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选择题
1.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民族分布格局是( )
A.大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小杂居、大聚居
2.关于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B.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
C.以55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D.以55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小杂居、大聚居
3.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 )
A.大杂居、小聚区 B.小杂居、大聚区
C.小杂居、小聚区 D.大杂居、大聚区
4.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集中居住 B.分散居住
C.大杂居、小聚居 D.无规律、较混乱
5.某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
A.民族工作成就显著 B.统一大业逐步推进
C.思想文化繁荣发展 D.外交工作不断突破
6.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是( )
A.以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B.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C.各自在不同区域孤立居住
D.平均分布的格局
7.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 )
A.52个民族 B.54个民族 C.55个民族 D.56个民族
8.“……民族自治地区对上级国家机关颁布的条例、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规定,凡有不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C.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D.人民代表大会制
9.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A.政教合一的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特别行政区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加强民族团结,力求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11.“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民族自治州、12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活着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这里风景优美,民族风情独特,它的成立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和平解放 B.民主改革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
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14.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主持人宣读了原生态唱法组的比赛名单。以下选手不是来自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广西壮族选手 B.新疆维吾尔族选手
C.宁夏回族选手 D.云南白族选手
15.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
16.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C.实行西部大开发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1950年,周恩来在欢迎各民族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对于各民族的内部改革,则按照各民族大多数人民的觉悟和志愿,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造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18.当今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19.人民币上除汉字外,还有4种少数民族文字,这说明( )
A.我国民族众多
B.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
C.我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D.各民族文字不同
20.“……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21.2017年8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实施65周年,这个纲要是新中国建立后,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第一项重大立法,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普遍推行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享有独立主权 ③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④民族区域自治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社会治理特别是行政管理具有历史惯性,过去的治理经验会对现实社会治理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以下各项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3.1984年,乐山地区的马边县、峨边县经国务院批准,于当年10月1日和10月13日,相继建立了彝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依据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4.“截至1998年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材料直接反映出党和政府确定的基本国策是( )
A.共同富裕 B.民主协商制度
C.民主改革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5.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组织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广西、宁夏等民族自治区高于省级地方行政区域
C.民族自治地方是主权独立的自治区域
D.民族区域自治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三: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3)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50周年,习近平亲题匾额“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结合实际,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27.阅读材料:
材料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材料二:2008年3月14日开始,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先后发生了多起打、砸、抢、烧暴乱事件,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这起事件完全是由达赖集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煸动起来的。”几十年来,达赖集团在反动势力和藏独分子的支持下,从事了大量的分裂祖国的活动。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2)请你举出我国四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针对材料二,结合教材,试以今天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说明分 裂祖国是不得人心的。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说:“几百年来,中国各民族之间不团结,藏民族内部也不团结,这是清政府和蒋介石政府统治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挑拨离间的结果。现在达赖喇嘛所领导的力量与班禅额尔德尼所领导的力量和中央政府之间都团结起来了……”
材料二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翻身农奴的心儿照亮,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材料三 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时间表
自治区名称 成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材料四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天路》
请回答:
(1)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用什么方法解决了西藏问题,以达到团结的目的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藏以前曾实行什么落后制度 这一制度是何时通过什么方式废除的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天路”是指青藏铁路,这条铁路的通车对西藏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
答案
1-5BAACA 6-10BDABD 11-15CDBDA 16-20DDDBA 21-25CCCDA
26.(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有利条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27.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2)朝鲜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壮族、藏族等。
(3)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支持少数民族建设,提出西部大开发,在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气象
28、(1)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农奴制度。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通过民主改革废除。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密切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促进了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