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1 15:1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到六七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光武中兴 D.康乾盛世
2.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3.唐玄宗在位前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史称(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唐朝时期先后设置的管辖西域的机构包括( )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安西都护府 ③北庭都护府 ④伊犁将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下面两位历史人物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代表,他们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6.1300多年前,天竺的戒日王举行了盛大的佛学辩论会,担任主讲的是一位来自唐朝的佛学大师。这位佛学大师可能是( )
A.释迦牟尼 B.鉴真 C.玄奘 D.戒贤
7.《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舶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材料反映了唐朝( )
A.商品交流繁盛 B.城市经济繁荣 C.民族交往频繁 D.政治制度完善
8.《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A.勤于政事 B.虚心纳谏 C.重用贤能 D.以民为本
9.某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商标(下图),与该商标有关的唐代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辛弃疾
10.唐朝对外交往活跃,带给我们的启示正确的有( )
①武力征服,称霸天下;
②善于学习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坚持吸纳与创新;
③重视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民富国强;
④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11.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
12.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北上 ,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后期, 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13.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 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贞观初年,高僧 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14.755年, 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此后,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的局面。
15.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
三、判断题
16.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填涂B
唐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唐玄宗首创殿试和武举。
17.唐玄宗时的宰相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
18.小明同学在收集唐朝时期的史料时,看到一段材料写道:唐太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你认为这个材料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19.唐朝末年,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20.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天可汗”。( )
四、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对各种类型的人才善于因材使用,这种用人之道,无疑可使大量的人才聚集在唐太宗周围,魏征前后共谏两百余事,使唐太宗非常满意,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各少数民族只要不与唐对抗,唐太宗就以各部的首长为都督,刺史,仍按其原来的风俗习惯,对本族进行统治……由于唐太宗各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了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发展,这些“古昔未有”的现象,正是这一“治世局面”的具体反映。
——摘编自白寿界《中国通史》
材料二:唐朝对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自信,对外来文化、艺术,毫无恐惧感,而采取“开放”政策,它采纳、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向外大力宣传和输出唐文化,影响亚非乃至世界各国文化,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使自己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唐朝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和这一“治世局面”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采取“开放”政策的原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事例。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兴盛的原因。
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________考试的途径获得的。此外,为加强君主专制提高行政效率,隋唐时期在政治上还创立和完善了什么制度?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探究三:文化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李白和杜甫分别被称为什么?为何杜二人的诗歌风格不同?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贞现三年,关中丰熟,成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加以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商旅野次,无复盗贼,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一一《贞观政要》
材料二: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勤于政事)。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孜孜不倦的献计纳策),故致治平。
──《旧唐书·宪宗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贞观”是哪个古代皇帝的年号?他在位时出现的“商旅野次,无复盗贼,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出现了政治清明局面?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两位统治者有哪些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B
6.C
7.A
8.D
9.A
10.B
11. 光武中兴 开元盛世
12. 灵武 黄巢
13. 遣唐使 玄奘
14. 安禄山 藩镇割据
15.鉴真
16.B
17.错误
18.(1)不正确;
(2)理由:①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
②金城公主是在唐中宗时期入藏与尺带朱丹和亲。
19.错误
20.正确
21.(1)魏征、贞观之治。
(2)对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自信;玄奘西行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等。
(3)重视农业发展生产,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制度完善与创新等。
22.(1)科举考试;三省六部制
(2)曲辕犁和筒车
(3)诗歌;“诗仙”、“诗圣”;生活的时代不同
23.(1)唐太宗,“贞观之治”
(2)体贴百姓疾苦,勤于政事,重用人才
(3)相同点:勤于政事,重用人才,虚心纳谏,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