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包身工
——夏衍
主任务:
探究《包身工》这篇报告文学是如何表现其真实性的。
子任务:
1.借助人物通讯的学习经验,通过时间、数据,了解包身工信息的真实;品味细节描写对展现
的人物形象真实性的效果。
2.通过与小说的比对,探究文学性手法表现真相的方式:选取典型人物表现一类人的真实状态
的手法;使用限制视角,营造在场感,表现报告文学真实性。
3.再与人物通讯作比,探究这篇报告文学表达真情、立场的方式:通过刻意选择,制造戏剧
冲突,凸显作者立场;转变人称,直抒胸臆,表情达意。
4.通过研读称谓,探究作者用意。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不是小说,所以我写的时候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
——夏衍《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
……我真正动念要写包身工的生活,还是在1935年。那一年,上海党组织遭到一次很大的破坏,组织上要我暂时隐蔽,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了包身工材料的搜集。在日本的时候,我曾看到过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一致认为生活水平最低、劳动条件最坏的日本纺织女工的生活。但是和包身工相比,两者就似一在天堂,一在地狱了。我觉得非把这个地狱揭开不可。为了看到包身工们早出晚归上班下班的情景,我从四月到六月,做了足足两个多月的“夜工”,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从当时我住的麦特赫斯德路走到杨树浦,才比较详细地观察到一些她们的日常生活。
——夏衍《我与报告文学》
——夏衍《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开辟了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新途径,大面积推广给我国水稻生产带来了一次飞跃。有人统计过,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1976一1999年,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万人口,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7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指标、株型模式和技术路线,选育出一批具有超高产潜力、米质优良的亚种间苗头组合,小面积最高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每公顷日产107.4千克),达到了日产量100千克/公顷的超级稻产量指标。如果按年推广2亿亩计,年增粮食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袁隆平对我说,这是对看上去表情显得十分深沉的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疑问的有说服力的回答。
——《喜看稻菽千重浪》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包身工一日作息表 时间 活动
四点过一刻 起床
四点半之后 吃饭
五点钟(十二个小时) 上工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开辟了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新途径,大面积推广给我国水稻生产带来了一次飞跃。有人统计过,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1976一1999年,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万人口,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7年,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指标、株型模式和技术路线,选育出一批具有超高产潜力、米质优良的亚种间苗头组合,小面积最高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每公顷日产107.4千克),达到了日产量100千克/公顷的超级稻产量指标。如果按年推广2亿亩计,年增粮食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袁隆平对我说,这是对看上去表情显得十分深沉的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疑问的有说服力的回答。
——《喜看稻菽千重浪》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所以,除了“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请愿警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两千个左右衣服褴褛而专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猡”。
——P52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
——P53
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
——P59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P58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喜看稻菽千重浪》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里面也没有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的地方。她们一窝蜂地抢一般地盛了一碗,歪着头用舌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添粥的机会除了特殊的日子,——譬如老板、老板娘的生日,或者发工钱的日子之外,通常是很难有的。轮着揩地板、倒马桶的日子,也有连一碗也轮不到的时候。洋铅桶空了,轮不到盛第一碗的人们还捧着一只空碗,于是老板娘拿起铅桶到锅子里去刮一下锅焦、残粥,再到自来水龙头边去冲一些清水,用她那双才在梳头的油手搅拌一下,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们面前。
——P54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明确】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女孩子们的可怜,衬托出了那些资本家的可恨,透露出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
“一窝蜂地抢”表现的是饥不择食的惶急,是人多粥少的恐惧;“歪着头用舌舔着”“捧着一只空碗”表现了包身工食不果腹的辛酸;“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则写出了她们乞丐般的生活;老板娘“刮一下锅焦、残粥”“冲一些清水”,用手“搅拌”,“气哄哄地放”等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她视包身工如同“蝼蚁”的极端可恶。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借助人物通讯的手法:
1.通过时间、数据表现信息真实;
2.通过细节描写再现人物生活场景的真实。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有一次,一个很冷的清晨,芦柴棒害了急性的重伤风而躺在“床”上了。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可是在那一天,芦柴棒可真的挣扎不起来了,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作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可是在这种工房里面,生病躺着休养的例子是不能任你开的。很快地,一个打杂的走过来了。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头的亲戚,或者在“地方上”有一点儿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法律的触手达不到的地方,他们差不多有自由生杀的权力。芦柴棒的喉咙早已哑了,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
——P55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晴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祝福》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借助小说的笔法:
1.选取典型人物表现一类人的真实状态;
2.使用第三人称叙述,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灵活自由。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探究】
文中的主角包身工被赋予了许多称谓,如“猪猡、懒虫、试验工、养成工”甚至“生物、机器”等。其中一个称谓,带工老板、东洋婆和作者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那就是“小姑娘”。这是纯粹的巧合,还是别有深意?谈谈你的看法。
注:"拿摩温"为英文NUMBER ONE的谐音,意即"第一号" 。旧上海英国纱厂车间里的工头,一般编号都是第一:NO.1。于是它就被创造性地翻译成了拿摩温。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总得你帮忙,照应照应。咱的小姑娘有什么事情,尽管打,打死不干事,只要不是罚工钱停生意。
——P57
这个小姑娘坏得很,懒惰!
——P58
厂家除了在工房周围造一条围墙,门房里置一个请愿警和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使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别的世界隔绝之外,完全将管理权交给了带工的老板。
——P55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总得你帮忙,照应照应。咱的小姑娘有什么事情,尽管打,打死不干事,只要不是罚工钱停生意。
——P57
【明确】平日里,带工老板都喊包身工们“猪猡、懒虫”,为何在拿莫温面前会温情地称其为“小姑娘”?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拿莫温拥有惩罚工人的权力,掌握着带工老板的核心利益。为了讨好拿莫温,带工老板需要暂时伪装起来,假装自己是个文明人,因此不能像平时那样称呼包身工,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一声“咱的小姑娘”,揭开了带工老板们虚伪的面纱;紧接着一句“尽管打,打死不干事,只要不是罚工钱停生意”与虚情假意的称呼形成极大反差,更是有力证明了带工老板的残忍。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这个小姑娘坏得很,懒惰!
——P58
【明确】东洋婆的这一声“小姑娘”,比带工老板喊包身工“猪猡、懒虫”听起来要“文明”得多。但是,既然东洋婆认为小福子“坏得很,懒惰”,为何不像带工老板那样辱骂她,反而用带着一点温情的“小姑娘”称呼她?这正是东洋婆的虚伪之处。拿莫温对包身工的殴打是肉体上的伤害,东洋婆对包身工的揶揄挖苦是一种人格尊严的侮辱,虽然隐蔽,但本质与拿莫温的殴打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比直接的暴力更伤人、更恶毒。因此,东洋婆的言行更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深思。透过一声充满欺骗性的“小姑娘”,我们不仅看清了一个佛口蛇心的日本老板娘,还看清了日本侵略者所谓的“大东亚共存共荣”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厂家除了在工房周围造一条围墙,门房里置一个请愿警和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使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别的世界隔绝之外,完全将管理权交给了带工的老板。
——P55
【明确】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称谓,绝不仅仅是一个名称,其背后往往蕴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深刻的思想情感。这里的“小姑娘”带着亲昵,体现了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与尊重。“乡下”二字更是突出了她们的身份——来自乡下、年龄小、见识浅。乡下小女孩老实本分,没见过什么世面,自然便于管理。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主任务小结】
夏衍的这篇报告文学,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有温度的文字。他用近十年的时间关注此事,深入调查,在文字表述中用各种方法力求表现“真”,就是为了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劳动人民残酷压榨的真相。
同时,在看似克制的话语中也流露着他强烈的愤恨与同情,表达着他的态度和立场,而这种真情流露又是一种更加动人的“真”,深具感召力。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此文发表后群情激愤,为摧毁黑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小结】
我们借助人物通讯和小说的阅读经验,通过时间数据等信息,以及选取典型、限制视角等文学性手法,来探究报告文学“真实性”的表达方式,继而,我们借助与人物通讯的比较,明确报告文学会显露明晰的情感立场。学习时,要关注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文学性结合的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文学性表现新闻性的方式。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作业测评】
《包身工》以文学笔法报道真实事件,体现了报告文学新闻性与文学性统一的特点。
请以下列句子为例,对此加以评析。
(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晚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P52首段)
(2)“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P52第二段)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明确】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包身工们的住所比喻为蜂房,将她们的活动喻为生物的蠕动,一方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们住宿条件的拥挤、恶劣,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她们社会地位的低下,没有了人的尊严。
2.语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芦柴棒”形象地再现了小女孩瘦弱的形象特征,表明了其受摧残、剥削之严重;而“猪猡”这一称呼更是对包身工们的侮辱,表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包身工当作人看待,写出包身工地位的低贱卑微。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借代】
借代用某物的一部分被用来表示整体,或者用整体代指局部。作为一种文学装置,借代实现了以点概面(或者反过来)的效果。通过借代,作家往往强调了某一个特殊的信息,并对读者产生了影响。
注: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借代和比喻的区别】
不同点:
1.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 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2.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 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形,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3.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厚德博学,开物成务
【比喻和类比的区别】
相同点:两者都是通过主、客体的比较,显示出两种事物的相似或相同点来。
不同点:
1.比喻属于修辞范畴,用作本体和喻体的两事物,非同质同类,是形成比喻的前提,有相似点,是形成比喻的关键;类比属于逻辑范畴,用作本体和类体的两事物,同质或同类,是形成类比的前提,有相同或相似点,是形成类比的关键。
2.比喻在“喻”,以彼喻此,显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或神似;类比侧重“类”,以彼类此,显示本体与类体之间的神似或质同。
3.比喻重在形象化描述,以生动形象的喻体映衬本体,给人以美的愉悦;类比侧重相类性推理,以鲜明生动的类体去证明本体,给人以灵活的启迪。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