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0.1 浮力(作业)(解析版+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10.1 浮力(作业)(解析版+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1 15:36:06

文档简介

课时10.1 浮力(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期末)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在外太空维修空间站的宇航员 B. 空中的孔明灯
C. 海洋中的冰山 D. 池塘中的睡莲
【答案】A
【解析】解:A、太空中没有空气,故不受到浮力,故A符合题意;
B、放飞的“孔明灯”,是因为灯内空气受热,内部空气的密度减小,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空气的浮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海洋中的冰山,处于漂浮状态,受到水的浮力,故C不符合题意。
D、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池塘中的睡莲受到水的浮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浮力产生原因,难点是知道浮力产生原因是因为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2.(2021·吉林期末)图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浮力方向的认识和了解,属于基础性题目。
掌握浮力的方向总和重力的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解答】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图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小球放置的位置无关,故应选序号1,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2022·天津期末)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B. 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 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D. 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明确物体上下表面是否产生了压力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对A、B、C、D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
A.A物体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A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的压力差,故A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水对BC物体上下表面都产生了的压力差,故BC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故B正确、C错误;
D.D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D物体上下表面没有产生向上压力差,故D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4.(2021·天津模拟)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将空饮料罐慢慢向下按,我们发现向下按的力越来越大。根据以上的实验过程,下列猜想最符合研究目的的是( )
A. 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B.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C. 向下按的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D. 物体浸在液体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浮力问题。
【解答】
A.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不是物体的体积,故A错误;
B.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若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水的体积没变,故浮力不变,故B错误;
C.将空饮料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饮料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饮料罐受到的浮力越大,但不是研究向下压力与浮力的关系,故C错误;
D.将空饮料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饮料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饮料罐受到的浮力越大,故研究目的是:物体浸在液体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5.(2022·安徽期中)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B. 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
D. 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
【答案】D
【解析】解:
AB、由图知,M上表面所处的深度较小,根据可知,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小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而上下表面的面积相同,则由可知,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小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所以,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B错误;
、物体上表面与水面平行,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
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则,所以,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结合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分析解答;
(2)一对平衡力应满足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物体浮沉条件:浸没水中的物体,,上浮最后漂浮:;,下沉;,悬浮。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浮沉条件的运用,难度不大。
6.如图所示,重为G的金属块A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合力的大小( )
A. 大于G B. 等于G C. 大于F D. 等于F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合力为零;当拆去其中一个力时,物体受到合力的大小与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力的合成与应用,关键是明确静止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解答】
当重为的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由于金属块静止,所以金属块受到的合力为零;
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受到合力的大小等于,方向与的方向相反,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2022·福建期中)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
A. 4N B. 6N C. 14N D. 7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对浮力产生原因的应用,浮力大小等于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之差,不要受题目中干扰因素的影响。
【解答】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
则。
故选C。
8.(2022·山东期末)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 沉在水底的铁球不受浮力作用
C. 浮力是物体对液体施加的力 D.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
【答案】D
【解析】解:A、空气中的物体与液体中的物体一样,都可能受浮力作用,故A错误;
B、沉在水底的铁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施加的力,故C错误;
D、浮力的产生,其实质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即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故D正确。
故选:D。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托的力,其实质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本题考查了对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二、填空题
9.一块橡皮掉入盛有水的杯中,它所受到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
【答案】水 竖直向上
【解析】解:物体的下表面受的水的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下表面受的压力总是竖直向上的,而向上的压力总是大于向下的压力。
故答案为:水,竖直向上。
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方向与压力大的方向相同。
10.(2022·山东期末)拦河坝总是上部窄、下部宽,这是因为______。一桥墩,浸入水中的体积,则桥墩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答案】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0N
【解析】解:(1)拦河坝总是上部窄下部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下部宽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强。
(2)浮力的产生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桥墩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的作用,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其所受浮力为0N。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浮力的计算。难点是知道浮力产生原因是因为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如果物体下表面不受水的压力,物体所受浮力就为0N。
11.(2022·吉林模拟)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中宇航员王亚平做了一个浮力实验。放入水中的乒乓球松手后会上浮吗?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液体受重力,所以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强______,当重力消失时,乒乓球各个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浮力也就消失了,这就是浮力和重力伴生的现象。所以我们看到乒乓球在水中会______。
【答案】不相等 相等 停在原来位置
【解析】解:液体在不同深度时,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深度不同压强不同;
当重力消失时,液体内部压强消失,浮力也就消失了。这就是浮力和重力伴生的现象。
在太空中水和乒乓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不会对浸入其中的乒乓球产生压力,所以当王亚平老师把乒乓球放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会停在原来位置;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停在原来位置。
(1)地球上根据公式进行判断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强关系;
(2)重力消失,液体压强和浮力消失;
(3)在太空中,和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会消失。
本题考查物体在失重状态时液体压强和浮力的情况,难易程度适中。
12.(2022·福建期中)如图所示,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和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和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等于 大于 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解析】解:
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由于在同一深度,由可知,液体压强相等,又因为受力面积相等,由可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和的大小相等,水平方向的合力为;
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大于,由可知,大于,又因为受力面积相等,由可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大于,此时竖直方向的合力不为,方向竖直向上;
因此液体会对玻璃圆筒产生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压力差,即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将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对它产生的压力,求出合力,即受到的浮力,从而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此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理解,实际考查了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
13.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首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当金属球完全浸入水中之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减小”)。由此小明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小红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由此你认为______。(选填“小明的猜想合理”、“小红的猜想合理”或“两人的猜想都合理”)
【答案】逐渐减小 两人的猜想都合理
【解析】解:当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排开的体积逐渐变大,完全浸入水中之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由此可知金属球受到向上的浮力,并且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此时金属球未完全浸入水中,小明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也是有道理的;
故答案为:逐渐减小;两人的猜想都合理
当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排开的体积逐渐变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利用好“称重法”测浮力是本题的关键,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14.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如将物体再下沉,其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变为,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答案】1.2;4.2
【解析】利用压力差法来计算浮力。
三、作图题
15.(2022·湖南模拟)请画出图中潜水艇上浮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小黑点O表示潜水艇的重心) 。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图时要注意大小、方向及作用点,同时要标准确力的名称。
潜水艇在水中受重力与浮力的作用,要使潜水艇上浮则浮力应大于重力,据此画出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解答】
潜水艇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而浮力竖直向上,且浮力应大于重力,如图所示:


16.如图所示,把实心铁块A吊在弹簧测力计下浸入水中,物体A静止时画出A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分析】
画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粗略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确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图。
实心铁块吊在弹簧测力计下浸入水中静止时,实心铁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弹簧测力计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水的浮力,且重力等于拉力与浮力之和。
【解答】
实心铁块吊在弹簧测力计下浸入水中静止时,实心铁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弹簧测力计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水的浮力,且重力等于拉力与浮力之和,所受力的示意图如下图:

四、实验探究题
17.小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图A、B、C所示。
(1)由图中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通过分析图中______两项,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由该实验探究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______。(填“越小”、“不变”、“越大”)。
(4)该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答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2.4;B、C;越大;控制变量法
【解析】解:由图、,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由图、,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为;
实验中、两图,金属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且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所受浮力不同,并且在水中受到大,由此可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实验应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越大;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已知金属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煤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称重法可以得到金属块浸没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有关,要研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必须保证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此题考查的是称重法计算浮力的应用和影响浮力的因素,其中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实验应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18.(2022·湖北模拟)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B: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a和b、c,可知猜想_________(选填序号)是正确的;
(2)分析图a和_________,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分析图a和d、e、f,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圆柱体浸在液体中,不小心碰到容器的底部,则测得的圆柱体的浮力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答案】;、; 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偏大
【解析】
【分析】
本题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解答;
圆柱体触底了,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小,根据称重法测量浮力解答。
【解答】
分析图和、,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则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可知猜想是正确的;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只改变浸没深度,故分析图和、;
分析图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盐水的密度最大,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酒精的密度最小,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大,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小,则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若圆柱体浸在液体中,不小心碰到容器的底部,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小,则根据可知测得的圆柱体的浮力偏大。
五、计算题
19.(2022·福建月考)如图将一块木块放入水中,已和木块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是,木块的下表面是。求: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多大?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多大?
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答案】
解: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则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答: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解析】根据求出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根据求出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根据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利用浮力产生原因计算浮力、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与掌握,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内容,难度不大。
20.(2022·天津·单元测试)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的正方体物体在水中保持静止,物体的上表面距离水面。求:
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
物体受到的浮力。取
【答案】
解:物体受到的向下的压强为
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强为
物体受到的向下的压力为
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为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答: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和;
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分别是和;
物体受到的浮力。
【解析】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的应用以及浮力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会利用压力差法求浮力是关键。
利用求出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再利用求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之差。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6月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我国深潜新记录。关于潜水器“蛟龙”号的下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蛟龙”号下潜越深,所受海水压强越大
B.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不变
C.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力不变
D.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对其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减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及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并会运用公式进行正确的判断,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解答】
A.根据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知,“蛟龙”号下潜越深,所受海水压强越大,故A正确;
B.根据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越来越大,故B错误;
C.“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增大,所受海水压力也增大,故C错误;
D.“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力差即浮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了浮力,而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B. 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而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 凡是沉到液体底部的物体都不受浮力
D.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掌握决定浮力的因素,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的竖直向上的浮力。
【解答】
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与物体上浮和下沉无关,所以不管是浮在液面上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都受浮力作用,故A错误;
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浸入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与物体上浮还是下沉无关,故B错误;
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因此沉到液体底部的物体也会受浮力作用,故C错误;
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故D正确。
故选D。

3.(2022·吉林模拟)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如图所示,它所受到的( )
A. 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B. 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C. 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D. 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答案】A
【解析】解:长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说明受到水的浮力不变,而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所以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不变;
而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竖直放置比水平放置上下表面积小,所以长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不相等。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选项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浮力实质,根据可求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差。
4.(2022·全国·单元测试)如图,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再浸没入水中(石块没有碰到烧杯底部)如图乙,静止时测力计示数分别是4N和3N,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对石块的浮力是3N
B. 石块对水有1N的压力
C. 石块受的力有重力、拉力、浮力和水对它的压力
D. 图乙中人的手受的拉力是3N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称重法测量浮力。
称重法测浮力:在空气中称出物体的重力,浸在水中物体受重力、浮力和拉力,故G,则。
【解答】
A.水对石块的浮力是,故A错误;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石块的浮力是,石块对水的压力为,故B正确;
C.乙图中石块受到重力、拉力和浮力作用,故C错误;
D.图乙中人的手受的拉力是加上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大于,故D错误。
故选B。

5.(2022·福建·单元测试)如图所示,体积相等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的拉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样大 B. 拴铝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C. 拴铁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D. 拴铜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隐含条件得出小球浸没水中时是本题的关键。
【解答】
三球的体积相同,,由可知:;
三实心球的体积相同,实心球浸没与水中,,
由可知,三球受到水的浮力:;
实心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细线的拉力,水的浮力和重力作用,
其关系为:,即,
三球受的浮力相同,重力大小关系为,
所以细线所受的拉力的大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如图所示,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分边长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浮力为(g取)( )
A. 0N B. 20N C. 60N D. 8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涉及到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的计算等知识点,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难度很大。
知道浮力的产生是上下表面的压强差,那么下部立方体由于与与容器底部粘合,水没有产生向上的压力;上部立方体的下表面积的一部分受到压力,则求出受力面积,利用求出下表面的压强,然后利用即可求得立方体受到水对它的浮力大小。
【解答】
下部立方体由于与容器底部粘合,水没有产生向上的压力;
上部立方体的下表面积的一部分与水接触受到向上的压力,

上部立方体的下表面的压强为,
浮力的产生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故选C。
二、填空题
7.(2022·江苏模拟)同一物体分别按照如图甲、乙两种方式置于同种液体中该物体在图甲方式中所受压强差______在乙图中所受压强差,在图甲方式中所受浮力______在乙图中所受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大于 等于
【解析】解:同一物体分别按照图甲、乙两种方式置于同种液体中,都处于悬浮状态,则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上下表明的压力差,且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两种方式中的压力差相同,由图示可知,甲中物体的底面积小,根据可知,甲中的压强差要大一些。
故答案为:大于;等于。
浸入液体的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上下表明的压力差;根据分析表明的压强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强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8.如图所示,重为2.45N的木块,用细线悬着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1.2N,细线断后木块露出水面前,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______N.当木块静止时,浮力与重力之比为______;木块在露出水面之后与之前相比、下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2;1:1;变小
【解析】解:用细线悬着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木块受到向下的重力、绳子对它向下的拉力和水的浮力,即,则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绳子对它向下的拉力,为;
细线断后,木块静止,会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故浮力与重力之比为:;
木块在露出水面之前浮力大于重力,露出水面后静止,浮力等于重力,下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差减小,故下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变小;
故答案为:1.2;1:1;变小
对木块受力分析可得出;
木块静止时,会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等于重力;
本题考查了合力、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点较多,难度不是很大.
9.重为8N的长方体金属块竖直浸没在水中,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7N、10N,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合力方向______。
【答案】3;5;竖直向下
【解析】解: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长方体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为,
因金属块受到重力和浮力的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
所以,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

方向和重力的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
浮力产生的实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示数压力差求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若金属块受到的重力为,金属块受到重力和浮力的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合力等于重力和浮力的差值,方向与力大的方向一致。
本题考查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知道合力大小的计算方法是关键。
10.如图所示,将石蜡块紧贴在烧杯底部,向烧杯中缓缓倒入水,石蜡块不上浮,这时石蜡块______ 浮力(填“受到”或“没有受到”)。轻拨石蜡块,让水浸入石蜡块底部,这时水对石蜡块有______ ,从而产生浮力。
【答案】没有受到 压力差
【解析】解:将石蜡块紧贴在烧杯底部,下表面与烧杯底密合,加水后,石蜡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大小为0.而,所以石蜡受到水的浮力为0N,即:没有受到浮力;
轻拨石蜡块,让水浸入石蜡块底部,石蜡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浮力。
故答案为:没有受到;压力差。
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现在石蜡块下表面与烧杯底密合,不受水的压力,浮力为0N,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浮力产生的原因,类似不受浮力的例子:在水中的桥墩等。
11.课外活动小组想探究物体浸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他们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如图甲所示,再把物体缓慢匀速浸入水中一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这三图可得:
(1)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____.
(2)物体在图乙位置时受到的浮力是__ ___.
(3)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_________(“有”或“无”)关.
【答案】(1)5;(2)2;(3)无关
【解析】
【分析】
物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未浸入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丙图可读出;
乙图中物体已全部浸入了水中,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读随的增大不变的一段的示数,利用称重法可计算出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
由丙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一段随的增大而不变,可总结出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称重法测浮力是这一实验中用到的基本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时一定要注意弹簧测力的计示数与物体浸没深度之间的关系。
【解答】
物体未浸入水中时,从丙图可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由图丙知物体浸入水中如图乙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
由丙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一段随的增大而不变浸没后,故可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它所处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5;(2)2;(3)无关。

12.如图所示,平底试管和砂子的总重为,试管底面积为,则试管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是______,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是______。
【答案】490;5
【解析】解:
由图知,试管漂浮在水面上,
试管受到的浮力:

试管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

由得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

故答案为:;。
由图知,试管漂浮在水面上,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漂浮条件求试管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利用求试管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
利用求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浮力产生原因压力差的应用,利用好浮力产生原因压力差是本题的突破口。
三、作图题
13.(2022·新疆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水面保持静止,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
【分析】
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竖直向下,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上,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即可画出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是:一定点,二画线,再在线上标尖尖。解释:“点”指力的作用点,“尖尖”指力的方向。
【解答】
解: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我们可以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重力竖直向下用标出,作用点在重心上,因为小球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如图所示:

14.如图所示,一烧杯静止在斜面上,烧杯内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小球.请在图中作出烧杯对斜面的压力和小球受到的浮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关键是确定浮力和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注意浮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烧杯与接触面的中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
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5.如图,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长方下表面距离和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理量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物体重______,第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分析第次到第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液体之前,______;
分析第次到第次实验数据,说明______。
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和物体下面到水面距离关系的图象为______
【答案】 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铁块受到水的浮力增大 当铁块浸没水中后,铁块受到水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解析】解:铁块的重力等于浸入水中深度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重;
第四次实验时,铁块受到的浮力;
根据第四次实验时,铁块受到浮力的计算方法,求出第一次到第五次的浮力分别为:、、、、,由此得出结论:铁块未浸没时,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增大。
根据第四次实验时,铁块受到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第五次到第七次的浮力分别为:、、,
由此得出结论:当铁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由上可知,铁块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浮力是先变大后不变的。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重力是一定的,浮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深度的变化是:先变小,后不变。
故答案为:
;;
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铁块受到水的浮力增大;
当铁块浸没水中后,铁块受到水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铁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铁块的重力;当铁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不为零时,铁块受到了水的浮力。
计算出第一次到第五次的浮力,得出浮力和深度的关系;
求出第五次到第七次的铁块受到的浮力,得出浮力和深度的关系;
根据浮力的变化得出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深度的变化图象,进行判断。
此题是浮力和深度关系的探究实验,主要是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这也是课标上的一个明确要求,需要掌握。
16.(2022·江苏模拟)小李利用家里的电子秤、玻璃杯、木块、水、酱油、牙签等器材,进行了“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他们利用调好的电子秤进行了以下操作:
烧杯中装适量水,用电子秤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如图
将木块放入烧杯中,称出木块漂浮在水中时烧杯的总质量,如图
用牙签逐渐把木块压入水中直至浸没木块没有接触烧杯壁和底,分别记下木块在不同位置时电子秤的读数,如图、、。
小李据步骤、计算出木块质量为______;
比较分析实验步骤、、、、中电子秤的读数,说明:浸在水中的木块所受的浮力与物体______有关;将杯中的水换成相同质量的酱油进行了如图的操作,对比实验步骤、和中电子秤的读数可知,木块受的浮力还与______有关;
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
根据小李的分析,下列关于木块所受浮力、电子秤所受压力与木块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______。
A.B.C.D.
【答案】 排开液体体积 液体密度 控制变量法 寻找结论的普遍性
【解析】解:将玻璃杯、水、木块视为一个整体,木块的质量;
电子秤增加的质量等于木块被压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比较分析实验步骤、、、、中电子秤的读数,从读数越来越大,、示数不变,故得出的结论是:在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将杯中的水换成相同质量的酱油进行了如图的操作,图中电子秤的读数较大,酱油的密度较大,说明木块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所以实验需要用控制变量法。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需要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
由图和可知,木块全部浸入水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为;木块受到的浮力;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即底面积相同的柱体,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的深度成正比,当物体完全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浮力大小是,所以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故AB错误;
开始容器内有水,压力不为零,由于浮力先变大后不变,所以排开液体的重力先变大后不变,电子秤所受压力先变大后不变,最大压力为,故D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控制变量法;寻找结论的普遍性;。
运用控制变量法,找出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确定浮力大小与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将烧杯、水、木块视为一个整体,即为木块的质量表示图中电子秤的示数,以下类似,为木块被压浸没时排开水的质量,由此求出木块的体积;
根据图、,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等于木块自身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列方程求酱油的密度;根据力的平衡,求把木块压没入酱油中的压力大小。
本题中以生活中见的器材和材料做探究实验,在只有测质量工具的条件下,涉及测量物体体积和密度的方法,重点考查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力的平衡、控制变量法和对测量结果的评估能力。
五、计算题
17.如图所示,用细绳将质量为的木块系住,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当木块静止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容器底部水的深度为,已知容器底面积为,求:
木块受到的浮力;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答案】
解:
由图可知,木块静止在水中,木块受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拉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答: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解析】本题考查了压强、压力及浮力的公式运用,基础性强,难度不大。
分析木块受力情况,根据力的平衡知识求木块所受的浮力;
由液体的深度和密度,依据和解题。
18.如图所示,某正方体物块重,用绳子拉着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求:
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此时绳子对物块的拉力。
【答案】
解:由题知,物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其方向为竖直向下,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其方向为竖直向上,
所以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
物块受到的浮力:;
由于物块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受力平衡可知:
拉力:。
答: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为。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此时绳子对物块的拉力为。
【解析】本题考查浮力的计算。
根据“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计算压力差;
物体产生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由于物块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受力平衡可知: 拉力:。课时10.1 浮力(原卷版)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期末)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在外太空维修空间站的宇航员 B. 空中的孔明灯
C. 海洋中的冰山 D. 池塘中的睡莲
2.(2021·吉林期末)图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 )
A. 1 B. 2 C. 3 D. 4
3.(2022·天津期末)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B. 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 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D. 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4.(2021·天津模拟)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将空饮料罐慢慢向下按,我们发现向下按的力越来越大。根据以上的实验过程,下列猜想最符合研究目的的是( )
A. 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B.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C. 向下按的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D. 物体浸在液体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5.(2022·安徽期中)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B. 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
D. 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
6.如图所示,重为G的金属块A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合力的大小( )
A. 大于G B. 等于G C. 大于F D. 等于F
7.(2022·福建期中)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 )
A. 4N B. 6N C. 14N D. 7N
8.(2022·山东期末)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B. 沉在水底的铁球不受浮力作用
C. 浮力是物体对液体施加的力 D. 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
二、填空题
9.一块橡皮掉入盛有水的杯中,它所受到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
10.(2022·山东期末)拦河坝总是上部窄、下部宽,这是因为______。一桥墩,浸入水中的体积,则桥墩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11.(2022·吉林模拟)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中宇航员王亚平做了一个浮力实验。放入水中的乒乓球松手后会上浮吗?浮力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液体受重力,所以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强______,当重力消失时,乒乓球各个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浮力也就消失了,这就是浮力和重力伴生的现象。所以我们看到乒乓球在水中会______。
12.(2022·福建期中)如图所示,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和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和的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13.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首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当金属球完全浸入水中之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减小”)。由此小明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小红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由此你认为______。(选填“小明的猜想合理”、“小红的猜想合理”或“两人的猜想都合理”)
14.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中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如将物体再下沉,其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变为,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三、作图题
15.(2022·湖南模拟)请画出图中潜水艇上浮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小黑点O表示潜水艇的重心) 。
16.如图所示,把实心铁块A吊在弹簧测力计下浸入水中,物体A静止时画出A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7.小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图A、B、C所示。
(1)由图中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通过分析图中______两项,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由该实验探究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______。(填“越小”、“不变”、“越大”)。
(4)该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答一种方法即可)。
18.(2022·湖北模拟)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B: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a和b、c,可知猜想_________(选填序号)是正确的;
(2)分析图a和_________,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分析图a和d、e、f,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圆柱体浸在液体中,不小心碰到容器的底部,则测得的圆柱体的浮力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五、计算题
19.(2022·福建月考)如图将一块木块放入水中,已和木块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是,木块的下表面是。求: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多大?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多大?
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20.(2022·天津·单元测试)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的正方体物体在水中保持静止,物体的上表面距离水面。求:
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物体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
物体受到的浮力。取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于6月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我国深潜新记录。关于潜水器“蛟龙”号的下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蛟龙”号下潜越深,所受海水压强越大
B.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不变
C.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力不变
D. “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对其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减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了浮力,而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B. 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而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 凡是沉到液体底部的物体都不受浮力
D.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2022·吉林模拟)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如图所示,它所受到的( )
A. 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B. 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C. 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D. 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4.(2022·全国·单元测试)如图,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再浸没入水中(石块没有碰到烧杯底部)如图乙,静止时测力计示数分别是4N和3N,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对石块的浮力是3N
B. 石块对水有1N的压力
C. 石块受的力有重力、拉力、浮力和水对它的压力
D. 图乙中人的手受的拉力是3N
5.(2022·福建·单元测试)如图所示,体积相等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的拉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样大 B. 拴铝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C. 拴铁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D. 拴铜球的细线上的拉力大
6.如图所示,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分边长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浮力为(g取)( )
A. 0N B. 20N C. 60N D. 80N
二、填空题
7.(2022·江苏模拟)同一物体分别按照如图甲、乙两种方式置于同种液体中该物体在图甲方式中所受压强差______在乙图中所受压强差,在图甲方式中所受浮力______在乙图中所受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如图所示,重为2.45N的木块,用细线悬着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1.2N,细线断后木块露出水面前,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______N.当木块静止时,浮力与重力之比为______;木块在露出水面之后与之前相比、下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重为8N的长方体金属块竖直浸没在水中,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7N、10N,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牛,合力方向______。
10.如图所示,将石蜡块紧贴在烧杯底部,向烧杯中缓缓倒入水,石蜡块不上浮,这时石蜡块______ 浮力(填“受到”或“没有受到”)。轻拨石蜡块,让水浸入石蜡块底部,这时水对石蜡块有______ ,从而产生浮力。
11.课外活动小组想探究物体浸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他们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如图甲所示,再把物体缓慢匀速浸入水中一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物体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这三图可得:
(1)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____.
(2)物体在图乙位置时受到的浮力是__ ___.
(3)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_________(“有”或“无”)关.
12.如图所示,平底试管和砂子的总重为,试管底面积为,则试管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是______,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是______。
三、作图题
13.(2022·新疆模拟)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水面保持静止,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14.如图所示,一烧杯静止在斜面上,烧杯内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小球.请在图中作出烧杯对斜面的压力和小球受到的浮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5.如图,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长方下表面距离和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理量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物体重______,第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分析第次到第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液体之前,______;
分析第次到第次实验数据,说明______。
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和物体下面到水面距离关系的图象为______
16.(2022·江苏模拟)小李利用家里的电子秤、玻璃杯、木块、水、酱油、牙签等器材,进行了“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他们利用调好的电子秤进行了以下操作:
烧杯中装适量水,用电子秤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如图
将木块放入烧杯中,称出木块漂浮在水中时烧杯的总质量,如图
用牙签逐渐把木块压入水中直至浸没木块没有接触烧杯壁和底,分别记下木块在不同位置时电子秤的读数,如图、、。
小李据步骤、计算出木块质量为______;
比较分析实验步骤、、、、中电子秤的读数,说明:浸在水中的木块所受的浮力与物体______有关;将杯中的水换成相同质量的酱油进行了如图的操作,对比实验步骤、和中电子秤的读数可知,木块受的浮力还与______有关;
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
根据小李的分析,下列关于木块所受浮力、电子秤所受压力与木块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______。
A.B.C.D.
五、计算题
17.如图所示,用细绳将质量为的木块系住,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当木块静止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容器底部水的深度为,已知容器底面积为,求:
木块受到的浮力;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18.如图所示,某正方体物块重,用绳子拉着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求:
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此时绳子对物块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