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轻松学作文系列专题升级版第四讲:老瓶装新酒 老树开新花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跟我轻松学作文系列专题升级版第四讲:老瓶装新酒 老树开新花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1 17: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文技法——选材如何新颖
第四讲:老瓶装新酒 老树开新花
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我的妈妈》,班上40多个孩子,有26个写的是自己高烧接近40度,妈妈半夜冒雨背我去医院。对于我们而言,每天生活的圈子就是这么大,经历体验也差不多,也很少经历惊天动地的事迹。所以怎么让自己的作文与别人的不一样呢
其实我们只要把用“滥”了的材料回收重新利用,也可以达到“新”的效果。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老瓶装新酒”。“老瓶装新酒”是一种比喻,意指在利用传统或旧有的元素或框架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思想、观点或呈现方式,使得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可以在巨大的差异,或是题材有别,或者主旨不同。是旧的形式;可以是名家作品中已经塑造成功的人物或是已成定论的事情;也可以是人们已熟悉的人物、典故、寓言,等等。“新酒”是指新内容、新主题,把人们的现实生活情况融入旧的形式,反映现代新生活。
“旧瓶新酒”式的选材方法中所谓的“旧瓶”,可以是旧的形式;可以是名家作品中已经塑造成功的人物或是已成定论的事情;也可以是人们已熟悉的人物、典故、寓言,等等。“新酒”是指新内容、新主题,把人们的现实生活情况融入旧的形式,反映现代新生活、新时代精神,等等。  “旧瓶新酒”的选材方法一般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旧瓶新酒”可以戏说历史故事、典故、寓言。在选用这些历史故事、典故、寓言时,通常是选用人们所熟悉的,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创造。
二是“旧瓶新酒”重在翻新,“新”是关键。作文写作时必须能联系现实社会,反映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在翻新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反用其意;一是顺意另编。
三是“旧瓶新酒”的语言要注意时尚,有现代气息。文章是时代的反映,语言需具有时代色彩。因此,对于流行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行业的新兴语言,要兼收并蓄,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反映生活。
四是“旧瓶新酒”要注意叙写故事不求完整,不必拘于细节的真实。“旧瓶新酒”类作文带有戏说成分,不必追究真伪和考证。我们运用这种方法选材意在用一个老故事、老材料来反映新问题、新现实,从而给人一种既古老又新鲜、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五是“旧瓶新酒”可重点仿名篇结构或句式。“旧瓶新酒”法不是抄袭,属于“老调新弹”;“旧瓶新酒”法也不是宿构,宿构是改头换面,做些微调,但基本上是模仿,作品意义同样受到质疑。而“旧瓶新酒”法要求的仿写是有意识地借用旧的表现形式表现新内容,适度的模仿必须在内容新颖的前提下,才具有特殊的新意义。
①新鲜,或是老题材角度新的。
②内容要曲折——波三折,而不是平乏、庸俗的。
③以小见大,而不是空泛的。
④视角广阔,不是局限于家庭、学校的。
1、角色互换
把素材中的人物角色调换一下,会让素材产生意想不到的新鲜效果。
举个例子:
旧素材:妈妈/奶奶下雨天给我送伞——新素材:我下雨天给妈妈/奶奶送
平时下雨,都是奶奶到学校给我送伞。暑假的一天傍晚,奶奶在小区跳广场舞,突然下雨了,我去给奶奶送伞。
练一练:用“角色互换”的方法重新组织素材——爸妈带我出去玩。
2、场景调换
把故事中的人物放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去讲述,换一个场景。
旧素材:我做作业,小明生病,小华过生日,小丽借文具,小红去旅游,小刚乐于助人。
换成下面非常规地点
地点:楼顶,电影院,商场,公园,地铁站,教室,海底,森林,梦境。
练一练:用“场景互换”的方法重新组织素材——我做作业。
3.反弹琵琶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定势,但如果我们能够对它进行翻新,甚至是反弹琵琶,则能产生新意,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目的。
练一练如作者对《愚公移山》这一故事送行翻新,智叟策划将太行、王屋二山合理开发,愚公进城申请成立自然保护区,开办“愚公园”,揭示出“换个角度看问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的主题。
练一练:用反弹琵琶法,写一篇《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跨代组合
四月,香橼花开了,花亦似橘花,色白,有白瓷的质感。每每从树下经过,我总禁不住抬头端详一番,细细感受那一缕幽香,似经露水浥过,清冽芳洁。(开篇围绕“香橼花”进行景物描写,语言优美。)
母亲将旺儿在朋友圈发布的这组照片拿给我看时,我大感意外:“奶奶不是不让他靠近香橼树吗?”再看配文:和大婆婆的“跨代合作”,期待十月丰收!“他们俩在家都干了什么?”母亲摇摇头,显然,她也对此毫不知情。(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同时通过朋友圈的“配文”巧妙点题。)
旺儿口中的“大婆婆”就是我的奶奶,她曾经在一个午后训斥我们,不许我们再靠近她的香橼树。那时候旺儿也还是个初中生,他偷偷来到我窗前:“妹啊,哥看见你家后院树上结柚子了,咱们去摘一个?”我一个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就答应了。不凑巧的是,我俩刚爬上树,就看到奶奶从田里回来。她扛着把耙子朝我们俩喝了一声:“下来!”之后朝我们走来,嘴里不住地嗔怪:“讨债鬼,皮得凶呢!跌下来怎么好!”旺儿赖皮说是柚子太诱人了,我暗暗地想,他可真是不会说话,奶奶才不会信他呢。(心理描写。)
我低着头等着奶奶的教训,没想到奶奶笑得耙子都掉了:“什么柚子,那是香橼!可宝贝着呢!”从那时候开始,我们知道了那种金黄而圆润的果子不是柚子,而是香橼,并且我们是不能靠近的。
九月中旬,炎炎烈日催熟了两三个香橼,奶奶兴冲冲地摘了送过来。我也借机向她“告状”:“奶奶,旺儿又偷跑到后院香橼树那儿了!”奶奶笑着敲了下我的头:“又告人家旺儿的状!不是后院那棵,是乡里香橼种植园里的——这主意,还是旺儿想的!”(由回忆转入现实,“我”与奶奶的对话自然朴实,乡村气息浓郁。)
原来,旺儿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做网格员,他提议让乡亲们一起开个香橼种植园,既熟悉种植方法,又能体现地方特色。乡亲们觉得新鲜,干部们也很支持,今年先试试。
“只有旺儿一个人吗?”“哪能呢,庄上四五个呢!都是大学生!”奶奶抱着手,又念叨起来,“哎呀……起初旺儿奶奶还不答应,说就是几个孩子胡闹,结果,转头就去大队长那儿报名当了组长!我就笑她,你跟你家孙子中间隔一代人,脚步怎么跟得上人家小青年?”“跨代组合嘛。”我说。奶奶笑骂我是讨债鬼。(通过“我”的话再次点题。)
难道不是吗?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乡亲们彼此知根知底,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对方就能心领神会。虽有年龄和认知上存在差异,可奋进的心却是一致的。
跨代组合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不仅让年轻人回归乡村,更让老年人实现了晚年价值。
跨代组合,不是将两棵树捆在一起,也不是将两片云画在一起,而是一棵树带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结尾两段议论和抒情,抒发了深刻的感悟,深化主题。)
【运用评析】 文章从日常生活中精选素材,紧紧围绕“香橼树”展开故事叙述,由小小的“香橼树”照片引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再转到年轻人回乡创业,进而表现“跨代组合”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立意高远有深度,体现了浓郁的时代色彩。作者对生活素材的巧妙运用,真的是从小事情中见大主题,充分印证了“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的内涵。
跟我轻松学作文系列专题升级版

言则式招文

旧=旧

酒式招文



求式招文



挪挪式招文
移式招文

作文

析式招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