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溶液的形成》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液体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B.无色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2.琪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3.下列行为的原理与乳化无关的是( )
A.用洗洁精洗碗 B.用洗发露洗头 C.油漆工用汽油洗手 D.用洗衣液洗衣服
4.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
A.碘酒中的碘 B.盐水中的盐 C.食醋中的醋 D.泥水中的泥
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6.如图,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某固体,会引起试管内白磷燃烧,该固体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氯化钠
D.碳酸钙
7.“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小儿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或山梨醇。两者都是儿科常用药,且都是药物分散在水中制成。“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小儿开塞露”则久置不会分层。“美林”“小儿开塞露”分别属于( )
A.乳浊液、乳浊液 B.悬浊液、溶液 C.乳浊液、溶液 D.悬浊液、乳浊液
8.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NaOH和NH4NO3 B.无水CuSO4和Na2CO3 C.CaO和CaCO3 D.NaCl和KCl
9.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② ③ ④
X 过氧化氢溶液 水 水 水
Y 二氧化锰 生石灰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混合经充分振荡后一定能得到溶液
B.泥水中溶质是泥
C.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溶剂的体积之和
D.溶液中各处浓度、密度、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相同
二、非选择题
11.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
溶液 碘酒 硫酸铜溶液 稀盐酸 75%的医用酒精 澄清石灰水 氯化钠溶液
溶质
溶剂
12.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
13.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的溶解性时,先向试管中加入少许碘,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后,再向试管中滴加汽油。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微粒观点解释为什么在取用汽油时会闻到汽油味?
(2)仔细观察图示实验,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盛有100 g稀盐酸的烧杯中放入10 g碳酸钙粉末,一段时间后恰好完全反应。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稀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g,溶剂是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g。
(2)反应完全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反应完全后,在所得溶液中,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_溶液,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g。
15.在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比较等量硫酸铜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时,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完全溶解所需时间/s 60 35 55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设计实验2和实验3进行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16.在水中加入几滴花生油,充分振荡后,得到的是_________液。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得到的是_________液。将生石灰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17.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现象。请填空:
(1)蔗糖溶于水后上、下甜度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性。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
(3)再加入足量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蔗糖固体留在杯底,请你做出大胆猜想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18.生产生活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水等物质里的现象十分常见。
(1)碘酒是固体碘单质分散于酒精中形成的溶液,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合格的碘酒是澄清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碘酒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2)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分散于水或空气中所形成的三种体系为:①蛋白质溶液 ②高锰酸钾溶液 ③含有直径为2-10μm颗粒物的空气,在这些体系中,物质被分散成的粒子或颗粒最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3)某同学欲探究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发生的某种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及操作 结论
1.取一只烧杯,注入约50 mL水 /
2.向烧杯中加入约5g硝酸铵固体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_______。
②该实验方案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
19.在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的活动中,老师请小明和小林各做了一个小魔术。两位同学分别取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放在小木板上。小明在烧杯和木板之间放一定量的固体石蜡小颗粒,小林在烧杯和木板之间洒少量水,然后再分别向烧杯中加入某种固体物质(两人加的物质不同),充分搅拌后,两上拿起烧杯,木板都“粘”上来了。请你揭开“魔术”的奥秘。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A 6.A 7.B 8.D 9.C 10.D
11.碘单质 硫酸铜 氯化氢 乙醇 氢氧化钙 氯化钠 酒精 水 水 水 水 水
12.(1)CaCO3 (2)CuSO4 (3)NaOH (4)NaCl
13.(1)微粒(或分子)不断运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碘在汽油中溶解性比水大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或汽油不溶于水 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4.(1)HCl 7.3 水 92.7 (2)4.4 (3)氯化钙 105.6 CaCl2 11.1
15.(1)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2)其它条件相同时,溶质颗粒大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16.乳浊 悬浊 Ca(OH)2
17.(1)相同 均一 (2)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使总体积减小 (3)一定条件下,蔗糖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合理即可)
18.(1)不会 (2)② (3)①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没有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19.小明向烧杯中加的固体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使杯底的石蜡小颗粒熔化,冷却后将烧杯和木板粘接起来;小林可能向烧杯中加了硝酸铵固体,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降底而使烧杯底小木板上少量的水结冰,将烧杯和木板粘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