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A卷)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A卷)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1 14:36:25

文档简介

昭通一中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A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7页,第II卷第8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行车运动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市场规模大、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等特点。自行车运动产业首先包括各类整车、车上配件、附属装备、身上装备、智能产品、场馆设施建设等制造业及基建产业链,其次包括赛事、培训、场馆设施运营、旅游、文化传播等服务业产业链。据统计中国自行车运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0.4%,运动自行车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为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实体店纷纷关门的情况下,某品牌连锁店(以贩售自行车为主线,同时提供健康饮食、精选服饰零售及自行车装备售卖)坚持选择北京市中心布局,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信息更新快,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B. 市中心交通便利,方便购买
C. 中高端收入群体集中,消费能力强 D. 多样化经营可以弥补地租支出
2.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和出口大国,但自行车运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运动自行车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均较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购买人群有限②城市自行车道的缺失
③自行车运动的门槛高④自行车运动起步晚,发展慢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3. 为了促进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研发和自主创新,加大高端自行车及核心配件研发
B. 大力发展山地自行车,适应我国山地多的骑行环境
C. 打造以自行车运动为主题的健身场所,加大自行车运动文化的普及
D. 增加以自行车骑游为特色的体育旅游市场供给
下图为四个世界著名海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位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海峡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海峡两岸的景观为热带荒漠 B. 乙海峡以多风暴著名,风急浪高
C. 丙海峡被称为东南亚的“十字路口” D. 丁海峡东侧的国家是加拿大
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28.68°N,115.85°E)南郊,距南昌城区28千米,多沙山和沙洲,面积达30平方千米,有“江南第一沙漠”之称,是当地热门的旅游景点。研究发现,厚田沙漠冬春季风沙活动剧烈。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风沙的特点是( )
A. 起沙风速大 B. 分选性较好 C. 多风蚀地貌 D. 沙粒较干燥
7. 关于厚田沙漠冬春季风沙活动剧烈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春季节西北季风强劲 B. 鄱阳湖湖滩裸露,沙源丰富
C 该季节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 植被少,地表保护作用差
读图“南美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有关③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②气候的一样,都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
B. 雨季时间和①气候雨季时间相反
C. 狭长分布是因为沿岸有寒流流经
D. 比④气候的植被更加适应干旱环境
9. 图中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分布无法体现出( )
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锋面雨带的影响
C. “雨影”效应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北部湾海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洋流。下图示意北部湾表层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以上两幅图所代表的季节分别是( )
A. 左为夏季,右为冬季 B. 左为春季,右为秋季
C. 左为冬季,右为夏季 D. 左为秋季,右为春季
11. 关于以上两幅图,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图中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风海流 B. 甲、乙两地都有季节性渔场存在
C 此处海水盐度低,沿岸缺乏盐场 D. 图中洋流属于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图5示意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681米,河流丁处有一落差20米的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最高山峰成因( )
A. 向斜成山 B. 背斜成山 C. 断层抬升成山 D. 瀑布下蚀成山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流向自东北流向西南 B. 丙地海拔可能为355米
C. 甲处和乙处相对高差可达200米 D. 因为是凹坡,丁地无法看到乙山峰
下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下右图为下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 B. 受其控制的地区高温少雨
C. 是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 D. 导致了东非草原动物迁徙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乙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C. 丁风带一定是干燥的 D. 丙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不是图中岩石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
A. 大理岩 B. 板岩 C. 片麻岩 D. 砂岩
17. 根据示意图,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M断层形成、挤压褶皱、P岩层形成、岩浆侵入
B. 挤压褶皱、P岩层形成、岩浆侵入、M断层形成
C. 挤压褶皱、P岩层形成、M断层形成、岩浆侵入
D. P岩层形成、挤压褶皱、岩浆侵入、M断层形成
下图为某日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季节,被丁处气压切断的是( )
A.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 阿留申低压 C. 副极地低压 D. 亚洲低压
19. 关于图中各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刻,丙地盛行西北风 B. 控制丁地的天气系统是锋面高压
C. 乙地上空存在抬升气团 D. 甲地即将迎来沙尘暴天气
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南极科考任务圆满完成。下图为我国已建成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从罗斯海新站到长城站,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 先东北,再东南 B. 先东南,后东北 C. 先西南,再西北 D. 先正南,后正北
21. 南极考察站中,位于东半球且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罗斯海新站 B. 长城战 C. 昆仑站 D. 中山站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树木枯枝落叶多,因此森林土壤最肥沃 B. 生物为土壤提供有机物,从而改变土壤结构
C. 植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 D. 生物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
23. 与缓坡相比,陡坡土壤一般较薄,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风化基岩 B. 矿物颗粒 C. 土壤微生物 D. 地表径流
北极放大效应指当地球气候受到温室气体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时,极地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近地表升温更加迅速。1998~2012年,北极变暖速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倍以上。下图是北极海冰最小覆盖度边缘对比。虚线为2013年海冰最小覆盖日(9月21日)的覆盖边缘,实线为2019年海冰最小覆盖日(9月24日)的覆盖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据图可知,下列不属于北极海冰变化特点的是( )
A. 加拿大北部群岛地区海冰增长 B. 格陵兰岛地区海冰边缘变化不大
C. 2019年海冰比2013年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 D. 挪威海地区海冰增长
25. 北极放大效应的原理是( )
①海冰融化,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增加②海洋蒸发量增大,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
③北极沿岸多发达国家,CO2排放量巨大④北极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地岛主要由南、北两大岛组成,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达1000千米,多山地,最高点海拔1590米,岛上未覆冰的地带以沼泽为主。这里冬季平均温度为-22~-16℃,夏季2~7℃,气候严寒,多大风天气。下图示意新地岛位置。
(1)请描述新地岛的地理位置。
(2)分析新地岛气候严寒的原因。
(3)说明新地岛多沼泽地的原因。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康养产业是集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为一体的产业链。我国各地区都在积极结合自身资源全力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磐安县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距离杭州、温州、宁波均在2小时以内,属长三角南翼经济区及浙中城市群经济区范围。磐安县森林覆盖率约为80.6%,被誉为“浙中盆景、天然氧吧”。县内有全国唯一药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药材之乡。近年来,磐安县正着力打造成以“乡村慢生活+中医药健康养生”为特色的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下图为磐安县简图。
(1)据图推测磐安县康养产业集中分布区,并说明理由。
(2)指出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可能面临的困难。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江为韩江的主源,是广东省梅州市主要的河流之一(下图)。2016年1月23日起,一股超强冷空气影响广东,梅江流域气温下降到0℃以下,且后续气温回升不明显。1月26~27日,梅江流域经历了一场小范围降雨,28日9:00~29日5:00梅江干流区域普降大暴雨,降雨总历时20小时,全流域平均降雨量为89.6毫米,此次暴雨引发该流域枯水期最大洪水。
(1)分析该次暴雨洪水成为枯水期最大洪水的原因。
(2)根据此次洪水特点,阐述对我国枯水期洪水预报的启示。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盆地位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带,是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断陷盆地,地质史上经历了“湖泊形成—湖泊消失—黄河贯通—湿地形成”的自然演变。研究表明,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湖水外泄后,黄河在古湖底形成一个巨大的U型弯曲,贯通了上游长达910千米、面积约86050平方千米的流域,水系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左图为若尔盖盆地位置与范围示意图,下右图为某考察队拍摄的黄河玛曲段台地沉积覆盖物。
(1)推测若尔盖古湖泊的形成过程。
(2)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说明其判断依据。
(3)与贯通前相比,简述黄河贯通若尔盖盆地后水系特征的变化。昭通一中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A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7页,第II卷第8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行车运动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市场规模大、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等特点。自行车运动产业首先包括各类整车、车上配件、附属装备、身上装备、智能产品、场馆设施建设等制造业及基建产业链,其次包括赛事、培训、场馆设施运营、旅游、文化传播等服务业产业链。据统计中国自行车运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0.4%,运动自行车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为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实体店纷纷关门的情况下,某品牌连锁店(以贩售自行车为主线,同时提供健康饮食、精选服饰零售及自行车装备售卖)坚持选择北京市中心布局,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信息更新快,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B. 市中心交通便利,方便购买
C. 中高端收入群体集中,消费能力强 D. 多样化经营可以弥补地租支出
2. 中国是自行车王国和出口大国,但自行车运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运动自行车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均较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购买人群有限②城市自行车道的缺失
③自行车运动的门槛高④自行车运动起步晚,发展慢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3. 为了促进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研发和自主创新,加大高端自行车及核心配件研发
B. 大力发展山地自行车,适应我国山地多的骑行环境
C. 打造以自行车运动为主题的健身场所,加大自行车运动文化的普及
D. 增加以自行车骑游为特色的体育旅游市场供给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该品牌连锁店首选北京市中心布局,市中心地租高,只有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才能盈利, 并且该连锁店提供的健康饮食、精选服饰零售及自行车装备售卖等服务主要针对中高端玩家,C正确。信息更新快,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市中心交通便利,方便购买、多样化经营可以弥补地租支出的说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不是该店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材料中明确提出“自行车运动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①正确;除了有自行车外还 需要“附属装备、身上装备、智能产品等”,平均消费相对高,③正确;我城市中自行车道相对完善,不能说是“缺失”,②错误;中国自行车运动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我国多山,但大力发展山地自行车,就缩小了自行车消费范围,B错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端自行车需求会增加,A正确;打造自行车运动的健身场所和增加与自行车运动相结合的旅游项目,都能从市场的角度促进我国自行车运动产业的发展,C、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ACD不符题意,选B。
【点睛】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
下图为四个世界著名海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位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海峡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海峡两岸的景观为热带荒漠 B. 乙海峡以多风暴著名,风急浪高
C. 丙海峡被称为东南亚的“十字路口” D. 丁海峡东侧的国家是加拿大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形态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莫桑比克海峡、德雷克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莫桑比克海峡处于非洲内部,德雷克海峡为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土耳其海峡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为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5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形态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莫桑比克海峡、德雷克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甲)两岸的景观为热带草原,A错误;德雷克海峡(乙)处于西风带,以多温带风暴著名,风急浪高,B正确;土耳其海峡(丙)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不处于东南亚,C错误;白令海峡(丁)东侧为阿拉斯加,为美国的领土,D错误。故选B。
【点睛】海上温带气旋是在温带海上形成或移动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大气旋涡。温带气旋的范围大,风区长,可在海上形成大风、降水和雷暴等危险天气和巨浪,在冬季有时也能引导低压后部的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天气,严重威胁海上航行和渔业生产,这是温带海上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
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28.68°N,115.85°E)南郊,距南昌城区28千米,多沙山和沙洲,面积达30平方千米,有“江南第一沙漠”之称,是当地热门的旅游景点。研究发现,厚田沙漠冬春季风沙活动剧烈。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风沙的特点是( )
A. 起沙风速大 B. 分选性较好 C. 多风蚀地貌 D. 沙粒较干燥
7. 关于厚田沙漠冬春季风沙活动剧烈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春季节西北季风强劲 B. 鄱阳湖湖滩裸露,沙源丰富
C. 该季节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 植被少,地表保护作用差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厚田沙漠所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湿润,河滩沙源含水量大,沙粒之间的粘度高,加上当地沙漠砂砾较粗大,越难以被风吹起来,因此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起沙风速大,A符合题意,排除D;两地风沙的分选性差异不大,排除B;厚田沙漠所在地区气候湿润,风蚀地貌不如西北地区多,排除C。故选A。
【7题详解】
厚田沙漠所在地区处于南方地区,由于冬季风的偏转和当地地形的影响,当地冬春季东北风频率大(并不以西北季风为主),大风天气多,加上冬季季节河流处于枯水期,大量河滩裸露,河滩上的泥沙较干燥,活动性强,沙源丰富,容易起沙,风沙活动剧烈,A错误、B正确;冬春季节当地处于农闲时期,生产用水量不大,C错误;当地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冬春季节河滩之外地区的植被并不少,D错误。故选B。
【点睛】厚田沙漠砂砾较粗大、平均粒径约为0.35mm,起动风速(能使地面沙粒开始移动的风速)达8米/秒;西北干旱地区平均粒径约为0.016-0.24mm,西北干旱地区的起动风速平均约为4.5米/秒。厚田沙漠区冬春季东北风频率大,风沙活动剧烈。
读图“南美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有关③气候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②气候的一样,都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
B. 雨季时间和①气候雨季时间相反
C. 狭长分布是因为沿岸有寒流流经
D. 比④气候的植被更加适应干旱环境
9. 图中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分布无法体现出( )
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锋面雨带的影响
C. “雨影”效应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8. D 9. B
【解析】
【8题详解】
③气候类型分布在30°-40°S大陆西岸,应是地中海气候,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但是②是热带沙漠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的,属于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A错误;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③为地中海气候,雨季在冬季,两者雨季时间不一致但并不相反,B错误;③气候狭长分布是因为东部地区有狭长的安第斯山阻挡,无法东扩,C错误;④气候分布在40°S以南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相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降水少,为适应干旱环境植物叶片多有蜡质层,因此③气候区的植被比④气候区的植被更适应干旱环境,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安第斯山西侧自然带随纬度变化而更替,能够体现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排除A;图中自然带变化及分布都主要不是锋面雨带影响所致,因此图中自然带分布无法体现出锋面雨带的影响,B符合题意;安第斯山南段阻挡了西风,在迎风坡形成了温带海洋气候,在背风坡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图中气候分布体现出“雨影”效应,排除C;巴西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安第斯山东侧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与地方性地形有密切关系,体现出地方性分异规律,排除D。故选B。
【点睛】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是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它的主要表现为有序性和重复性。
北部湾海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洋流。下图示意北部湾表层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以上两幅图所代表的季节分别是( )
A. 左为夏季,右为冬季 B. 左为春季,右为秋季
C. 左为冬季,右为夏季 D. 左为秋季,右为春季
11. 关于以上两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风海流 B. 甲、乙两地都有季节性渔场存在
C. 此处海水盐度低,沿岸缺乏盐场 D. 图中洋流属于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答案】10. A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北部湾海区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主要受东北季风影响,左图洋流是顺时针流动的,可以判断是受到了夏季西南季风的影响,右图洋流是逆时针 流动的,可以判断是受到了冬季东北季风的影响,因此A正确;秋季和春季该地季风洋流不是很明显,BCD错。故选A。
【11题详解】
该地的季节性渔场出现应该与离岸风产生的上升补偿流有关,甲地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离岸风,乙地冬季的东北季风是离岸风,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将海底营养物质上泛至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都会产生季节性渔场,B正确;风海流是按照洋流成因来进行划分的,A错误;此处由于纬度低,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沿岸有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C错误;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出现在中低纬大洋之中,该处为季风环流,D错误。故选B。
【点睛】在陆域与水域的交界带,风从陆域吹向水域,称为离岸风。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水上泛补给。使自海洋来的暖湿气流无法深入陆地,从而对沿岸起减湿作用。
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图5示意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681米,河流丁处有一落差20米的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最高山峰成因是( )
A. 向斜成山 B. 背斜成山 C. 断层抬升成山 D. 瀑布下蚀成山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B. 丙地海拔可能为355米
C. 甲处和乙处相对高差可达200米 D. 因为是凹坡,丁地无法看到乙山峰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中构造等高线可知,构造等高线凸向高值处,表明该岩层构造面向下凹陷,应为向斜构造,而地貌为山峰,因此该山峰为向斜山,A符合题意,排除B;图中信息没有表明当地有断层,瀑布下蚀无法成山,排除CD。故选A。
【13题详解】
河流流向与穿过河流的等高线凸向相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A错误;根据图中所标注的等高线高程及图中等高距(60米)推算,丙地海拔可能是300-360米,由于河流丁处有一落差20米的瀑布,丙处位于地丁处的下游,故丙处海拔高度实际应为200-340米,不可能为355米,B错误;推算可知,甲处海拔为360-420米,乙处海拔为600-660米,两处相对高差为180-300米,因此甲处和乙处相对高差可达200米,C正确;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变化判断,丁与乙山峰之间为凹坡,凹坡不会阻挡视线,从丁地能看到乙山峰,D错误。故选C。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两地均不在等高线上,计算两地相对高度范围,可先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规律读出两地海拔高度范围,用较高地点的低界值减去较低地点的高界值得出相对高度的低界值,用较高地点的高界值减去较低地点的低界值得出相对高度的高界值。
下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下右图为下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 B. 受其控制的地区高温少雨
C. 是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 D. 导致了东非草原动物迁徙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乙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C. 丁风带一定是干燥的 D. 丙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甲气压带位于30°纬度附近,两侧气流辐散,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读右图可知,甲气压带两侧风向明显右偏,表明甲气压带应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A错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且太阳辐射强,形成高温少雨的气候特征,B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不是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C错误;东非草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两季的交替出现导致动物迁徙,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无关,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读左图可知,甲、丙气压带的位置偏北,表明气压带风带北移,此时应该是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相对较慢,A错误;乙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丙)之间,应该为盛行西风带,B错误;丁风带位于低纬度地区,应为信风带,大多数情况下是干燥的,但是如果信风经海洋吹向大陆,可能会携带大量海洋水汽进入陆地,变得湿润,C错误;丙气压带位于60°纬线附近,应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它是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辐合上升形成,属于动力原因形成,D正确。故选D。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是以太阳直射赤道为前提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由此产生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现象。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不是图中岩石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
A. 大理岩 B. 板岩 C. 片麻岩 D. 砂岩
17. 根据示意图,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M断层形成、挤压褶皱、P岩层形成、岩浆侵入
B. 挤压褶皱、P岩层形成、岩浆侵入、M断层形成
C. 挤压褶皱、P岩层形成、M断层形成、岩浆侵入
D. P岩层形成、挤压褶皱、岩浆侵入、M断层形成
【答案】16. D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图中石灰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排除A;图中页岩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板岩,排除B;图中花岗岩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片麻岩,排除C;砂岩属于沉积岩,不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D符合题意。故选D。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N岩层之下的不整合面形成时,岩层倾斜且被侵蚀,表明出现了挤压褶皱,后有外力侵蚀作用,在不整合界面形成之后,地壳应下降,先沉积形成N岩层,后沉积形成P岩层,N、P沉积岩层都被M断层断裂错动,说明断层在N、P岩层形成之后形成断层,图中左侧与断层相交的花岗岩体没有断裂错动,说明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之后。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图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挤压褶皱、外力侵蚀、地壳下降、N岩层形成、P岩层形成、断层形成、岩浆侵入,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岩石的成因类型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1)岩浆岩:岩浆侵入或喷出冷凝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2)沉积岩: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3)变质岩: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等属于变质岩。
下图为某日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季节,被丁处气压切断的是( )
A.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 阿留申低压 C. 副极地低压 D. 亚洲低压
19. 关于图中各地,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此刻,丙地盛行西北风 B. 控制丁地的天气系统是锋面高压
C. 乙地上空存在抬升气团 D. 甲地即将迎来沙尘暴天气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丁处存在一个强大的高气压中心,该高气压中心位于蒙古一西伯利亚一带,应为亚洲高压,出现于北半球冬季,切断了此季节位置偏南的副极地低气压带,C符合题意,排除A;阿留申低压是保留在海洋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低压出现在北半球夏季,因此亚洲高压并没有切断阿留申低压和亚洲低压,排除BD。故选C。
【19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的形态和气压值变化等判断,此刻丙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在地转偏向力等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A错误;图中显示,控制丁地的是高气压中心,属于反气旋,没有锋面高压这种天气系统,B错误;读图可知,乙位于气旋向西延伸的锋面附近,该锋面应为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因此乙地上空存在暖气团被迫抬升现象,C正确;图中显示,甲地西侧有冷锋移来,即将迎来冷锋天气,但是不一定会有沙尘暴天气产生,D错误。故选C。
【点睛】7月,亚欧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亚速尔高压)上。 1月,亚欧大陆上形成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和大西洋(冰岛低压)上。
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南极科考任务圆满完成。下图为我国已建成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从罗斯海新站到长城站,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 先东北,再东南 B. 先东南,后东北 C. 先西南,再西北 D. 先正南,后正北
21. 南极考察站中,位于东半球且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罗斯海新站 B. 长城战 C. 昆仑站 D. 中山站
【答案】20. B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从罗斯海新站到长城站,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应是沿经过两地的大圆劣弧段,该大圆劣弧段相对于两地纬线圈凸向南,因此从南北方向来看,最近走法应先向南,后向北;读图可知,从东西方向来看,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东边,因此最近走法应一直向东,综合起来,最近的走法是先东南,后东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呈负相关。读图可知,昆仑站、中山站位于东半球,罗斯海新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位于东半球的昆仑站、中山站中,中山站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经度相差较大、纬度相差较小(或相等)的两地间,最短航线应沿过两地的大圆劣弧段飞行,该大圆劣弧段纬度最高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比两地纬度都高,因此,从南北方向上,飞行方向应先向北(南)后向南(北);根据劣弧原则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飞行方向往往一直向东或向西。综合起来,就可得出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树木枯枝落叶多,因此森林土壤最肥沃 B. 生物为土壤提供有机物,从而改变土壤结构
C. 植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 D. 生物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
23. 与缓坡相比,陡坡土壤一般较薄,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风化基岩 B. 矿物颗粒 C. 土壤微生物 D. 地表径流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森林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往往比不上草原植被,土壤并不是肥沃的,A错误;生物为土壤提供有机物,从而改变土壤结构,B正确;气候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C错误;时间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陡峭的山坡,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会加速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地势低洼的山麓低地或者谷地,常常因沉积物的堆积形成较厚的土层,D正确;风化基岩、矿物颗粒、土壤微生物并不是造成缓坡和陡坡土壤厚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点睛】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最活跃的因素,与土壤的肥力密切相关。
北极放大效应指当地球气候受到温室气体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时,极地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近地表升温更加迅速。1998~2012年,北极变暖速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倍以上。下图是北极海冰最小覆盖度边缘对比。虚线为2013年海冰最小覆盖日(9月21日)的覆盖边缘,实线为2019年海冰最小覆盖日(9月24日)的覆盖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据图可知,下列不属于北极海冰变化特点的是( )
A. 加拿大北部群岛地区海冰增长 B. 格陵兰岛地区海冰边缘变化不大
C. 2019年海冰比2013年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 D. 挪威海地区海冰增长
25. 北极放大效应的原理是( )
①海冰融化,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增加②海洋蒸发量增大,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
③北极沿岸多发达国家,CO2排放量巨大④北极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24. A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加拿大北部群岛地区海冰减退,A错误;格陵兰岛地区海冰边缘变化不大,B正确;总体来看,2019年海冰比2013年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C正确;挪威海地区海冰增长,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 A。
【25题详解】
海冰厚度和覆盖面积的减少直接导致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增加,对大气产生异常加热作用,①正确;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导致海洋蒸发量增大,大气湿度的增加使得水汽吸收更多地面长波辐射,②正确;排放出的CO2 会随着大气运动扩散,不会大量集中在北极地区,③错误;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并不是北极特有的现象,不能解释北极的放大效应,另外,如果海冰不融化,反射作用依然很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的仍然很少,不足以产生放大效应,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1998~2012年,北极变暖速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倍以上。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
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地岛主要由南、北两大岛组成,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达1000千米,多山地,最高点海拔1590米,岛上未覆冰的地带以沼泽为主。这里冬季平均温度为-22~-16℃,夏季2~7℃,气候严寒,多大风天气。下图示意新地岛位置。
(1)请描述新地岛的地理位置。
(2)分析新地岛气候严寒的原因。
(3)说明新地岛多沼泽地的原因。
【答案】26. 位于欧洲北侧,介于巴伦支海与喀拉海之间;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寒带地区。
27. 新地岛位于70°N以北,终年接受太阳辐射少;受到寒冷极地东风影响,气候 严寒;山地较多,海拔高,气温低。
28. 冻土广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气候寒冷,蒸发量小;低洼地带排水不畅。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新地岛为背景,涉及地理位置的描述、区域气候成因的分析,沼泽地的形成等知识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理位置可从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来描述。读图可知,经度范围45°E-70°E之间,纬度范围70°N-80°N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路位置:位于欧洲北侧,介于巴伦支海与喀拉海之间;半球位置与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寒带地区。
【小问2详解】
气候严寒的原因主要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来分析。纬度:新地岛位于70°N以北,全年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接受太阳辐射少;受到极地东风影响,带来寒冷空气,气候严寒;读图可知,山地较多,最高点海拔1590米,海拔高,气温低。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这里冬季平均温度为-22~-16℃,夏季2~7℃,气温低,冻土广布,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气候寒冷,蒸发量小;低洼地带地势低平,流速慢,排水不畅,因此新地岛多沼泽地。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康养产业是集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为一体的产业链。我国各地区都在积极结合自身资源全力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磐安县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距离杭州、温州、宁波均在2小时以内,属长三角南翼经济区及浙中城市群经济区范围。磐安县森林覆盖率约为80.6%,被誉为“浙中盆景、天然氧吧”。县内有全国唯一药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药材之乡。近年来,磐安县正着力打造成以“乡村慢生活+中医药健康养生”为特色的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下图为磐安县简图。
(1)据图推测磐安县康养产业集中分布区,并说明理由。
(2)指出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可能面临的困难。
【答案】27. 南部地区(或西南地区)。南部有高速公路和省道经过,交通便利;距离县政府相对较近,基础设施完善;南部地区海拔高,森林和药材丰富。
28. 经济发达区近,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东部地区消费能力强;政府政策支持;境内有高速公路和省道,交通便利;全国唯一药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知名度高;中国药材之乡,历史悠久,中药养生经验丰富。
29. 县城医疗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康养产业的发展需求;专业从业人员欠缺;康养产业起步晚,整体规划不足;康养产品与服务趋于同质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康养产业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涉及产业区位、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康养基地应考虑交通、环境、中草药资源等。读图可知,磐安县的南部地区(或西南地区)有高速公路和多条省道经过,交通便利;距离县政府较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南部地势高,南部地区海拔高,植被覆盖率高,中草药资源丰富。因此康养基地适宜布局在磐安县的西南部。
【小问2详解】
磐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距离杭州、温州、宁波均在2小时以内,距经济发达区近,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东部地区消费能力强;磐安县正着力打造成以“药养十林养”为特色的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说明有政府政策支持;南部地区(或西南地区)。南部有高速公 路和省道经过,交通便利;磐安县森林覆盖率约为80.60%,生态环境优美,全国唯一药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知名度高;是中国药材之乡,中草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药养资源条件优越。
【点睛】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可能面临的困难可从医疗水平、专业从业人员、产业起步等角度来分析,磐安县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县城医疗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康养产业的发展需求;磐安县正着力打造成以“乡村慢生活+中医药健康养生”为特色的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康养产业起步晚,整体规划不足;起步晚,专业从业人员欠缺;我国各地区都在积极结合自身资源全力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康养产品与服务趋于同质化。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江为韩江的主源,是广东省梅州市主要的河流之一(下图)。2016年1月23日起,一股超强冷空气影响广东,梅江流域气温下降到0℃以下,且后续气温回升不明显。1月26~27日,梅江流域经历了一场小范围降雨,28日9:00~29日5:00梅江干流区域普降大暴雨,降雨总历时20小时,全流域平均降雨量为89.6毫米,此次暴雨引发该流域枯水期最大洪水。
(1)分析该次暴雨洪水成为枯水期最大洪水的原因。
(2)根据此次洪水特点,阐述对我国枯水期洪水预报的启示。
【答案】28. 全流域大范围降雨,降雨量较大造成河流流量普遍较大;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暴雨发生期间,降水历时短,地表径流形成速度快;梅州气温较低,下垫面冻结,下渗能力降低,地表径流较多;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汇水速度快。
29. 启示:在进行枯水期洪水预报时,要将气温作为重要参数;制订有别于汛期 (高气温)的预报方案;提高枯水期防灾减灾意识。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梅州枯水期特大洪水事件为材料,涉及诱发降水的因素和防灾减灾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读题干“28日9:00~29日5:00梅江干流区域普降大暴雨,降雨总历时20小时,全流域平均降雨量为89.6毫米,此次暴雨引发该流域枯水期最大洪水。”可知:梅江全流域大范围降雨,降雨量较大,造成河流流量普遍较大;读图可知,梅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该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汇水速度快,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暴雨发生期间,降水历时短,总历时20小时,全流域平均降雨量为89.6毫米,地表径流形成速度快;此时是最寒冷的1月份, 梅江流域气温下降到0℃以下,梅州气温较低,下垫面冻结,下渗能力降低,地表径流较多,使本次暴雨洪水成为枯水期最大洪水。
【小问2详解】
本次枯水期的最大洪水,是在冬季较寒冷的气温环境下形成的极端的降水,因此,在进行枯水期洪水预报时,要将气温作为重要参数,对可能因为低温形成的极端天气进行预报和防御,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要制订有别于汛期 (高气温)的预报方案,给与足够的重视和预防;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枯水期防灾减灾意识。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盆地位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带,是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断陷盆地,地质史上经历了“湖泊形成—湖泊消失—黄河贯通—湿地形成”的自然演变。研究表明,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湖水外泄后,黄河在古湖底形成一个巨大的U型弯曲,贯通了上游长达910千米、面积约86050平方千米的流域,水系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左图为若尔盖盆地位置与范围示意图,下右图为某考察队拍摄的黄河玛曲段台地沉积覆盖物。
(1)推测若尔盖古湖泊的形成过程。
(2)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说明其判断依据。
(3)与贯通前相比,简述黄河贯通若尔盖盆地后水系特征的变化。
【答案】29. 板块挤压,断裂下陷,湖盆发育;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周边河流及高山冰雪融水汇入,积水成湖。
30. 黄河玛曲段台地覆盖厚厚的沉积物,河流相沉积物在古湖相沉积物之上;由此说明该地曾经是湖泊环境,后演变为河流环境。
31. 黄河源头改变;流程变长;支流增多;流域面积变大;河道变得弯曲;上游流向改变。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若尔盖盆地的演化过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湖泊的形成、地貌演变、沼泽湿地的成因、河流水文水系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湖泊的形成过程可从湖盆与积水两个角度展开分析。由材料“是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断陷盆地”可知,地壳运动,挤压碰撞,岩层断裂下沉形成湖盆;形成湖盆后,地势四周较高,中间较低,冰川融水、降水、地表径流等不断汇入,使得若尔盖盆地形成湖泊。
【小问2详解】
读若尔盖盆地内黄河玛曲段台地沉积物剖面图可知,黄河玛曲段台地覆盖厚厚的沉积物,河流相沉积物在古湖相沉积物之上,由此说明该地曾经是湖泊环境,形成了湖相沉积物;之后河流相沉积物覆盖在湖泊相沉积物之上,说明此处有湖泊环境转变为河流环境。因此,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黄河贯通若尔盖盆地后,使得黄河源头发生改变;黄河贯通若尔盖盆地之后河流流程变长;由于黄河获得了原本注入若尔盖盆地的河流,使得黄河的支流数量增多;若尔盖盆地变成黄河的流域,流域面积变大;由图可知,贯通后,河道变得更弯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