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1 15: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年重庆市重点学校九年级下册开学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号的位置。
1.北京大学教授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下图刊载于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上。该图可用于研究( )

A.鸦片战争的背景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瓜分狂潮的到来 D.戊戌变法的意义
3.2018年,北洋海军致远舰部分原厂设计图纸在英国纽卡斯尔市的一家档案馆首次被发现,该图纸有助于解释120多年前邓世昌率致远舰冲击敌舰、受损及严重倾斜等一系列细节问题,更好地还原战争真相。致远舰参与抗争的那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解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
5.赣南虽然山多,但山间溪谷多冲积成局部平原,颇宜于耕种。瑞金就是一个“种一年吃三年的好地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下列革命根据地,以瑞金为中心形成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6.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发表文章说,从1935年起,“民族解放大学校”已经开学,这个大学没有围墙,学生至少也有四万万,学校功课只有一门,叫“民族解放教学”,等到一切失地收回,就举行毕业典礼。这表明,陶行知意在( )
A.改变传统社会习俗 B.鼓励兴办新式学校
C.号召全体国民积极抗日 D.呼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7.1938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比1933年更加多样(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红军长征的胜利 B.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8.百年党史是一部伟大的奋斗史,其中包括许多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下图②处的事件为(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9.下图两位英雄人物的壮举体现的共同精神是( )
黄继光 邱少云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B.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C.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D.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10.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棉布为50.6亿尺,比1952年增长3296%。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序开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1.下图是画家王信创作于 1954 年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出( )
A.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12.《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13.下表所示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49年 1978年 1998年 2018年
中国粮食总产量(单位:亿吨) 1.13 3.05 5.12 6.58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公斤) 209 317 411 471
A.封建制度的废除 B.改革开放的推进
C.欧美国家的援助 D.福利政策的推行
14.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史是一部从“小兔到大象”的历史。下图中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 )

1981-2017对外贸易总额增长图
A.改革开放成功拉开序幕 B.中共十三大的成功召开
C.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下图是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图(累计)。这反映了( )
A.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
C.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二、非选择题(35分)
16.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某中学以“致青春”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12分)
任务一【树理想,勇攀登】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马克思1835年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中表达了怎样的理想?(2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X”。(2分)
A.18世纪40年代,《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 )
B.《资本论》是马克思撰写的杰作,对世界影响很大。 ( )
任务二【逐潮流·探新路】
以下为杨老师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著作,为同学们整理的资料卡。
青年毛泽东的革命事迹(部分)1919年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20年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党的创建1922年部署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7年年初,考察湖南农民运动。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9月,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攻行长沙受挫后,改变计划,率起义部队于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1930年总结斗争经验,发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多部重要著作,从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3)根据资料卡,归纳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作出的卓越贡献(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得出他能够作出贡献的原因。(4分)
任务三【担使命·创未来】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寄语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4)综上,作为新时代青年,谈谈你的认识。(2分)
1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7分)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840—1919年中国在技术、制度方面探索的史实。(3分)总结这一时期现代化探索中的历史教训。(2分)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1919—1949年 1949—1978年 1978—2012年 2012年以来
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实行的政策或措施。(2分)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历程的特点。(4分)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角度一 发展道路:走殖民扩张的道路相关史实: ① 发展道路: ② 相关史实: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角度二 西方现代化追求财富积累,使大量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当今美国等西方国家财富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2分)比较角度二体现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不同。(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重庆市巴渝学校筹备“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研学实践活动,准备瞻仰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重要纪念场所等。请在下图中选取两个地点,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