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1 15: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岳飞的英雄事迹一直被民众传颂,以下材料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岳飞的是( )
①岳飞手书原作 ②电影《满江红》 ③《宋史 岳飞传》 ④岳飞塑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元朝时在全国设立了多少个行省?
A.12个
B.10个
C.9个
D.8个
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嬴政 B.刘彻 C.赵匡胤 D.忽必烈
4.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到长江流域
B.民族交融的盛况
C.长江流域手工业繁荣盛况
D.商业繁荣的盛况
5.有学者认为,蒙古(元)统一中国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灾难,但它仍然具有历史进步性,其主要依据是( )
A.统一蒙古,与宋结盟 B.政策开明,民族平等
C.讨伐暴政,深得民心 D.结束分裂,顺应潮流
6.杭州西湖畔有一庙,内塑一抗金英雄,千百年来他一直受到人们怀念、敬仰,此历史人物是
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戚继光
7.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尊崇和怀念岳飞。下列阐述的怀念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
B.他领导的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C.岳飞抗金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创造了江南相对安宁的环境
D.岳飞出生于河南汤阴
8.下面是七年级历史小组收集到的一组诗词,从中可以反映出( )
①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晁补之《失调名》 ②月华灯影光相射,还是元宵也。 ——扬无咎《人月圆》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④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A.诗词数量多,空前繁荣 B.都市生活的繁荣
C.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9.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鼓励对外贸易
③南宋时期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历史学家张岂之曾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有( )
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
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1.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是谁?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为周。她是____________。
(2)南宋大臣____________坚持抗元,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他是____________。
(4)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他是____________。
(5)宋代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是____________。
(6)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的“一代天骄”是____________。
12.宋代农业发展: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经济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 ,是世界上最早的是纸币
13.图1所示国家的都城①处的名称是 ;图2所示政权②的都城是 。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一位抗元英雄的豪迈慷慨之作,他是
15.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宋太祖实行 政策。
三、判断题
16.《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
17.历史上,岳飞“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和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故事广为流传,深得民心。岳飞与文天祥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民族英雄。
18.清朝前期的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9.“一代天骄”忽必烈经过多年征战统一蒙古。( )
20.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判断对错)
四、综合题
21.民族关系发展、边疆治理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2)材料二中宋辽议和相关的事件及宋金对峙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即今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分裂势力都不能长久。
——川教版中国历史下册
(3)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是在什么朝代?唐朝中央政府是怎样对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的?
材料四:洁白的哈达、温顺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元朝为加强对西藏管理采取了有效措施。写出元朝管理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立有什么标志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经济发展
领域 成就
农业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从越南传入①
手工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商业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② 加以管理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③
(1)请在上述表格中的横线上填写正确内容。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2)材料二反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哪一现象?这一现象最终完成于哪个朝代?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李约瑟的观点。依据所学,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他的观点。
23.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繁荣时代,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繁荣的重要表现。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发展】
材料一:
(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唐朝时期出现过哪些盛世局面?(试举两例)
【商业繁荣】
材料二: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2)材料二中记述的“信用券”“纸币”最早被称作什么?出现于何时何地?
【贸易频繁】
材料三: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此时已经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宋代的巨大沉船,据初步探测,整船装载文物约有五万到八万件,相当于一个省级博物馆藏品的总量。这艘沉船的发现,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昔日的繁华与沧桑。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分别是哪里?宋朝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格局变化】
材料四:
(4)材料四中①相对应的是哪一个朝代?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请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D
6.A
7.D
8.C
9.C
10.C
11.武则天、文天祥、玄奘、岳飞、司马光、成吉思汗(铁木真)
12. 水稻 交子
13. 镐京 东京(开封)
14.文天祥
15.重文轻武
16.正确
17.错误
18.错误
19.错误 忽必烈改为铁木真(成吉思汗)。
20.错误
21.(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等。
(2)事件:澶渊之盟。
界线:淮水至大散关。
特点: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3)朝代:西汉。
唐朝管理: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4)机构:宣政院。
意义: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22.(1)占城稻;市舶司;交子。
(2)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3)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23.(1)曲辕犁;筒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交子;北宋;四川地区
(3)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的发明;广州;泉州;市舶司
(4)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5)发达的交通、统治者重视、社会安定、人口增加、人才的培养、先进的科技等(至少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