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5.1 地理区域提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5.1 地理区域提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31 23:04:11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5.1 地理区域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八下·盐湖期中)造成我国南方与北方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2.(2023八下·六安月考)读四大地理区域位置、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题。
确定②与③与两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气候
3.(2023八下·淮北月考)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民族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气候 D.民风民俗
4.(2023八下·淮北月考)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2022八下·沙河期末) 我国将每年的秋分日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家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特色农产品与其产地所在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牦牛肉—① B.青稞一② C.瓜果—③ D.鱼虾一④
6. 四大大地理区域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 关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旱地农业 B.②水田农业 C.③绿洲农业 D.④灌溉农业
(2022八下·玉林期中)“清明时节艾草盛,红藕青团各祭先”。艾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除了高寒和干旱地区,几乎遍布全国,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艾、饮艾、熏艾”的习俗。“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液拌进糯米粉,再包裹豆沙等馅料制成的点心。读下图“中国地理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上图中四大地理区域不适合艾草广泛生长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上图中区域最有可能将“青团”作为清明出行首选食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叙述与上图中A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D.1月份0℃等温线
11.确定①地区与②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地势 D.植被
(2022八下·和平期中)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B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 D区域与其他三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经济
14.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八下·黄骅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四个轮廓图中,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2021八下·长垣期中)下列不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气候类型区 B.地形区 C.河流流域 D.行政区域
18.(2021八下·桦南期中)下列河流中流经四大地理区域最多的是(  )
A.黑龙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19.(2020八下·曲阳期中)下图所示地区都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0.(2020八下·建湖月考)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以下哪个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1)界线A大致与    等降水量线相接近,也是我国农业的    和   的重要界线.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2)界线C大致与1月    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    等降水量线最接近,也是我国东部    和    的重要分界线.界线C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和    .
(3)界线B是我国地势   与    的分界线,这条界线上有一系列高大雄伟的山脉,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    、阿尔金山脉、    和    .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类型、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其中,导致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
①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
④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
2.【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线,该线南北两侧气候差异显著。 即 确定两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3.【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C正确;人口、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民风民俗都不是划分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4.【答案】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A不属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B属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C属于;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D属于。故答案为:A。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答案】5.C
6.A
7.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 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降水较多,西北地区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气候为依据,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为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地形为依据分界。
5.①为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排除A;②南方地区盛产鱼虾,排除B;③新疆盛产瓜果,C正确;④青藏地区盛产牦牛肉、青稞等,排除D;故答案为:C。
6.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①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7.①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发展旱地农业,排除A;②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较好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发展水田农业;排除B;③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发展灌溉农业为主,排除C;④青藏地区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气候高寒,缺乏热量,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河谷农业,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8.C
9.D
10.D
11.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8.图中字母代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它们分别是:①西北地区,②北方地区,③青藏地区,④南方地区,根据题目中艾草的生长习性,能够广泛生长的是④南方地区和②北方地区。不适合艾草广泛生长的是干旱的①西北地区和高寒的③青藏地区,故答案为:C。
9.糯米是南方地区的农作物,“青团”应该是图示④南方地区的传统食品,这里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故答案为:D。
10.A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1月份0℃等温线穿越的地区,A错误、D正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B错误。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错误。故答案为:D。
11.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北方地区,确定①地区与②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大体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跟热量、地势和植被关系不大,故答案为:A。
【答案】12.B
13.A
14.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2)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2.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由图可知,区域A是西北地区,B是北方地区,C是南方地区,D是青藏地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依据位置,图中D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区域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以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界,划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4.依据位置,图中①为天山,②为秦岭, ③为东北平原,④为黄土高原 。其中,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少,加上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15.C
16.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15.结合轮廓图来看,甲乙丙丁分别是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故答案为:C。
16.读图可得,甲为西北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丙为北方地区,丁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河湖纵横交错,河流终年通航,水运条件得天独厚。故答案为: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7.【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区域的划分标准有很多种,有自然区域、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等,自然区域包括气候类型区、地形区、河流流域等,行政区域不属于自然区域,故答案为:D。
【点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主要特征有: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②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有显著的差异性。
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18.【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黑龙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黄河发源于青藏地区,流经了西北内陆地区和北方地区;长江流经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珠江流经南方地区,故本题选B。
【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19.【答案】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是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主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区内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20.【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东北地区属于北方地区。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 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21.【答案】(1)400毫米;种植业;畜牧业;季风影响
(2)0℃;800毫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气温;降水
(3)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地形;地势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界线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或者水热资源配合欠佳,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3)B青藏高原边缘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这条界线上有一系列高大雄伟的山脉,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地势.故答案为:(1)400毫米;种植业;畜牧业;季风影响;(2)0℃;800毫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气温;降水;(3)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地形;地势.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5.1 地理区域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八下·盐湖期中)造成我国南方与北方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类型、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其中,导致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如下:
①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所占面积较少,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②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在全国可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面积最大。
④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区域,面积大。
2.(2023八下·六安月考)读四大地理区域位置、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题。
确定②与③与两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气候
【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线,该线南北两侧气候差异显著。 即 确定两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3.(2023八下·淮北月考)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民族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气候 D.民风民俗
【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C正确;人口、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民风民俗都不是划分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4.(2023八下·淮北月考)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答案】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A不属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B属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C属于;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D属于。故答案为:A。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2022八下·沙河期末) 我国将每年的秋分日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家门,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特色农产品与其产地所在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牦牛肉—① B.青稞一② C.瓜果—③ D.鱼虾一④
6. 四大大地理区域中,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 关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旱地农业 B.②水田农业 C.③绿洲农业 D.④灌溉农业
【答案】5.C
6.A
7.D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 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降水较多,西北地区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气候为依据,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为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地形为依据分界。
5.①为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排除A;②南方地区盛产鱼虾,排除B;③新疆盛产瓜果,C正确;④青藏地区盛产牦牛肉、青稞等,排除D;故答案为:C。
6.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①②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7.①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发展旱地农业,排除A;②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条件较好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发展水田农业;排除B;③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发展灌溉农业为主,排除C;④青藏地区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气候高寒,缺乏热量,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河谷农业,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22八下·玉林期中)“清明时节艾草盛,红藕青团各祭先”。艾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除了高寒和干旱地区,几乎遍布全国,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艾、饮艾、熏艾”的习俗。“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液拌进糯米粉,再包裹豆沙等馅料制成的点心。读下图“中国地理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上图中四大地理区域不适合艾草广泛生长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上图中区域最有可能将“青团”作为清明出行首选食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叙述与上图中A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D.1月份0℃等温线
11.确定①地区与②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地势 D.植被
【答案】8.C
9.D
10.D
11.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8.图中字母代表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它们分别是:①西北地区,②北方地区,③青藏地区,④南方地区,根据题目中艾草的生长习性,能够广泛生长的是④南方地区和②北方地区。不适合艾草广泛生长的是干旱的①西北地区和高寒的③青藏地区,故答案为:C。
9.糯米是南方地区的农作物,“青团”应该是图示④南方地区的传统食品,这里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故答案为:D。
10.A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1月份0℃等温线穿越的地区,A错误、D正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B错误。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错误。故答案为:D。
11.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北方地区,确定①地区与②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大体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跟热量、地势和植被关系不大,故答案为:A。
(2022八下·和平期中)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B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3. D区域与其他三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经济
14.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2.B
13.A
14.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2)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2.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由图可知,区域A是西北地区,B是北方地区,C是南方地区,D是青藏地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依据位置,图中D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区域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以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界,划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4.依据位置,图中①为天山,②为秦岭, ③为东北平原,④为黄土高原 。其中,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植被稀少,加上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21八下·黄骅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四个轮廓图中,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5.C
16.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其中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南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大致与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一致。
15.结合轮廓图来看,甲乙丙丁分别是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故答案为:C。
16.读图可得,甲为西北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丙为北方地区,丁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河湖纵横交错,河流终年通航,水运条件得天独厚。故答案为: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7.(2021八下·长垣期中)下列不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气候类型区 B.地形区 C.河流流域 D.行政区域
【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区域的划分标准有很多种,有自然区域、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等,自然区域包括气候类型区、地形区、河流流域等,行政区域不属于自然区域,故答案为:D。
【点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主要特征有: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②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有显著的差异性。
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18.(2021八下·桦南期中)下列河流中流经四大地理区域最多的是(  )
A.黑龙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黑龙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黄河发源于青藏地区,流经了西北内陆地区和北方地区;长江流经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珠江流经南方地区,故本题选B。
【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19.(2020八下·曲阳期中)下图所示地区都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是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主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区内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20.(2020八下·建湖月考)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以下哪个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解: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东北地区属于北方地区。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 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1)界线A大致与    等降水量线相接近,也是我国农业的    和   的重要界线.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2)界线C大致与1月    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    等降水量线最接近,也是我国东部    和    的重要分界线.界线C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和    .
(3)界线B是我国地势   与    的分界线,这条界线上有一系列高大雄伟的山脉,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    、阿尔金山脉、    和    .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和    .
【答案】(1)400毫米;种植业;畜牧业;季风影响
(2)0℃;800毫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气温;降水
(3)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地形;地势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界线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或者水热资源配合欠佳,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3)B青藏高原边缘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这条界线上有一系列高大雄伟的山脉,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地势.故答案为:(1)400毫米;种植业;畜牧业;季风影响;(2)0℃;800毫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气温;降水;(3)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地形;地势.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