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七下 7.3 南亚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2023七下·彭水期中)读“南亚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南亚东濒( )
A.阿拉伯海 B.孟加拉湾 C.地中海 D.北海
2.图中甲国大部分居民信仰( )
A.伊斯兰教 B.印度教 C.佛教 D.基督
【答案】1.B
2.B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的民族、宗教与习俗
【解析】【点评】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大国,因软件外包产业发达,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和四周的沿海地区,这里属于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小麦分布在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这里气温、降水适宜;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1.由图可知,南亚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故答案为:B。
2.甲国为印度,大部分居民信仰的是印度教。中东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为印度;欧洲、美洲、大洋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故答案为:B。
3.(2023七下·岑溪期末)下列有关孟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明显的早季和雨季 B.全年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答案】A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使得印度旱涝灾害多发
(2023七下·东莞期末)在雨季,孟加拉国出现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漂浮水面,耕地被淹没后仍能耕作。读图1“孟加拉国位置示意图”、图2“孟加拉国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图3“漂浮菜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当地运用“漂浮菜园”的时间有可能是( )
A.1月 B.2月 C.7月 D.11月
5.“漂浮菜园”主要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
A.霜冻 B.干旱 C.洪涝 D.沙尘暴
【答案】4.C
5.C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点评】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4.读图可知,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6-10月降水丰富,为雨季。因此,当地运用漂浮菜园的时间有可能是7月,1月、2月和11月都没有7月降水多,运用漂浮菜园的可能性小,故答案为:C。
5.孟加拉国位于南亚,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多旱涝灾害。孟加拉农民使用“漂浮菜园”可有效防治洪涝,B错误,C正确;孟加拉国纬度低,气温高,无霜冻,A错误;孟加拉国降水多,不易出现沙尘暴,D错误。故答案为:C。
6.(2023七下·耿马期末)《西游记》是大部分同学耳熟能详的故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其实就位于现在的南亚地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亚是佛教的发源地
B.南亚各国主要信仰佛教
C.上图所示泰姬陵就是典型的佛教建筑
D.“西天”指的是耶路撒冷
【答案】A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的民族、宗教与习俗
【解析】【分析】
A、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A正确;
B、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家,B错误;
C、泰姬陵体现了伊斯兰建筑风格,C错误;
D、“西天”指的是天竺,也就是印度,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印度教主要盛行于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7.(2023七下·东安期末)根据下图,可以判断出印度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
A.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答案】C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知,北回归线穿过印度的北部地区,故印度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故C符合题意。
【点评】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并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基础。
(2023七下·上杭期末)读南亚地形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数码所对应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喜马拉雅山脉 B.②——印度河平原
C.③——德干高原 D.④——恒河平原
9.根据图中河流④判断德干高原地势总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答案】8.A
9.C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点评】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8.A、①为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A正确;
B、②为恒河平原,B错误;
C、③为印度河平原,C错误;
D、④为德干高原,D错误。
故答案为:A
9.德干高原的河流都从西部流向东部,因此德干高原的地势是西高东低,C正确。
故答案为:C
10.(2023七下·山阳期末)下列宗教中,发源于南亚地区的是( )
A.基督教、印度教 B.佛教、印度教
C.伊斯兰教、佛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
【答案】B
【知识点】南亚的民族、宗教与习俗
【解析】【分析】佛教和印度教发源于南亚;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中东;
故答案为:B。
【点评】南亚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按时间分布是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10月到次年5月降水稀少,影响因素是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按地区分布是以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和东北部地区降水最丰富,其中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南亚的主要景观是热带草原。其中西南季风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西南季风较弱时容易发生干旱,较强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11.(2023七下·泗县期中)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巴基斯坦 B.孟加拉国 C.中国 D.印度
【答案】D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中国位于东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面积都很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南亚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按时间分布是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10月到次年5月降水稀少,影响因素是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按地区分布是以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和东北部地区降水最丰富,其中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南亚的主要景观是热带草原。其中西南季风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西南季风较弱时容易发生干旱,较强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12.(2021七下·安徽期中)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C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故答案为:C。
【点评】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13.(2021七下·梁子湖期中)如图德干高原位置图,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关于德干高原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东濒阿拉伯海,西滨孟加拉湾 B.大部分处在南纬 10°--20°
C.德干高原地处中纬度地区 D.德干高原地处热带地区
【答案】D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德干高原东濒孟加拉湾,西部濒临阿拉伯海,故A错误。大部分处在北纬 10°--20°之间,故B错误。德干高原是位于30度以内的低纬度地区,故C错误。德干高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南部为德干高原和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高原与海岸平原之间为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
14.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读图完成题
关于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亚是印度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B.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C.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
D.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其中印度人口最多
【答案】A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的民族、宗教与习俗
【解析】【分析】南亚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A错误;
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B正确;
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C正确;
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其中印度人口最多,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目前,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印度教主要盛行于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印度约80%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15.(2020七下·海城月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印度重要邻国——巴基斯坦的代号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2)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图中A、B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 B.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
C.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D.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
【答案】(1)D
(2)A
【知识点】印度概况;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位置可知,图中①是巴基斯坦,②是尼泊尔,③是孟加拉国,④是缅甸。故根据题意选D。(2)印度地形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读图可知,A是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地,B是德干高原,故根据题意选A。
【点评】(1)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2)南亚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平均海拔超出6000米;中部为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河网密布,灌溉渠众多,农业发达;南部为德干高原和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高原与海岸平原之间为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七下 7.3 南亚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2023七下·彭水期中)读“南亚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南亚东濒( )
A.阿拉伯海 B.孟加拉湾 C.地中海 D.北海
2.图中甲国大部分居民信仰( )
A.伊斯兰教 B.印度教 C.佛教 D.基督
3.(2023七下·岑溪期末)下列有关孟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明显的早季和雨季 B.全年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023七下·东莞期末)在雨季,孟加拉国出现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菜地”漂浮水面,耕地被淹没后仍能耕作。读图1“孟加拉国位置示意图”、图2“孟加拉国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图3“漂浮菜园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当地运用“漂浮菜园”的时间有可能是( )
A.1月 B.2月 C.7月 D.11月
5.“漂浮菜园”主要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
A.霜冻 B.干旱 C.洪涝 D.沙尘暴
6.(2023七下·耿马期末)《西游记》是大部分同学耳熟能详的故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其实就位于现在的南亚地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亚是佛教的发源地
B.南亚各国主要信仰佛教
C.上图所示泰姬陵就是典型的佛教建筑
D.“西天”指的是耶路撒冷
7.(2023七下·东安期末)根据下图,可以判断出印度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
A.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2023七下·上杭期末)读南亚地形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数码所对应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喜马拉雅山脉 B.②——印度河平原
C.③——德干高原 D.④——恒河平原
9.根据图中河流④判断德干高原地势总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10.(2023七下·山阳期末)下列宗教中,发源于南亚地区的是( )
A.基督教、印度教 B.佛教、印度教
C.伊斯兰教、佛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
11.(2023七下·泗县期中)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巴基斯坦 B.孟加拉国 C.中国 D.印度
12.(2021七下·安徽期中)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3.(2021七下·梁子湖期中)如图德干高原位置图,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关于德干高原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东濒阿拉伯海,西滨孟加拉湾 B.大部分处在南纬 10°--20°
C.德干高原地处中纬度地区 D.德干高原地处热带地区
14.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读图完成题
关于南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亚是印度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B.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C.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
D.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其中印度人口最多
15.(2020七下·海城月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印度重要邻国——巴基斯坦的代号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2)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图中A、B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 B.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
C.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D.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的民族、宗教与习俗
【解析】【点评】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大国,因软件外包产业发达,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和四周的沿海地区,这里属于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小麦分布在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这里气温、降水适宜;黄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1.由图可知,南亚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故答案为:B。
2.甲国为印度,大部分居民信仰的是印度教。中东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为印度;欧洲、美洲、大洋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使得印度旱涝灾害多发
【答案】4.C
5.C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点评】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4.读图可知,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6-10月降水丰富,为雨季。因此,当地运用漂浮菜园的时间有可能是7月,1月、2月和11月都没有7月降水多,运用漂浮菜园的可能性小,故答案为:C。
5.孟加拉国位于南亚,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多旱涝灾害。孟加拉农民使用“漂浮菜园”可有效防治洪涝,B错误,C正确;孟加拉国纬度低,气温高,无霜冻,A错误;孟加拉国降水多,不易出现沙尘暴,D错误。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的民族、宗教与习俗
【解析】【分析】
A、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A正确;
B、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家,B错误;
C、泰姬陵体现了伊斯兰建筑风格,C错误;
D、“西天”指的是天竺,也就是印度,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印度教主要盛行于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7.【答案】C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知,北回归线穿过印度的北部地区,故印度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故C符合题意。
【点评】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并评价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基础。
【答案】8.A
9.C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点评】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8.A、①为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A正确;
B、②为恒河平原,B错误;
C、③为印度河平原,C错误;
D、④为德干高原,D错误。
故答案为:A
9.德干高原的河流都从西部流向东部,因此德干高原的地势是西高东低,C正确。
故答案为:C
10.【答案】B
【知识点】南亚的民族、宗教与习俗
【解析】【分析】佛教和印度教发源于南亚;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中东;
故答案为:B。
【点评】南亚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按时间分布是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10月到次年5月降水稀少,影响因素是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按地区分布是以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和东北部地区降水最丰富,其中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南亚的主要景观是热带草原。其中西南季风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西南季风较弱时容易发生干旱,较强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11.【答案】D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中国位于东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面积都很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南亚北靠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按时间分布是每年的6-9月降水丰富,10月到次年5月降水稀少,影响因素是来自印度洋的季风。按地区分布是以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和东北部地区降水最丰富,其中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南亚的主要景观是热带草原。其中西南季风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西南季风较弱时容易发生干旱,较强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12.【答案】C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故答案为:C。
【点评】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13.【答案】D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德干高原东濒孟加拉湾,西部濒临阿拉伯海,故A错误。大部分处在北纬 10°--20°之间,故B错误。德干高原是位于30度以内的低纬度地区,故C错误。德干高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南部为德干高原和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高原与海岸平原之间为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
14.【答案】A
【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的民族、宗教与习俗
【解析】【分析】南亚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A错误;
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B正确;
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C正确;
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其中印度人口最多,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目前,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印度教主要盛行于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印度约80%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15.【答案】(1)D
(2)A
【知识点】印度概况;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位置可知,图中①是巴基斯坦,②是尼泊尔,③是孟加拉国,④是缅甸。故根据题意选D。(2)印度地形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读图可知,A是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地,B是德干高原,故根据题意选A。
【点评】(1)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2)南亚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平均海拔超出6000米;中部为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河网密布,灌溉渠众多,农业发达;南部为德干高原和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高原与海岸平原之间为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