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2 08:0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近年来,广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其中阳西县建成了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并于今年初完成首次收鱼,引领我国“海上发电、海下养鱼”立体利用模式的发展。左图为广东风电场规划图,右图为“海上发电、海下养鱼”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海上风电( )
A.持续稳定 B.易开发 C.清洁无污染 D.投资小
2.广东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条件是( )
A.常年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 B.濒临东海,海域面积广阔
C.临近东南亚,海外市场广 D.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
3.“海上发电、海下养鱼”模式有利于( )
①降低海洋牧场用电成本 ②推进风能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
③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 ④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碳中和”意思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于二氧化碳吸收量。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4-5题。
4.我国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实观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全球贫困人口 B.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
.提高全球煤炭产量 D.推动全球防疫合作
5.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目标和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使用塑料袋 D.课本循环使用
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据此完成下面6-7题。
6.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耕地污染 B.乙—弃耕增多 C.丙—耕地退化 D.丁—乱占耕地
7.针对漫画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B.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C.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8-9题。
8.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较齐全 B.耕地是草地的两倍
C.工矿交通城市用地比重最大 D.难利用土地少于10%
9.土地是立国之本,针对上图所示的土地国情,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A.引导我国部分人口迁出国外 B.将其他类型土地全部转变为耕地
C.大量使用肥料增加土地肥力 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沿着京杭运河向北输水,它使运河文明在流淌中得到延伸和发展。2022年4月,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水和水库调控等共同作用下,京杭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下左图示意京杭运河,右图为京杭运河穿过某河流河床底部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下面10-11题。
10.图示京杭运河输水隧道从某条河流河床底部穿过,该河流是( )
A.海河 B.黄河 C.淮河 D.长江
11.南水北调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②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河南省调研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时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2-14题。
1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调水 B.东线黄河以南需逐级抽水
C.中线调水基本可以实现自流 D.中线可缓解西北缺水问题
13.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
A.含沙量大 B.是地上河 C.水污染严重 D.有凌汛
14.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
二、解答题(共2大题)
15.为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 ,其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耕地的比重 (大/小)。
(2)结合我国耕地、人口和粮食现状分析,完成下面结构图。请将“人口”“耕地”“粮食”三个关键词填在结构图中相应的位置上。① ② ③ ④ 。
在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时,为保障粮食安全,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16.读“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筒表”和“中国径流带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武汉市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筒表(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7 5.8 10.1 16.8 21.9 25.6 28.7 28.2 23.4 17.7 11.4 6.0
降水量(毫米) 48.4 58.7 95.0 131.1 164.2 225.0 190.3 111.7 79.7 92.0 51.8 26.0
(1)请运用表格数据在右图中补全“武汉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武汉市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是 。
(2)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大,年降水量从 向 递减。
(3)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具有 的特点,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解决我国 、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4)有人认为武汉市不缺水,而有人认为武汉市缺水,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D
6.A 7.B 8.A 9.D
10.B 11.A 12.D 13.B 14.C
15.(1) 可利用草地 可再生 小
(2) 人口 耕地 粮食 耕地
(3)爱护粮食、“光盘”行动等
16.(1)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 东南/东南沿海 西北/西北内陆
(3)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西北
(4)不缺水,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处多水带(湿润地区);紧邻长江,河湖提供丰富水源/缺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季节性缺水;武汉市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造成水源不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