,课本上采取“抢夺”的说法。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夺”,在古汉语中常常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还可以是“改变”的意思。上官大夫想要更改草稿,屈原“不予”,就是不赞成、不同意。
师:你觉得哪种更好一些?
生:我觉得屈原拟定法令大家都知道,上官大夫去抢夺,难道是要占为己有吗?这有点奇怪。屈原不肯听他的意见,这倒是更合情理。
师:好!你说得有道理。那么咱们就保留这两种可能的解释。上官大夫的谗毁直接导致屈原被放逐。但是靳尚、郑袖以及张仪,似乎没有直接参与对屈原的排挤,他们对屈原的处境又有什么影响呢?
生:张仪骗楚怀王,又走靳尚、郑袖的门路逃脱了怀王的报复。他们的所作所为造成了楚国政治和外交的变局,是楚国衰落的推手,间接影响了屈原的命运。
师:屈原的个人沉浮始终与楚国的兴亡紧密相连。楚国衰亡是屈原最终选择自杀殉国的重要原因。
3. 分析人物选择的可能性。
师:但是屈原真的无路可走了吗?除了死他还可能有哪些选择?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生讨论,师走动参与。)
师:这一组的同学提到课文中的渔父这个人物,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对屈原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我们请他们说一说。
生:渔父建议屈原“随其流而扬其波”“ 其糟而啜其醨”。也就是说,他可以随波逐流,和别人一样。这也是一条路,但是被屈原否定了。
师:你们觉得渔父是个普通人吗?
生:我觉得不是,渔父说出的话显示出他有很深的思想和很高的文化水平,他应该是个隐士。
师:那么渔父所说的是不是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呢?
《楚辞》当中有一篇《渔父》,文字基本相同,多了个结尾:里面的渔父听完屈原的话,莞尔一笑,唱着《沧浪歌》离去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意思是,水清可以用来洗帽子的带子,水浊可以用来洗脚。大家再结合课本想一想。
生:我觉得渔父说的“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啜其醨?”应该是有深意的。他说“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就是《沧浪歌》传达的道理:顺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但是内在保持对超越世俗的道的追求。
师:那么大家觉得这样有没有变成同流合污的危险?
生:有。
师:渔父提倡的其实是道家的全生哲学。这种哲学启示人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但是,在污浊的外部环境中,非但不能超脱,反而容易变成随波逐流与同流合污的借口。而不管渔父的道路是表面的妥协还是完全的沉沦,屈原一概否定。那么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哪一组找到别的路了?
生:课文最后一段说:“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就是说,屈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到别的诸侯国去。
师:对,这里提到《吊屈原赋》,我们可以结合这篇赋,以及大家读过的《离骚》来说明这个问题。《吊屈原赋》认为可以在天下范围内选择君主,不必眷恋楚国。《离骚》的结尾是主人公看到自己的故乡就停止了远行。也就是说,屈原最终还是否定了这条道路。其实课文的最后一段,还有一条路。谁找到了?
生:同死生,轻去就。
师:对,把生死看作是齐同的,把离开和留下了看作是齐同的,那么也就超越了去留生死。这是诸子中哪一家的思想?
生:道家,庄子的齐物论。
师:是的。但屈原是积极入世的人物,更不可能选择这条路。
4. 分析人物选择的必然性。
师:上面我们讨论的是屈原选择的可能性。下面我们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屈原不肯离开楚国,选择自杀,有必然性吗?
生:他对楚国有着矢志不渝的爱,在《离骚》中,他一直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师:这是从作品看人物的心态,他不愿苟活。那么为什么他不能离开呢?大家从课文中找一找。提示一下:注意屈原的身份。
生:他是楚王的同族。
师:对。课文第 1 段第一句最要紧:“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就明确地指出:如果臣子三次劝谏国君不听从,是可以离开这个国家到别的诸侯国去的;但是屈原既然是王族,那么就不能抛弃自己的宗族、抛弃自己的国家离开,所以就只能选择以死明志。当然,这个其实也只能算作影响屈原选择的因素之一。因为在屈原的时代,士人们周游列国,楚材晋用是一种常态,身为公族效命于别的国家的也大有人在。屈原作出他的选择,主要还是基于他自己个人的理念和追求。
5. 作业布置。
(1)贾谊与屈原遭遇类似,但是观念有所不同。阅读贾谊的《吊屈原赋》,具体分析这种差异。
(2)阅读《离骚》,对照课文,进一步体会屈原的处境,感受屈原的人格魅力,思考屈原精神的内核及价值。
(3)建议查阅资料,尝试思考并评判渔父所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
(4)建议阅读贾谊的《服鸟赋》及庄子的《齐物论》,了解“同死生,轻去就”的思想。
第二课时
1. 导入。
师:上节课中我们提到,回到历史现场需要还原人物的处境,理解人物的选择。而人物的一系列选择,都呈现出了他的内在精神。选择会造成结果,既包括对人物自身的影响,也包括对后世的影响。我们也留过作业,让大家思考屈原的精神内核及其价值。这也就是这节课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2. 探讨屈原最核心的精神。
师:联系课文以及《橘颂》《离骚》的相关内容,你觉得屈原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呢?
生:我觉得就是一种爱国之情。他的爱国,是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课文第 8 段说他“眷顾楚国”,《橘颂》中赞美橘树“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离骚》中的“忽临睨夫旧乡”,都是写对楚国的爱。
3. 认识屈原精神的实质。
师:对,一提起屈原,大家就知道他是个爱国诗人。对此大家有异议吗?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
(无人举手。)
师:其实对屈原是有争议的,可能大家会奇怪这一点。有这样一种看法:屈原爱的楚国只是一个诸侯国,而我们所说的“国”在当时是许多诸侯国组成的整体,那他的爱国不是太狭隘了吗?只爱他的家乡,这能算是爱国吗?按这个思路下去,同样还有我们熟悉的谁哭秦庭?
生:申包胥。
师: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还有《秦晋崤之战》中犒劳秦国军队的郑国商人是谁?
生:弦高。
师:对,弦高犒师的故事。这两个人算是爱国吗?他们爱的都是自己所在的诸侯国,这算什么爱国?甚至有人对岳飞也提出质疑:岳飞能算民族英雄?汉和金之间的冲突,那不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吗?说岳飞是民族英雄,难道不是狭隘的汉族视角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质疑,是否有道理?
(生小组讨论,师走动参与。)
师:偷换概念。这一组同学说是“偷换概念”,怎么偷换概念了?
生:这是历史现场的不同。对岳飞来说,宋朝就是他的国家。今天所有的民族统一为一个国家,国家的定义就不一样了。对我们来说,岳飞抗金不是在国家层面上。但对岳飞来说,那就是他的国家层面。所以,我觉得他算民族英雄。同样的道理,屈原的“国”,就是楚国。
师:你讲得对。从今天“中华民族”的概念来看,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或者至少提倡谨慎使用“民族英雄”这样的字眼,无疑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应该“以古观古”,回到历史现场去理解当时的爱国。当时汉民族和金人就是敌对的双方。
如果岳飞不是爱国的,那难道能为秦桧叫好,说他是维护民族内部团结的英雄吗?这个当然荒谬。同样的道理,站在屈原的立场上,他认同的就是楚国,这就是他的“国”,所以说他是爱国诗人也没有问题。申包胥、弦高,也同样是爱他们的国。
如果我们不认为岳飞是民族英雄,屈原是爱国诗人,就意味着我们是“以今观古”,拿今天的标准要求古人。此外,大家还要注意一点,我们现在提到爱国的问题,单元导语中没有说“爱国精神”,而是用了哪个词?
生:家国情怀。
师:什么是家,什么是国?我们用《礼记·檀弓下》中的话来说明:“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族”就是“家”,意味着家族,所以上节课我们要强调屈原是“楚之同姓”。“家”和“国”都是一种团体。不管是岳飞、屈原,还是申包胥、弦高,他们代表的都是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一种自觉的认同和不变的忠诚,这个群体的范围可以随着历史情况的改变而改变,但是这种认同和忠诚的精神却是具有永恒价值的。所以,也许我们就可以理解这样一种现象:历史上每当外敌入侵时,像屈原、岳飞这样的人物,就会成为鼓舞士气的力量来源。
师:20 世纪部分日本学者提出屈原是“纸糊的假面人”,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是编造的“虚假货色”,我国学者对此予以坚决批驳。这次论争的焦点仅仅是屈原存在与否的问题吗?
生:我觉得这次论争其实远远超出学术的范围,我们其实捍卫的是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屈原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4. 屈原精神何以回响不绝?
(1)屈原精神的永久价值。
师:对,甚至不仅仅是独属于我们本国的文化精神。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当年纪念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这说明什么?
生:我觉得说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屈原。
师:你说得很妙!这种精神超出国界,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宝藏。屈原的精神之所以回响不绝,首先就是因为这种精神具有永久的普遍性的价值。
(2)个人遭遇的原型性。
师:回到历史现场,设身处地,如果你是后世的文人士夫,在什么情形下你最容易感怀屈原?请大家联系学过的课文说一说。
生:我会在失意的时候感怀屈原。就像课文最后一段提到贾谊写《吊屈原赋》,贾谊也是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路经湘水,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屈原。
师:大家想到《岳阳楼记》中的描述了吗?一起背一下。
(生齐背“然则北通巫峡”一段。)
师:就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迁客骚人”最容易怀想屈原。屈原的遭遇具有怀才不遇、忠于国君而得不到信任、遭到小人们谗毁、被贬离开京城这些典型的要素,后世千千万万的士大夫都可以从中获得共鸣,这就是原型的可生发性。司马迁有没有受屈原的影响呢?
生:由课文以及《报任安书》《史记·太史公自序》可以知道,作者司马迁因自身遭遇而与屈原有着心灵的共鸣,也一直以屈原的精神鼓舞着自己。
(3)文学成就的原创性。
师:要说原型,有屈原类似遭遇和精神的古人并不少见,比屈原早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唯独屈原成为“原型”,形成了这样大的影响?大家看课文第 3 段对《离骚》的评价,会发现什么?
生:因为屈原的文学成就高,所以增加了屈原的影响力。
师:对,这就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道理。
5. 屈原精神的当代回响。
师:甚至就连民俗都体现了屈原的影响。在端午节起源的几种说法中,纪念屈原的说法就流传最广。最后我们以余光中的现代诗《淡水河边吊屈原》中的几句来为本节课收尾,算作屈原精神的当代回响。
(师生齐读:青史上留下你一片洁白,/ 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泽。/ 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 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但丁荷马和魏吉的史诗,/ 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 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
6. 作业布置。
(1)阅读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分析屈原对司马迁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试着写一首《吊屈原诗》或一篇《吊屈原文》。
【执教感言】
这两堂课围绕“回到历史现场”进行整体设计,主要关注的是人物的选择以及文化传承的问题。
1. 基于文本,寻找切入点。
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是内容丰富。屈原可选择的道路,屈原的精神以及对屈原精神的评价,细读之下在文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的语段。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理解屈原为何作出自沉这一选择,是很好的切入点。由此展开教学有助于打破古今隔膜,站在屈原的立场上去探讨问题。对屈原选择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探讨,属于拓展性质的研究,由此又可以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钻研的兴趣。
2. 不断质疑,寻找突破点。
质疑屈原选择的道路的必要性,质疑渔父的理论,甚至质疑屈原的爱国诗人身份……每一次质疑,都可以成为思维的一种突破。要想解决这些质疑,就必须沉下心来阅读文本,既包括课文,又包括其他的补充资料。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形成对质疑的回应,这样又能在观点碰撞中互相启发。其中,对屈原相关争议的介绍,是于无疑处生疑,出乎学生意料。从课后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此印象非常深刻。
3. 补充资料,解决根本点。
这两堂课大量引用了《离骚》《橘颂》《渔父》《吊屈原赋》《礼记》《岳阳楼记》等原典中的语段,关联了岳飞、申包胥、弦高等学生熟悉的人物事迹,并引用了学术界的有关研究成果。这些有的属于补足式的,对课文进行了补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支撑;有的属于拓展式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引起了更多可讨论、可研究的问题。这些补充有助于将学生引向对核心问题的探讨:屈原的爱国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及其价值。
这两堂课从整体设计上来说,是基于整个单元的要求进行的,完整地呈现了“回到历史现场”中包含的几个层面的因素。除了这种基于单篇的设计,还可以将《屈原列传》与《苏武传》结合,进行以两篇课文为对象的群文教学。如此就可以将屈原的选择与苏武的选择进行比较,增加更多的思辨性的内容。
此外,这两堂课的容量很大,挤占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讲得较多,这是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