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1 11:4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北宋建立的过程,认识北宋面临新的形势,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和王安石变法。
核心素养目标
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了解北宋建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及重文轻武政策、王安石变法等史实。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从历史的角度辩证看待宋初政治制度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立足史料证实和家国情怀,认识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导入新课
中外名人谈宋朝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
“谈到十一世纪(宋朝),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0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一).北宋建立与统一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周世宗改革
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具有宏大志向,即位后大力扭转混乱局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他率军南征北战,决心统一全国,但身患急病,39岁就去世了。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北宋开国皇帝。960年,赵匡胤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行至汴京东北陈桥驿时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21岁时离家外出游历,23岁投奔后周太祖郭威帐下,开始征战沙场。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赵匡胤典领禁军,随周世宗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越。29岁时,拜定国军节度使,30岁迁义成军节度使。959年,后周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32的岁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大军返回开封,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在位共16年,50岁去世。
“不流血而创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观察地图,如果你是宋太祖,你认为接下来要解决什么问题?
北方
南方
辽国、北汉
割据政权
在这两大方向中,宋太祖会首先解决哪一个方向?
影响: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注意:北宋不是全国的统一(局部统一)
我们只能说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分裂割据,但燕云十六州并没有取得,辽国的契丹与西夏的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立,因此北宋不是传统的大一统政权。
(二).强化中央集权背景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外重内轻”
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三).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收兵权
总结宋太祖加强兵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相关史事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
武将
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材料1:“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清)秦缃业《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材料2:枢密院调发军队必须“御前画旨,下殿前司,然后可发”。
材料3:“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病总于三帅(禁军三部分的统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
②枢密院掌调兵权,三衙掌统兵权,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没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
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无法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材料4:“分遣禁旅,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故将不
得专其兵,而兵亦不致骄惰。”——《文献通考》卷153
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上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削弱相权
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枢密使分取军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权。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
控制地方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
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监察)以分知州权力。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 《宋史·职官志》
加强了中央集权,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
但也导致机构重叠,财政开支庞大,出现“冗官”的现象。
地方: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从965年起,赵匡胤往各地派转运使,主持地方税收,不许藩镇亲吏插手。地方的财赋收入,除开支本地行政经费所需外,其余全部输送京师,州府官员不得截留。没钱,你就是有兵都没用。下面的人一看,跟着你混,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那就安安心心做好本职工作,犯不着听你忽悠去冒险。
《宋会要》中,对转运使也下过定义:“国家所置诸路转运使,即汉刺史、唐观察使之职”。
制钱谷
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项目 目的 具体措施 影响
军事方面
在中央
在地方
消除武将专权的积弊
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②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③禁军分内外驻屯,将领经常调换。
①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削弱宰相的权力
①多人任宰相
②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③由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
①实现了民、军、财政的分立,加强了皇权;
②官僚机构臃肿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①分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施行轮换制;
②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
③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官的财税权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地方官僚机构臃肿
(四).强化中央集权的结果: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
思考: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宋朝采取的集权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积极:中央集权得到强化,皇权大大加强。
消极:削弱了地方实力和军队的战斗力,出现“冗官”“冗费”等现象。
1.(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对应的是( )
A.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2.(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建立刺史制度 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B
链接中考
C
02、 重文轻武的政策
1.什么是重文轻武?
宋朝为避免武将跋扈专横,重用文臣担任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对武将进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有科举出身的6人。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谚语
2.重文轻武的表现
①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②宋太宗时,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且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文臣统兵的代表
③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将领的指挥权。
拓展延伸: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压抑武将,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每年的军费开支约占财政支出的七八成,军队人数最多时达到120多万。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表现
影响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太祖誓碑
材料: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 …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
应天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嵩阳书院并称宋朝四大书院。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分科考试
进士科
科举制正式诞生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首创殿试武举
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宋朝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和升迁速度
宋朝:发展
宋代科举制
县试 府试
院 试
童生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州 试
省 试
殿 试
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第一名称会元
第一名称解元
宋1065年,正式定为三年一次。秋天进行州试(秋闱);第二年春天礼部主持的省试(春闱);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嘉佑二年(1057),欧阳修受命“知贡举”(科考主考官)。这年的进士榜单,成为“千年科举
最闪耀的一榜”。
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苏辙
程颢
苏轼
曾巩
唐宋宰相情况对比表
时期 登科 人数 宰相 人数 进士出身的
宰相人数
唐朝 6603 123 22
两宋 45640 135 111
材料1:“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
根据教材内容及相关史事,归纳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材料2相关史事: 重文轻武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余,人浮于事,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官职。官员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积极:
消极: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国家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
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
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解。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闭关锁国 D.文化专制
2.(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B
链接中考
C
03、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增设官僚机构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分散军权
冗官
冗兵
冗费
军队战斗力弱
积贫
积弱
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
年代 收入 (单位:贯) 支出
(单位: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范仲淹
(989-1052)
2.庆历新政:
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却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开启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阻挠。1045年初,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失败。
3.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1067年即位,次年改元熙宁。1069年任用王安石变法,故此次变法又称为“熙宁变法”。
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王安石像
收到一些成效。
时间:
目的:
作用:
变法措施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经济
军事
募役法
(免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也要交纳役钱
限制官僚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严格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发展
保甲法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方田均税法
王安石
(1021-1086)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1086年,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变法的效果
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变法的结局
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变法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钱”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
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
王安石尽管本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无畏精神,积极投身变法,但他的变法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结果欲速不达,反而致使“天下汹汹”......王安石想富国富民,但他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点却偏向了“取天下之财”,百姓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而且变法是在北宋的上层建筑不能有效维护其经济基础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改良是不可能解决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的,其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摘编自张守慧《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
合作探究: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走向失败?
①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②王安石变法急功近利,脱离实际;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
③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负担。
宋朝的建立:赵匡胤,960年,都城开封
强化中
央集权
结果:取得一定效果,触犯大地主和大官僚利益,最终被废除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重用文臣,抑制武将
重文轻武的政策
王安石变法
背景:统治出现危机
注重文教,发展科举
北宋的政治
主要措施:涉及政治、军事等领域
在地方:削弱地方权力
杯酒释兵权:控制军队
在中央:分割宰相权力
课堂小结
强干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