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红楼春趣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1 19: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红楼春趣
教材解读
本文选自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放风筝的起因:众人因拾到了大老爷院里嫣红姑娘放的大蝴蝶风筝,便也想着去放风筝。接着写众人七手八脚放风筝的场景:丫头们拿出了各种放风筝的工具;宝琴放了个大蝙蝠风筝;宝钗放了个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又急又恼;黛玉放风筝时,众人都说能把病根儿都带走。最后写大家都把风筝放飞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很清楚,展现出大观园里的青年男女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文中人物众多,既有公子、小姐,如宝玉、黛玉、宝钗、探春;也有仆妇、丫头,如黛玉的丫鬟紫鹃。宝玉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他性格单纯,喜欢玩闹,一点儿也没有公子哥的架子:大鱼风筝被丫头晴雯放走了,自己还没放一回,却也不气恼;自己的风筝放了半天都放不起来,急得头上直出汗;众人一起笑他,他就恼得把风筝摔在地下。从这些地方都能感受到宝玉的率性、纯真。林黛玉在选文中着墨不多,可以适当补充文本,帮助学生对她有所了解。
课文中有些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比如,“窗屉子”指的是窗户上糊冷布或是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剪子股儿”指的是放风筝时用的一种工具,即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线;“篓子”指的是缠绕丝、纱、线等的工具,是拿在手里放风筝用的。又如,“这会子拾人走了的”,意思是捡别人放走了的风筝;“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意思是让丫头们去院子里宽敞的地方放风筝。这些难懂的字词,有的可以联系语境猜想,有的则可以放过。
本单元主题是“走近中国古典文学”,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教材选编《红楼春趣》一文,一是体现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完整性,二是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虽然他们现在还读不懂《红楼梦》,但这颗阅读的种子到了合适的阶段,就自然会萌发。
教学目标
1.感受古典白话小说语言特点,能大致猜想难懂词句的意思。
2.能够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把握主要内容。
3.能够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文本拓展阅读,初步体会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播下阅读《红楼梦》的种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体会,品味课文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揭示课题,了解课文出处
1.这节课,我们继续循着本单元的主题,走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板书课题:红楼春趣
2.这篇课文出自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引导参看注释: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编者所加。
你从这条注释中了解到了哪些重要信息?
(1)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2)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3)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原文中没有这个题目。
3.出示资料,大致了解《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巅峰之作,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由高鹗、程伟元整理。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人生百态,展现了人性美和悲剧美。
学习任务二:检查预习,猜读难懂字词
1.回顾理解难懂词句的方法。
在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是公认的最难读懂的一部小说。小说中有大量的的诗词,同时,还有许多比较难懂的词句。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读古典小说,如果遇到难懂的字词,可以怎么做?
交流,明确:一是根据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大胆猜想;二是实在难懂的可以放过,不必每个词句都琢磨。
2.运用猜想方法,尝试理解一些难懂的词句
PPT逐句呈现,引导学生猜想词句意思:
(1)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联系语句,猜猜这几个词儿分别是什么意思?
小器:即现在常说的小气。
忌讳:禁忌,不能干的事情。
晦气:这个词本来指不好的运气,在文中指的是——黛玉的病根儿。
(2)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宝钗等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
大家放过风筝吧?联系生活经验,猜一猜这几个词儿分别是指什么?
高墩、剪子股儿、籰子:这几个都是生僻词,大致知道是跟放风筝有关的事物就可以,不必细究。
敞地:联系语句,应该是指比较开阔的地方
(3)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摇摇随风而去。
豁喇喇:放风筝线发出的声响。
铰断:大致就是剪断的意思。
3.小结。你看,读古典名著,我们遇到难懂的字词,可以怎么办?一是大胆猜想,二是暂时放过。
学习任务三:梳理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1.我们读古典名著,不能仅停留于理解字词句上,还要梳理情节,把握主要内容,这也是读小说的一般方法。这篇选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情呢?请各填入一个动词来概括:
【 】风筝→【 】风筝→【 】风筝→【 】风筝
交流,反馈:
【拾】风筝→【取】风筝→【放】风筝→【铰】风筝
2.梳理了情节,我们还要理清人物关系。选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写到的人物却不少,我们来读一读这些人的名字:
贾探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
他们放的风筝也各不相同,有——
大雁风筝、美人风筝、蝙蝠风筝、凤凰风筝
快速浏览课文,你能把他们和各自放的风筝连一连吗?
文中除了贾探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这些人物,还有他们各自的丫鬟。我们通过一张图来看一看这群少男少女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课件呈看人物关系示意图。
其实,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人物远不止这几个,据统计,有名有姓的就多达四百八十个呢!
学习任务四:品味语言,体会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1.在《红楼梦》众多的人物当中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无疑是最主要的两个人物形象。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贾宝玉言行的语句,想想宝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写批注。
2.交流与分享,点拨与引导:
(1)在拾风筝这个情节中,就写到了贾宝玉的语言,请读一读:
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有没有谁批注了这个语句,分享分享。
预设:热心肠的宝玉、人缘广的宝玉
(2)在取风筝的情节中,更是多次描写了贾宝玉的语言,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家子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
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做的批注?你从中体会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宝玉?
预设:大方的、不小气的宝玉,爽快的宝玉,真性情的宝玉……
(3)在放风筝的情节中,再次重点描写了宝玉,谁来想象宝玉当时的语气和样子,读一读这段话: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你又体会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宝玉?
预设:急性子的宝玉、小孩子气的宝玉……
的确,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整天跟一大群小姐和丫鬟玩在一起,确实很会耍性子,不过他也很热性,很大方,会关心女孩子,尤其是林黛玉。
学习任务五:补充文本,体会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那么, 林黛玉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选文中写得比较简略,老师找来了一段文本,请大家默读:
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儿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
你感觉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林黛玉呢?
预设: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那么, 林黛玉到底有什么不忍呢?她心里可能在想什么?请展开想象说一说。
看着在风中飘飘摇摇的风筝,黛玉心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黛玉心里想什么,有一个人恰好全给说出来了,这个人就是——贾宝玉
出示补充文本,读一读:
宝玉道:“可惜不知落在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教他两个作伴儿罢。”于是也用剪子剪断,照先放去。
你看,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学习任务六:欣赏歌曲,播下阅读《红楼梦》的种子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思想内涵和文学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只是同学们现在还读不大懂。不过没关系,将来你长大了,再慢慢去读它,品味它。
《红楼梦》也拍了电视剧,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找来看一看。我们先来欣赏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播放《枉凝眉》歌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