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4年3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把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注明台湾、澎湖群岛、钓鱼岛都是中国领土)赠送给国家主席习近平。350多年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林则徐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元朝时,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事务
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下图片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相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清朝乾隆时期管理新疆的措施是设置( )
A.伊犁将军 B.盛京将军 C.驻藏大臣 D.台湾府
5.清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A.设置台湾府 B.册封“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6.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 )
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 B.致力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 D.强化对边疆的规范化管理
7.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正确的是
A.隋文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 B.玄奘—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
C.郑成功—收复澳门,维护统一 D.康熙帝—抗击沙俄,维护了主权
8.扬州留下了很多历史名人的印迹和文人墨客的诗句,其中“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颂扬的是
A.崔致远
B.张若虚
C.刘细君
D.史可法
9.根据如表可知,清朝康熙皇帝
记述 出处
“顺治十年二月,命礼部尚书觉罗朗球……赍金册印,於代噶封达赖为……达赖喇嘛。” 《清史稿》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春正月戊申,诏封后藏班禅胡土克图喇嘛为班禅额尔德尼。” 《清史稿》
“降旨令驻藏办事大臣,会同达赖喇嘛商议、拣选补放。”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A.册封达赖喇嘛 B.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C.设置驻藏办事大臣 D.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10.下列历史图像共同见证了明清时期(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国力衰退导致战乱频繁 D.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二、填空题
11.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 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 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
①时间: 年
②签订双方:中俄
③地位:第一个 条约
④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 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2.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3.古代中国治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能实行开明政策的结果。
(1)________时期,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抑制了大商人谋取暴利,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收入。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特别是重用敢于直言的________。
(3)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
14.图A书籍是明代将领 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图B人物成功收复了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 。
15.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 、赤尾屿等,南至 。
三、判断题
16.1885年清朝在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
17.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8.小历同学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推翻明朝统治,建立了清朝。”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9.噶厦是清朝设立的管辖新疆地区的地方政府。
20.明末清初,郑和率军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 ( )
四、综合题
21.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夏四月丁西,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后晋】《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材料二: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材料三: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脑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
——摘自部编版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1713年,① 册封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共同管理西藏事。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②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51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③
(1)材料一中被称为“天可汗”的人是谁?此人被称为“天可汗”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描述的与哪事件有关?这一事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所设置的机构是什么?元朝时对西藏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4)材料四中①、②、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5)上述材料充分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辽宋夏金对峙时期,出现了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双向流动的现象,各民族形成了各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形态。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在统治区域内适宜农耕的区域“劝课农桑”。在承袭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中原的汉文化和统治制度。在各民族经济贸易的促进下,一张全国性的市场网络逐渐发展。
——编自段红云《略论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材料三 在清朝的辽阔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摘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1)指出材料一中“朕”实行的民族政策,并举一例说明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交往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清朝前期政府派驻西藏、新疆的最高行政长官名称,并说明它们设置的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其反映的共同主题。
23.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大一统"情怀已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吐一 秦朝疆域图 图二 西汉疆域图 图三 清朝前期疆域图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1)据材料一,图二与图一相比,我国疆域出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图三与图二相比,我国疆域在西南地区出现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图三的这种变化最早发生于哪一朝代
(2)材料二中,"贵国"是指哪一国 "余既来索"成功之后,清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D
6.D
7.D
8.D
9.B
10.A
11. 沙俄 康熙帝 1689 边界 库页岛
12.1684
13.(1)汉武帝
(2)魏征
(3)开元盛世。(每空
14. 戚继光 台湾
15. 外兴安岭 钓鱼岛 南海诸岛
16.正确
17.正确
18.不正确。
第一步找错误:1644年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统治,但清朝不是他建立的。
第二步说理由: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建立了清朝。
19.错误
20.错误
21.(1)唐太宗原因在于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西北各族的拥护与爱戴。
(2)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宣政院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4)①康熙②驻藏大臣③噶厦
(5)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22.(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或文成公主入藏(或金城公主入藏)
(2)表现:汉族和游牧民族出现了双向流动的现象;各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形态形成;北方统治者学习汉族的农耕和汉文化;汉化和封建化更加明显;全国性的市场网络逐渐发展等。
(3)西藏:驻藏大臣;新疆:伊犁将军。意义:加强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主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逐渐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23.(1)图二与图一相比:疆域面积在西北方向大大增加或疆域向西北扩张或西域(今新疆地区)并入西汉版图。
图三与图二相比:青藏高原(西藏、青海)归于中央管辖;
变化最早发生的朝代:元朝。
(2)贵国:荷兰;措施: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