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
1.掀起洋务运动的社会阶层是( )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面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种情形,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一批较为开明的官员,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以求国家摆脱困境,富国强兵,这些官员被称
为( )
A.维新派 B.顽固派 C.革命派 D.洋务派
3.若想更多地了解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的情况,可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 )
A.奕?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4.下列能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创办汉阳铁厂
5.如果让你查阅近代化探索中第一所新式学堂创办的时间,你的查询结果是( )
A.1862年 B.1860年 C.1861年 D.1865年
6.在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
7.下列哪一种思想是洋务运动时期提出的( )
A.民主共和 B.师夷长技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8.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与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9.在“评价洋务运动”的分组学习活动中,小杨同学收集的材料有:①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白银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 ②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③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机器,与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④1872年清政府选派第一批少年赴美学习科技、工程等学科。以上材料不能说明在洋务运动中( )
A.清朝政府起了主导作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商人、资本家兴办企业获得政府的投资 D.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
10.洋务运动虽然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上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使中国从此走上富强的道路
C.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D.引进了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11.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的回答
是( )
A.发动了虎门销烟 B.掀起了洋务运动
C.进行了黄海海战 D.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12.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张之洞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汉阳铁厂
13.下列与谭嗣同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①奕? ②梁启超 ③张之洞 ④康有为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下列内容中,属于戊戌变法法令的是( )
①改革政府机构 ②改革土地制度 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④建立民主共和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康有为、梁启超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哪一政治团体的机关报(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6.“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派别的人物?下列搭配正确的
是( )
A.革命派—谭嗣同 B.维新派—康有为
C.洋务派—梁启超 D.维新派—梁启超
17.《万国公报》主要宣传哪种思想( )
A.维新变法思想 B.民主与科学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8.下列关于同盟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
B.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2013年是同盟会成立108周年
D.同盟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19.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三民主义 C.实业救国 D.联俄联共
20.2013年是辛亥革命102周年,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1.下列关于武昌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 ②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 ③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 ④孙中山参加了武昌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下列哪些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
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结束了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④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成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真正开端
24.在新文化运动中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5.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哪一次探索成为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
二、非选择题(26题7分,27题6分,28题11分,29题7分,30题19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写信给曾国藩说:“鸿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若驻上海久而不能资洋人长技,咎悔
多矣。”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李鸿章认识到了什么?基于这种认识,以他为代表的洋务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李鸿章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升华?基于对这种认识的升华,以他为代表的洋务派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2分)
(3)李鸿章等人所进行的探索最终结果如何?并分析其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等人所进行的探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27.八年级(1)班同学以“戊戌变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史料“话”背景】
“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以发愤痛心者也。……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1)材料中“日人内犯”具体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割地赔饷”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什么?(2分)
【表格“列”新法】
某小组的同学将维新变法的内容以表格形式归纳如下:
类别 颁布新法的内容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2)你认为变法有利于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哪些人会拥护变法?(2分)
【歌曲“表”结局】
某同学改编的歌曲: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我无怨无悔地恨着老佛爷,我知道她根本没那么开明。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变法看似简单,成功太难,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失败了你还不肯退,你还在想着他吗?你寄托希望到底对不对?明知他不会赞成变法……可惜太后不给你实权,大好的河山她不懂心疼,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傀儡。喔,算了吧,就这样忘了吧!该放就放,再想也没有用……我还要为国家想想未来!
(3)歌曲中的“老佛爷”和“他”分别是谁?你认为此段歌词是否揭示出了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请说明理由。(2分)
28.阅读下列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 图2 图3 图4
请回答:
(1)以上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涌现出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举出一位即可)(2分)
(3)图1、图2、图3分别反映了哪些派别的活动?(3分)
(4)图4的代表人物举起哪两面大旗?此阶级后期宣传哪一重要思想?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谁?(3分)
(5)请为以上四幅图片设计一个共同的主题。(1分)
29.八年级(1)班以“弘扬中山精神,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信息收集】
第一小组通过考察,收集到以下信息:
图1 图2
(1)图1人物是谁?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以下是第二小组通过上网查阅收集到的资料,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2分)21世纪教育网
①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 ②奖励和保护工商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相关资料(填序号)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探究分析】
(3)孙中山曾留下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尚未成功?(2分)
【体验感悟】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弘扬中山精神”这一主题,给中山论坛写一段留言。(字数在30字左右)(1分)
30.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面对国土被践踏,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中国各阶级纷纷行动起来,他们采取各种救国方案,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中国农民阶级】
(1)在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抗争运动?分别抗击哪些外国军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分)
【中国地主阶级】
(2)地主阶级的哪个派别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探索?此探索活动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分)
(3)这一派别有何主张?进行探索的目的是什么?(2分)
(4)请你归纳这一派别探索失败的根本原因。(1分)
(5)此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1分)
【中国资产阶级】
(6)在探索的道路上,资产阶级也作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懈的努力,涌现出哪两个阶级派别?他们分别宣传了什么先进的思想?为了宣传这些思想,他们分别创办了哪些报刊?(3分)
(7)这两个派别分别进行了哪些重大事件的探索活动?其中哪一事件的探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局?这一事件与哪位重要人物有关?(3分)
(8)他们探索活动的结果如何?(1分)
【先进知识分子】
(9)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十月革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打出“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开始了哪一探索活动?后来又宣传哪一思想,把中国革命从此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分)
【前行中的启示】
(10)通过以上各阶级的探索,你得到哪些启示?(1分)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检测题参考答案
1.B 点拨: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洋务运动,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所以B项符合题意。
2.D 点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所以答案为D项。
3.A 点拨:紧扣题干中的“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即可解答。
4.D 点拨: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为民用工业。
5.A 点拨: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所以答案为A项。
6.D 点拨:林则徐是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不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所以D项符合题意。
7.B
8.A
9.C
10.B
11.D 点拨: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12.D 点拨:A项是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B项是左宗棠创办的;C项是曾国藩创办的,只有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创办的。
13.B 点拨:奕?和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排除含①或②的选项即可。
14.B 点拨:由所学知识可知,①③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故B项符合题意。
15.A
16.D 点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是梁启超说的,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所以答案为D项。
17.A
18. D 点拨:分析同盟会的纲领可知,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盟会尽管提出“驱除鞑虏”的主张,但其中的“鞑虏”指的是清政府,所以该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19.B
20.D 点拨: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与评价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1.A 点拨:孙中山没有参加武昌起义,故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选出答案。
22.C 点拨: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选出答案。
23.D 点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真正开端是洋务运动,故D项符合题意。
24.B
25.C 点拨:结合教材知识,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所以
C项符合题意。
26.(1)认识到西方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除了船坚炮利的“长技”之外,还在于它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求强”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3)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只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触及封建制度。(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7.(1)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2)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拥护变法的有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3)“老佛爷”是指慈禧太后,“他”是指袁世凯。没有揭示出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歌词只是强调了由于慈禧太后没有给光绪帝实权,才无法推行改革,维新派后来又寄希望于袁世凯,这虽然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变法触动了顽固派利益;顽固派力量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
28.(1)图1:洋务运动,图2:戊戌变法, 图3:辛亥革命,图4:新文化运动。(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有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任选一位即可)(3)图1:地主阶级洋务派,图2:资产阶级维新派,图3:资产阶级革命派。(4)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李大钊。(5)近代化的探索。
29.(1)人物:孙中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件:武昌起义。(2)政治方面:① 思想方面:③ (3)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改变。(4)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革命功绩和精神永远为后世所牢记。(言之有理即可)
30.(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枪队、八国联军。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2)洋务派。洋务运动。(3)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4)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5)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6)维新派和革命派。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或革命思想或三民主义。《万国公报》《民报》。(7)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8)都相继失败了。(9)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
(10)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也不能制定正确的革命纲领,所以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维新派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也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需要先进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