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讲:对话描写
引言
写作并非要求我们照搬生活,而是要求写作者“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个“高于生活”,就是强调对生活素材进行精选、剪裁和加工改造。
对话描写也应该做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因为,如果一味简单地将生活中的人物语言“实话实录”,必然会将口语的诸多缺点暴露无遗:琐碎、重复、脱节、不完整等等,文章会变得又臭又长。
使对话描写生活化,绝不等于照抄照振生活中的原话,而是需要作者以生活语言为基础,以服务文章中心为目的,经过提炼和加工之后再写入文章。这是提高文章表达效果的有效途径
选用人物对话,应当经过分析,精选那些与所记叙的中心事件和人物密切相关的代表性语言。一定要坚决去除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或与情节发展无关的部分,留下精要、管用的人物语言。
比如,在孩子离家外出求学之前,父母的嘱咐喾常是多方面的,比如“多穿点衣服”牙,“莫跟坏人交朋友”呀,“晚上睡在床里头”呀,“有病要上医院”呀,“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呀,等等。
如果全都写进文章来,肯定会很琐碎。这个时候,如果文章后面要写父亲或母亲送衣御寒的事,那么,写离家时不妨突现他们“多穿点衣服”的叮咛;如果文章后面要写“我”在学校与朋友交往上的问题,那么,写离家时不妨突现父母的“莫跟坏人交朋友”的叮咛。一句话,对话描写一定要与文章中心相关,为中心服务。
写作知识点
1说符合自己职业特点的话
一 般而言,工人的活较为直接、爽快,农民的话较为通俗、朴实,商人的话较为伶俐,圆滑,知识分子的活较为文雅、委婉...这些都表明,人物说活都带有自己明显的职业习惯、职业特点。
下面的对话描写就具有这方面的优点。
例①我大声问道:“叔叔,爷爷的话刚说完,你干吗这样性急呀 ”“军令如山倒嘛!”叔叔王了正军帽,“怎么,你不要去吗 "
这段描述中,权叔将“爷爷的话”视为“军令”,是典型的军人辞令,另外,筒短、有力的话语,使一个需厉风行的军人形象呼之欲出。带有取业性特色的用词,带有职业性特色的语气语调,就是典型的个性化语言。这就是例①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
2说符合自己兴趣修养的话
言谈见兴趣,言谈显修养。一定的话题,一定的思考角度,反映在对话中,就是语言个性化的体现。下面且看一例;
例②我呆呆地站在敉室门口,同学们国了上来。张兵说:“你闯祸了,等着挨罚吧。”丁华说;“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认,谁知道是你泼的水呢 ”赵洋凑了上来;“我看你还是快去认错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嘛……”李强打断他的话:“那也不成了自投罗网了 "黄一光一拍脑袋嚷道:“龙龙,有办法了!你干脆脱了衣服,青上一捆木棍去找老师。他看你‘负棍请罪’,就一定会原谅你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我却哭笑不得,
上述片断中,观其对话,就可窥测出有人爱开玩笑(如黄一光),有人爱咬文嚼字(如李强),有人常心存侥幸、不敢承担责任(如丁华),有人诚实坦白、爱说真话(加如赵洋)。而人物的学识修养,从威语的使用上,可知黄一光和李强更胜一筹。“听其言,知其人”,这就,是一个极好的范围闹范例
3说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话
具有一定性格特征的人,总具有“这一个”的人物语言。注意从抓人物性格特征入手,来捕写人物语言和对话,能有效解决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众口一词的问题。
性格抓得准,言写得鲜明,人物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下面就有一个成功的范例;
例③母亲急忙拿出了那把伞,递给我:“给你打着,也能挡雨。”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冷冷的吐出几个字:“我不要。”她望着我:“你就这样淋着上学,会生病的。”“这把破伞,谁要 ”“你.”母亲叹了一口气,“你就将就着点吧,我这时始你买伞也来不及了。”
上述这段话中,母亲关心的是孩子的健康(“会生病的"),孩子关心的是自己的面子(“这把破伞,谁要 ”),对活完全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孩子爱幕虚荣,母亲爱心似海。
4.融合表情神态描写
每个人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并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说话的表情神态也不相同。若能一方面写人物的语言,一方面写出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两相结合,一个鲜活的形象往往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读了《孔乙已》,谁也不会忘记孔乙已“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时争辩“窃
书不能算偷”的模样,从而器切鹏受到他内心的羞耻和争辩的可笑。
下面是一位同学运用这种写法后的描写片断:
例①“奶奶奶奶,你眼我说说你小时候的事儿嘛!”亚辉瞪大眼睛,哀求道。“唉!奶奶的眼神突然变得凄然,嘴唇抽动了几下,“那时候日子苦啊!’
上面例子中,“大眼睛”与“奶奶奶奶”的急促呼喊结合,写出了一个天真孩子的热切希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眼神和嘴唇写出了人物的表情神态变化,将其作为提示语置于话语之间,极生动地表现了奶奶回忆往事的痛苦心情,为文章增色不少。
5.融合体态动作播写
生活中各人说活时体态动作都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既展示人物的语言,又展示人物说话时的细小动作,二者搭配使用,能使读者听其言,想其行,会其意。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有这样的话:“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自然地“放”,随口地“说”,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有机结合,一个以苦为乐的高大形象顿时矗立在我们面前。
有位同学经过细致观寨后作出了形象的描绘;
例②“石磊,好久不见啦。你到哪里去了 ”我对迎面面来的那个人说道。他抬起头;“嗅,原来是你呀!”连忙伸出右手,半途中又缩了回去,两只大手兴奋地搓着。
此例中,石磊的惊喜、兴奋与拘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伸出”、“缩”、“搓”一连串动作根具个性,语言、动作描写两相结合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写作练习
请你从下列情景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注意加入丰富的对话描写。
情景一:妈妈不想让你有蛙牙,所以不让你吃糖,把糖藏了起来。但是机灵的你还是发现了妈妈把糖藏在了哪里。有一天,你偷偷吃糖的时候,被妈妈逮个正着
情景二:你听了一上午课,很想上厕所,但到了厕所发现需要排队。现在你要和你前面排着的同学沟通,请求他让你先上厕所……
100
200
跟我轻松学作文系列专题基础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