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1-5 BAABD 6-10 ACCBD 11-15 CDBCD
二、材料解析题
16.(1)落后、未开放、原始等。(1分)
(2)繁荣、发展、富庶、开发等(1分)原因:A.北民南迁补充了南方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B.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C.南方相对稳定。D.人民的辛勤劳动。(写三点可得3分,共3分)
(3)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重视和吸引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力;善于挖掘和利用自然条件。(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1)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各1分,共3分)
(2)汉武帝 推恩令(和刺史制)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各1分,共3分)
(3)北魏孝文帝 措施:穿汉服,讲汉话 改汉姓 迁都城 通汉婚 习汉制(任写四点可得4分)
(4)改革推动社会发展。(1分).
18.(1)长安 (1分)佛教 (1分) 云冈石窟(1分) 龙门石窟(1分)
(2)宋齐梁陈(各1分,共4分)
(3)台湾(1分)
三.问答题
19. (1)《兰亭集序》 王羲之 书圣(各1分,共3分)
(2)张仲景 医圣 《伤寒杂病论》(各1分,共3分)历史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秦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2.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
3.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场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秦朝的残暴统治 B.楚汉之争的发生 C.秦朝的法律严苛 D.万里长城的修筑
4.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
A.百家争鸣出现 B.藩镇割据形成 C.民族政权并立 D.东汉走向衰亡
6.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突出。东汉时,宦官蔡伦的贡献是( )
A.改进造纸术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发明造纸术 D.撰写《齐民要术》
7.为了纪念祖冲之,月球上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祖冲之山”,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
A. 写下我国第一部农业著作 B.制造地动仪
C.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D.割圆术
8.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此战( )
A.袁绍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D.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9.西晋是自东汉末年以来,第一个短暂性统一全国的王朝,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司马晋”。西晋的建立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炎 C.司马懿 D.司马睿
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
A. B. C. D.
11.南方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当地城市的发展。南朝时人口众多,商业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 )
A.长安 B.洛阳 C.建康 D.成都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然而中国科技文化依然灿烂辉煌,下面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是( )
①《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②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
③钟繇创立了楷书。④《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⑤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13.我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女真族 B.鲜卑族 C.党项族 D.契丹族
14.西晋末年的社会动乱引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此次迁徙中除了北民南迁外还有少数民族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 )
①匈奴族 ②鲜卑族③氐族④羯族⑤羌族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
15.三国政权中,魏国和吴国的都城在( )
A.长安 洛阳 B.咸阳 平城 C.成都 建业 D.洛阳 建业
二、材料解析题。(29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根据材料一,说说江南社会呈现什么状态。(1分)
材料二描述了江南怎样的景象(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出现此般景象的原因。(3分)
(3)从以上江南的变化中你得到怎样的历史启示。(3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件衣服。他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衣服,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童装!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刀币。最后他不愿意要这件衣服了,打算退货,裁缝让他填一份文书。结果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他一个都不认识。
材料二: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材料三:“魏主”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魏逐步强大。
(1)依据材料一,秦始皇是如何解决秦国人在齐国遇到的各种麻烦的。(3分)
(2)材料二中文中的“上”是哪一位皇帝?(1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能说明“上”的做法吗?(1分)为实现大一统,“上”还在思想方面实施了什么措施?(1分)
(3)材料三中“魏主”指什么人?(2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此改革措施有哪些?(4分)
(4)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帮助。(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南朝历史始于公元420年,止于公元589年,历经四个王朝。
材料三:230年,孙权就曾派卫温到达“夷洲”。
根据材料一说说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哪一种宗教经此路传到我国?(1分)请列举两处我国南北朝时期受该宗教影响的建筑。(2分)
据材料二,说说南朝历经了四哪个王朝?(4分)
材料三中的“夷洲”指现在的什么地区?(1分)
问答题(6分).
19.我国古代在医学、艺术等领域曾长期领先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灿烂的篇章。根据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东晋时期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被后人誉为什么?(3分)
(2)东汉末年、发展“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的名医是哪位?他被后世称为什么?他留下的医学巨著叫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