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浙江水乡乌镇、重庆过江索道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 )
①建筑风格 ②生活水平高低 ③宗教信仰 ④消费习惯 ⑤习俗 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反映出两地( )
A.地形地势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
C.植被状况不同 D.耕作方式不同
骑楼是一种近代城镇沿街商住的建筑,也是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即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建筑形式以上楼下廊为主,骑楼的下廊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这种外廊式建筑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具有中西合璧特征的特有建筑。下图为“我国某地老街的骑楼素描图”。完成3~5题。
3.下列地区中,这种骑楼建筑遗存也比较多的是( )
A.北美 B.中亚 C.东南亚 D.欧洲
4.形成骑楼这种建筑格局的自然条件是( )
A.多风沙 B.防寒保暖
C.湿热多雨 D.地势低平
5.骑楼的建筑风格体现的当地地域文化特点是( )
A.开放性和包容性 B.封闭性
C.迁徙 D.天人合一
(2023·广西南宁开学考试)陕西西安古称长安,周围渭河及其支流拥城泽地,素有“八水绕长安”之称。唐代初期时,长安的人口达百万,曾修建了多条与周围河流相连的水渠。长安的民居多为北面后墙无窗的“半边房”。下图为“唐长安及其周边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唐代初期时,长安修建多条水渠主要是为了( )
A.排泄夏季洪水 B.增强军事防卫
C.排放城区污水 D.缓解城区用水
7.北面后墙无窗的“半边房”民居特色反映了当地( )
A.太阳辐射强 B.常年多大风
C.冬春风沙多 D.野兽危害大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饮食、服饰极富地方特色。据此回答8~9题。
8.“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体现了当地( )
A.降水不足 B.农时紧迫
C.气候适宜种植小麦 D.擅长面食制作
9.“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
A.冬、春季节常刮西北风,风沙大
B.引人注目,美观
C.光照强,易出汗
D.表演腰鼓的服饰
下面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天津的地域文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图概括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
①类型多样 ②变化频繁 ③开放包容 ④整体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A.河海交汇 B.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 D.水源丰富
(2023·辽宁大连期末)云南中部高原区的传统民居“一颗印”(见下图),正房多为三间,由长辈居住,左右各一间或两间耳房,由子女居住;底层为厨房和猪、马牲畜栏圈,楼上房间供人居住、储存粮食和杂物等;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并均挑出腰檐,正房腰称“大厦”,耳房腰称“小厦”,大小厦连通。据此完成12~14题。
12.“一颗印”一楼、二楼的用途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洪涝 C.气候 D.地震
13.“一颗印”大小厦相连通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雨天穿行 B.增加居住面积
C.减少建筑材料 D.增加太阳辐射
14.“一颗印”正房、耳房的高度差异,主要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是( )
A.人地协调 B.阴阳平衡
C.长幼有序 D.中庸之道
我国有按《周易》八卦理论筑城的传统。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下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
A.城市路网特色 B.民居的建筑特色
C.无工业区分布 D.商业网点的分布
16.形成特克斯县城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C.历史因素 D.政策因素
17.为缓解道路拥堵,城市规划中可借鉴与“八卦城”相似的路网布局形式是( )
A.棋盘式道路 B.“之”字形道路
C.放射状道路 D.环形—放射状道路
18.(2023·河南郑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云南省的阿者科哈尼古村落,坐落于哀牢山的半山腰,海拔1 920米,距离最近的城镇28千米,2014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域。
“蘑菇房”是哈尼村落的一大特色。“蘑菇房”依山势而建,以石为基,以木为柱和横梁,屋顶由平顶和斜面构成,斜面多用稻草和茅草,村落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底部。
(1)简述阿者科哈尼古村落保存完好的原因。(3分)
(2)分析“蘑菇房”房顶修成平顶和斜面的作用。(4分)
(3)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蘑菇房”大量被废弃。你是否赞同大量废弃阿者科哈尼古村落的“蘑菇房”,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5分)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C 2.A
3.C 4.C 5.A [第3题,据图可知,骑楼的窗户较大,便于通风散热,骑楼建筑形式以上楼下廊为主,留出公共人行空间,主要是为行人遮阳避雨。根据这些特征可知,骑楼适合在气候炎热、降水较多的地区修建。东南亚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丰富,是骑楼主要集中分布地区,这种骑楼建筑在东南亚遗存也比较多,C正确。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选C。第5题,骑楼这种外廊式建筑成为具有中西合璧特征的特有建筑,体现当地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故选A。]
6.D 7.C [第6题,由材料可知,唐代初期时,长安的人口达百万,曾修建了多条与周围河流相连的水渠。因此修建水渠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多,城区用水量大,D正确。第7题,北面后墙无窗不会影响采光,A错误。该地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北面后墙对夏季风阻挡作用不大,B错误。冬春盛行偏北风,风沙天气多,因此北面后墙无窗,C正确。当地野兽危害不大,D错误。]
8.C 9.A [第8题,面条、锅盔都是以面粉为原料的食物,体现了当地气候适宜种植小麦。C正确。第9题,“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冬、春季节常刮西北风,风沙大。A正确。]
10.C 11.A [第10题,图片显示天津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所以其特点可概括为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类型多样,故选C。第11题,形成天津地域文化的主要自然条件应从河流、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天津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河海交汇(沿河靠海),故选A。]
12.C 13.A 14.C [第12题,云南中部高原区气候多雨,“一颗印”底层潮湿且多蚊虫,因此主要用作厨房和猪、马等牲畜栏圈;二楼相对干燥,蚊虫少,主要用于居住、储存粮食和杂物等。故选C。第13题,大小厦是正房和耳房面向天井挑出的腰檐,无法住人,也不能减少建筑材料,而且会遮挡光照,但便于雨天时穿行。故选A。第14题,由材料可知,正房多是长辈居住,耳房多是晚辈居住,因此正房高、耳房低的高度差异主要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长幼有序理念,C正确。]
15.A 16.C 17.D [第15题,根据材料可知,受地域文化影响,伊犁州特克斯县城的路网布局独特,交通状况较好。未体现民居建筑特色、工业区和商业网点的分布状况,故选A。第16题,根据材料“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可知该县城格局是历史上早已经形成的,所以是历史因素,C对。第17题,环形—放射状道路网是道路由市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延伸,再围绕市中心设计成同心圆状,即由若干条放射线和环形线组成,是与“八卦城”相似的路网布局形式,故选D。]
18.(1)种植历史悠久,农耕生活保存至今;位置偏僻,受现代文化影响小;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2)山地地区,地形崎岖,平地较少,修成平顶便于晾晒粮食等;气候湿润,降水多,修成斜面屋顶便于排水(或者防漏)。
(3)赞同。“蘑菇房”具有易发生火灾、易被大风吹翻、茅草易腐烂等局限;“蘑菇房”年久失修,居住环境差。
或不赞同。“蘑菇房”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或旅游价值,应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