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共2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1 15:4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先生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存诗125首。主要是咏怀诗和田园诗。
知识回顾
《桃花源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身临其境 演读法浅析《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zhuō
yìn
ài
fán
《归园田居》其一
fèi
1.通过诵读,初步感受诗歌内容以及诗人传达的情感基调。
2.在合作探究、想象情境等方式的基础上,对诗歌内容及手法进行逐层剖析的学习中,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3.在“咬文嚼字”的学习过程中,感悟诗人以退为进、自我满足的精神享受。在拓展延伸的练习中,巩固学习白描手法。
学习目标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一、解题

从何而归?
归向何处?
为何而归?
归去如何?
朗读课文,用原文的话回答以上问题
尘网
樊笼
(1)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官场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以“羁鸟”和“池鱼” 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守拙: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
“守拙”是为了保存心灵上的清净与安逸,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归向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方宅、草屋
(近景)
村落、炊烟
(远景)
榆柳、桃李
狗吠、鸡鸣
(声音)
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虚室:空室;比喻心境。
虚室生白:虚,使空虚;室,指心;白者,日光所照也。
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生存的姿态 文化的人格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悔
决心
环境
庆幸
二、诗人既然喜欢田园生活,为什么又反复的回归“樊笼”?
在他六十一年的人生历程中,有十三年是在官场度过,仕、隐徘徊多达五次。公元 393 年,陶渊明初入官场,担任了江州祭酒一职,但未久便“不堪吏职,少日即解归”。在公元400 年他再次出仕,在荆州府做属吏。不久以丁忧为由辞官。而后在公元 404 年再入官场,于刘裕幕下担任参军一职,后又加入了刘敬宣幕府担任参军。公元405 年,任彭泽令,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离开了仕途。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曾为晋朝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都曾任官职。受家风的影响,他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出仕做官,是儒生本等,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三、咬文嚼字——谈谈你对诗歌前几句中的“误”“恋”“思”的理解:
“误”:①包含了诗人对官场的否定和批判,以及他早年建立起来的儒家理想的破灭。②标志着诗人经过反思之后觉醒的开始。
“恋”和“思”:表明自己的人格准则和人格理想。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四、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拓展延伸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诗歌划线语句手法及表达效果:
本句以白描写景。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诗人同样通过白描的手法,另辟蹊径,让人快速的抓住景物特征,从而简洁直接的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乡之情。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赏析诗歌划线语句手法及表达效果:
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这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白描手法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思考:诗歌划线句是景物描写吗?试分析该句的写作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