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加伏特舞曲课件 (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加伏特舞曲课件 (共1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01 19:4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加伏特舞曲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加伏特吗?
加伏特,法国古老民间舞曲。广泛流行于17、18世纪。4/4或2/2拍子,中速、旋律轻盈优雅,常以弱起小节开始,三段体结构,中段常插入风笛舞曲,前后形成对比。
随老师琴声,用“beng”模唱下面2组音。
当听到老师弹奏过的音乐时,用手臂动作表现出高和低
跟老师一起用手指划一划旋律的进行。
你能用
图形画出乐曲的结构吗?和老师一起画吧!
用不同的动作表示这三个乐段。
聆听乐曲A和A1部分的旋律:
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走动,当听到乐句句尾中出现大跳音组时,随老师做蹲、起的动作;(“蹲”时双手手腕下压, “起”时双手手腕上提)
听到乐句句尾旋律上行的三个音时,用“蹲、起、双手抬起”三个由低到高变化的动作来表现。
聆听乐曲B部分的旋律:
每位学生就近找一位合作伙伴,两位学生面对面做“镜面” 动作。
《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
同学们再见!
。。○。○。○。○。○。。。○。。。○。○。○。○O○。。。○。。。○。。

X
X
X
X
X
/7


N
X
1
5
1
1
2
5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