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 第3节重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 第3节重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8-20 16: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3节重力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知道重心的概念。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自己参与思维活动的兴趣,珍惜自己的思维活动成果。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器材:弹簧测力计、几只相同的钩码、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单位____。
2.力的三要素是:
3.实验室用_________测量力的大小。
二、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衣服上的水为什么落到地面上,而不向上飞?
说明地球上以及附近的物体也受到地球的 。
2、重力的产生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用符号G表示。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
3、重力的大小
(1)提出问题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2)作出假设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位置有关?
(3)设计实验
把质量均为50 g的 3个钩码,逐个增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记下示数。
(4)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
弹簧秤下端悬挂一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
观察并记录:
弹簧秤下端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
观察并记录:
弹簧秤下端悬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置。
(5)分析论证:
实验记录表格
次数 1 2 3
质量m(kg) 0.05 0.1 1.5
重力G(N) 0.49 0.98 1.47
重力/质量即G/m(N/kg) 9.8 9.8 9.8
(6)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_关系。
物体重力跟质量的比约等于___N/kg。
实验表明: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
这个定值用g表示,g= 9.8N/Kg
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它所受到重力大小为9.8N。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为:
说明:m单位用Kg,重力G的单位才是N,粗略计算可取值为g= 10N/Kg。
▲怎样探究:
物体重力大小与形状无关。
物体重力大小与位置有关。
4、 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物体自由落向地面的方向。
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做竖直向下。
(2)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因为在一根线下挂重物时,重物静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悬线下垂的方向跟重力的方向一致。
(3)重垂线作用:检验建筑物是否垂直与地面
5、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观看课件)
(1)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 在它的圆心、球心、几何中心。
(2)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确定。
讨论:
物体的重心是否一定在物体上?(观看课件)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三、小 结及思考练习:
1、在太空运行的宇宙飞船中,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其结果正确的是( D )
A、测出的质量和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是一样的;
B、测出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大;
C、测出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测出的质量小;
D、在天空中用天平不能测出物体的质量。
2、有关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物体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D、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四、板书: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 G。
2、 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m g
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3、 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4、 重力的作用点:
物体重心
5、重力与质量的区别
物理量 质量 重力
区别 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符号 m G
方向 无 竖直向下
单位 千克 牛顿
大小与位置的关系 与位置的变化无关 随所处的地理位置变化
测量工具 天平 弹簧测力计
联系 由G=mg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五、作业
六、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情景导入
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衣服上的水为什么落到地面上,而不向上飞,激发学生兴趣
合作探究
重力的概念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方向
重心
检测反馈
师生共同反馈矫正
课堂小结
系统概括本节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